创公司 | 从销售实体店到“滑板公园”,燃烧冰希望中国滑板文化能走出小众
“不要给滑板扣上极限运动的帽子,它是有体育的一些魅力和特点,但玩滑板的人更多是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作者 | 尹航
采访 | 王小琦
街头文化在中国终于迎来自己的大年。从去年夏天开始,在资本与内容行业的助推之下,嘻哈与街舞接连通过综艺等形式走出小众圈层,向大众流行文化释放出自身的影响力。风头最盛之时,以嘻哈为代表的街头潮流甚至影响了一批年轻人的穿着与生活方式。
与嘻哈和街舞一样,舶来的滑板文化在中国萌芽同样也已超过20年,并拥有属于自身的一批拥趸——2000年前后,生活在大中城市的80后一代在青少年时期或多或少接触过此类文化。
滑板爱好者多在城市广场和商业区的空地上进行练习与技术切磋,中关村商圈各个购物中心与写字楼间的地带曾经就活跃着不少的滑板年轻人;而以鼓楼周边区域为代表,北京二环内的潮流文化店铺与据点至今仍有相当的吸引力。
被圈内人称呼为“杨子”的杨子,在北新桥经营滑板专营店“燃烧冰”就已超过十年。从代理国内外的滑板品牌起步,到开发自有品牌,再到2015年五月在马甸桥华尊大厦B1层开辟出一个占地面积1800平米的室内滑板场“燃烧冰滑板公园”,杨子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让“燃烧冰”成为北京滑板爱好者心中颇具影响力的标识与品牌。
“主要还是以实体销售带动场地运营。前者是基础。”杨子说,“滑板公园”更像是为过去通过“燃烧冰”聚集起来的滑板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聚会的场地,同时承接越来越火热的儿童与青少年培训业务。“所以我们按天收费。一天才100块,几乎就没有我们这么干的。”
2016年8月,国际奥委会正式通过表决,将滑板、冲浪、攀岩、棒垒球和空手道等受到年轻群体追捧的项目纳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奥运会公报称,通过这次现代奥运史上“一次最全面的革新”,奥运会要将体育更多地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
在杨子看来,进入正式的体育竞技领域,与滑板的“街头气质”的传播并不存在本质冲突。“国家路线有他们的玩法,我们有我们的自由。”但的确有一点成为从业者的共识,这个曾经不被了解、只受到小众圈层追捧的文化,可能真的正处于更为流行浪潮之上。
“不要扣上极限运动的帽子”
“太多人给滑板扣一个极限运动的帽子了。”在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的采访中,杨子告诉我们,滑板的受众基数比较大,在年轻人群体中一直有自己的影响力。但是一直把滑板归类为“极限运动”,在事实上影响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全看职业的视频,扣我自己身上我都跳不下去,不用说没有接触过这类运动的人。” 滑板运动中有不少跳下台阶、翻越障碍等动作,在普通人看起来颇为惊险。杨子希望首先在传播层面有对滑板的一次“祛魅”。
燃烧冰创始人杨子 图片来源:知乎专栏@街头文化
杨子告诉我们,所有看起来成体系的动作都是有一个练习过程的,“你也不可能上来就跳十几层台阶。你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练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挑战,再尝试更高的难度和更多的道具。”而在循序渐进的系统、专业的训练之后,“滑板的危险系数其实是很低的。”杨子说,他认为这种活动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不但在于其酷炫的表现形式,更多地体现在了滑板对玩家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在面对挑战和受挫上保持耐性。“年轻人喜欢新鲜、刺激,同时是不服输的。”
在普遍的认知中,滑板运动发源于1950-1960年代的美国。在冲浪运动的启发下,适合陆地与街头滑行的滑板被发明并因地制宜地得到改造。1960年代旧金山的一次旱灾被认为促进了这项街头运动的发展——严重旱灾使得城市中的泳池等公共区域干涸,青少年们因此在池壁等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动作尝试,推动了滑板玩法的丰富化以及滑板文化的传播。
而VANS、Supreme等诞生于街头的品牌在此后数十年中的流行,则将美国本土的滑板文化传播到了更广泛的区域。对出生在Y世代(1980-2000)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成长阶段得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接触到国外舶来文化,则是他们对于滑板文化的启蒙。
在杨子看来,滑板在热爱它的年轻人群体中,已经越来越脱离“极限运动”的特质,而成为一种年轻化的生活方式。
“滑板相对来说是爱运动的年轻人会喜欢和选择的一种方式。在练习过程中,他们的体质会逐渐的提高,抵抗力、抗摔能力、技巧性都在提高,导致他们敢挑战一些东西。”杨子说,滑板运动很大程度上要求年轻人去互相学习和切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促进交流的活动。“我们作为传播者,就是希望引导认识到这个运动该怎么样玩,它为啥属于无止境的挑战;滑板的第二大魅力就是培养人的耐性,培养你对一些困难的抵抗力。”
在滑板工具的分类中,满足刷街的鱼板、适合练习动作的街式板,以及利于动作组合和视觉表现的长板是最为主要的三类。“有一些女生玩长板,就还挺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挺酷的运动。”李洪星说。而去年起,在抖音等平台上,就出现了不少高点赞数但动作难度并不算太高的滑板视频,“还是那句话,爱玩滑板的人是因为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做“滑板公园”,“把标准立高一些”
燃烧冰位于马甸桥的滑板场
在2015年杨子将“滑板公园”在北三环马甸桥华尊大厦B1层落地之前,北京大兴已经在2010年建成一个大型的滑板场Woodward。
Woodward是一个以极限运动和体操运动为主题的青年营,总部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主营业务为极限运动、体操运动和啦啦队运动的体验和培训。“滑板公园“相应小型一些,除了给滑手们提供练习和交流的场地,也提供相应的教练给零基础的爱好者做更专业的培训。
“有了教练之后,很多弯路都可以避免。练习效率也会高很多。“杨子说,“我们希望滑滑板的孩子们在我们这儿得到基础练习之后,能够去woodward挑战大型的工具。”
他告诉我们,当时做滑板公园的初衷在于看到身边滑手们的水平越来越高,北京也需要一个在城市中心能够让滑手们交流和切磋的地方。“看到这块场地,真是很冲动地签下了五年合约。”
对于这个占地1800平的滑板场,杨子投入了之前十几年积蓄的数百万,他之前在动批做过生意,也涉足过保健食品,“也干了不少行业,但都不是自己喜欢的,滑板才是自己真喜欢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他还找来了清华美院的朋友做整体的设计,场内施工也对标了国外成熟的高水平场地。
“北京特别需要这种地方。”杨子说,一方面是北京本身就是这种街头与潮流文化的集中地,另一方面是他观察到最近几年南方城市在街头文化上的发展势头要明显好于北方,气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南方城市平均下来一年在室外练习的时间就比北方城市多出好几个月,水平当然会进步快一些。”
正是出于这种推广滑板文化的初衷,杨子不希望“滑板公园”纯粹是一个商业化的、赚钱的产品。“所以我都是按天收费,一天才100块。”不过,在场馆打造的规格上,杨子却希望尽量往高端路线上走。
“现在滑板也进入奥运会了,我做一个几百万的场地,之后政府再进来做,就不可能比我的标准低吧,这样我们对整体的一个行业规律,就能促进提高一个层次。”杨子说,“类似于一个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