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音与义的来源
近日整理电脑上的资料,顾广瑞老先生提了一个很独特的观点:“汉字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读音规律,即相同基本读音的字必定有一个共同的含义,简称同音共义律”。
源起:有位小学生问老师:为什么“飞机”的“飞” 与“非常”的“非”的读音一样?“废物”的“废”、“心肺”的“肺”、“土匪”的“匪”、“沸腾”的“沸”等也有同样的基本读音(不考虑声调)?老师无语。
这个故事引起了顾广瑞的极大兴趣,他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汉字读音规律。经过对几乎所有汉字读音的考证、比较、分析,他终于发现,汉字的不考虑声调的基本读音有这样一个规律,即,相同的基本读音必定有一个共同的含义,简称“同音共义律”。如“飞”、“非”、“费”、“肺”“匪”、 “沸”等汉字的基本读音都是“fei”,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含义,即“空”。如:“飞”是在“空”中行动;“非”是目标落“空”;“废”是功能已“空” 了;“肺”是具有“空”隙、可以储存“空” 气的器官;“沸”是热水生成“空”气泡的现象等等。
既然同音有共义,必定有一个事物是最开始读这个音的,而这个最开始的读音应当就是这个读音的起源,以后凡含有这个共同含义的事物就可以也读同样或基本读音相同的声音,它们的进一步区别则依靠声调或后来的字型来区别。
于是,他详细地推敲所有读音最初所代表的事物后,发现了所有读音的起源都是“象声”的,如:“fei”的读音其实就是飞鸟扇动翅膀的声音。再如“皮 肤”的“皮”的读音则是用手摩擦皮肤的声音,“头”的读音其实就是用手敲击头顶的声音等等。这就是说,汉字的读音其实就是起源于古猿人生活、劳动、玩耍以及指示事物中发出声音。
有了汉字读音起源与“同音共义律”,老子著作中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就可以根据其读音校正其含义,也可以根据其含义校正其读音,这比靠后来的字典要可靠得多了。
如老子著作第一章中的“玄”,通行解释都是“玄妙,微妙”,如把“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解释为“无和有两者,同出于一个本原本体,只不 过称谓不同,同样可以 说是含义深远幽昧微妙”,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解释为“从深渊幽昧微妙推向深渊幽昧微妙,那就是一切玄妙的总门”。这样的解释把 这个“玄”解释得越来越玄,越来越糊涂。
按照顾广瑞发现的汉字“同音共义律”,基本读音为“xuan”的汉字共同含义是“来回行为”,如“选”是 “来回挑”,“旋”是“来回转”,“宣”是“来回说”,“悬”是“来回摆动的结构”,“眩”是“眼中的东西来回动”,“轩”是“有来回的长廊”,“癣”是 “来回挠的皮肤病”等等,这样,“玄”应当是“来回变化”的意思,即使从字型看,“玄”是一条细绳下有两个珠子,也是一个悬起来可以“来回摆动”的结构, 具有“来回变化”的意思。
按照这样的解释,老子的“玄”其实就是对宇宙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来回变化、周而复始的描述,而这种变化的思想就是理解宇宙万物变化的总纲。
再如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通行解释为“大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这样的解释把老子的“道”神秘到了极点,让人们搞不清楚“道”到底什么何方神仙,怎么说都说不清楚?连老子自己都说一旦说出来,就不是“道”了,我们这些俗人怎么可以搞明白?这样,再加上“从深渊 幽昧微妙推向深渊幽昧微妙”的“玄妙”,人们还怎么去拜读这样奇妙的文章?
将第二个“道”解释为“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按照“同音共义律”,“道”的读音的共义为“狭窄”,可以延伸为“狭小”,如“刀”是刃口“狭 窄”的工具,“岛”是海洋中“狭小”的陆地,“倒”是从“狭窄”的口中倾出,“盗”是从“狭窄”的空隙里偷去东西,“捣”是在“狭小”的空间里冲击, “导”是在“狭小”的路线上引等等,“道”的普通含义是“狭窄”的路,在用于精神范畴则是允许尺度“狭小”的准则。而“说”的含义里无论如何也没有“狭 窄”或“狭小”的含义,因此,“道”不可能有“说”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