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瓷的装饰艺术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的一个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中国史书上虽未见长沙窑的记载,在唐诗中却能觅其芳踪。唐代诗人李群玉(808—862)有诗《石渚》云:“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诗中的石渚窑就是长沙窑。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第一座彩瓷窑;首创高温铜红釉;第一个引诗书画艺术装饰瓷器的窑口;第一批由中外文化共同孕育出的绚丽之窑。
长沙窑的繁盛时期,是以“黑石号”为标志直至公元870年。印尼勿里洞岛附近“黑石号”沉船数万件特质鲜明的长沙窑瓷器打捞出水,标志着长沙彩瓷迈入鼎盛时期,并一直延续到870年。黑石号出水瓷器中有件“宝历二年(826年)”款青瓷,表明此船长沙窑产品当为9世纪20年代。
这一时期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量大。此期窑场规模迅速扩大,遍及整个窑区;堆积层厚,有的地方堆积厚达数米。二产品种类多,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各类需求和订货者提供的式样,大大丰富了此期产品种类,每种产品有多种形制,成套的茶酒具为大宗产品。三装饰手法多。釉下彩绘为长沙窑最具特质的装饰手法,以釉下彩绘、诗文、警句箴言装饰瓷器,开创了瓷装饰新工艺与新题材,彩瓷成为一种瓷器新门类。
同时受中原唐三彩影响,釉上彩也是长沙窑装饰的另一大特色,并由此演绎出白釉绿彩、白釉红绿彩、白釉褐绿彩、青釉褐绿彩等衍生种类。模印贴花也是长沙窑装饰工艺的一大特色,此外还有印花、剪纸贴画、贴塑、刻划花等多种装饰工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