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止痉药的简单归纳
羚羊角 《神农本草经》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气微,味淡。以质嫩、光润者为佳。
镑片用,或砸碎,粉碎成细粉用。
【药性】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长于清肝热,息肝风,止痉搐,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肝火上炎,目赤翳障:善于清泻肝火而明目,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生翳障
4.温热病壮热神昏,温毒发斑
5.痈肿疮毒
6. 有清肺热之效,临证配伍也可用于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1~3g,宜另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脾虚慢惊者忌用。
山羊角
牛科动物青羊的角。
性味咸,寒;归肝经。
功能平肝,镇惊。
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肿痛,惊风抽搐。
本品功用与羚羊角相似而药力较弱,可作为羚羊角的代用品使用。
煎服,10~15g。
牛 黄 《神农本草经》
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
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
研极细粉末用。
【药性】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
【应用】
1.温热病及小儿急惊风,惊厥抽搐,癫痫发狂
2.热病神昏,中风痰迷
3.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清热解毒之良药
【用法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使用。孕妇慎用。
体外培育牛黄
以牛科动物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制成。
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牛黄相同。偶有轻度消化道不适。
人工牛黄
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
性味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定惊。
适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1次0.15~0.35g,多入配方用。外用适量敷患处。
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珍 珠 《日华子本草》
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传统以广西合蒲产者最佳。
气微,味淡。以粒大个圆、色白光亮、破开面有层纹、无硬核者为佳。
碾细,水飞制成最细粉用。
【药性】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效】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应用】
1.惊悸失眠: 尤宜于心虚有热之心烦不眠、多梦健忘等心神不宁之证
2.惊风癫痫: 善清心、肝之热而定惊止痉
3.目赤翳障: 善于清泻肝火、明目退翳,可治疗多种目疾,尤多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涩痛,目生翳膜等
4.口舌生疮,咽喉溃烂,疮疡不敛
5.皮肤色斑: 外用有养颜祛斑,润泽肌肤之功,常用治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等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珍珠、珍珠母来源于同一动物体,二者均属咸寒之品,均入心肝二经,皆有镇心安神、清肝明目、退翳、敛疮之功效,都可用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及湿疮溃烂等。然珍珠重在镇惊安神,多用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且解毒生肌敛疮之力较强,并能润肤祛斑;珍珠母重在平肝潜阳,多用治肝阳上亢、肝火上攻之眩晕。
钩 藤 《名医别录》
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气微,味淡。以茎细、双钩、光滑、色紫红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效】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应用】
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 长于清心包之火,泻肝经之热,有息风止痉作用,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尤宜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厥等
2.头痛眩晕
3.感冒夹惊,小儿惊啼
【用法用量】煎服,3~12g,后下。
天 麻 《神农本草经》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
气微,味甘,久嚼有黏性。以色黄白、角质样、切面半透明者为佳。
切薄片生用。
【药性】甘,平。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应用】
1.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功擅息风止痉,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故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善治多种原因之眩晕、头痛,为止眩晕之良药。
3.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既息内风,又祛外风,并能通经络,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鉴别用药】羚羊角、钩藤、天麻均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之功,均可治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但羚羊角性寒,息风止痉力最佳,为治肝风惊厥抽搐之要药;又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疗高热神昏,热毒发斑及肝热目赤肿痛。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息风,多用治热极生风或小儿高热急惊风。天麻甘平质润,虽清热之力不及羚羊角、钩藤,但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又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密环菌
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的子实体。
性味甘,平;归肝经。
功能平肝息风,祛风通络,强筋壮骨。
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头痛、失眠,以及风湿痹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等。
煎服,30~60g。
密环菌为天麻种子和块茎均赖于供给营养而生长的一种发光真菌,因其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故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使用。
地 龙 《神农本草经》
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气腥,味微咸。以条宽、肉厚者为佳。
生用。
【药性】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应用】
1.高热神昏,惊痫抽搐,癫狂: 善于清热息风、定惊止痉,故适用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以及小儿惊风、癫狂。
2.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长于通行经络,适用于多种原因异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因药性寒凉,故以治疗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多用
3.肺热喘咳: 长于清肺平喘
4.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5.有降压作用,常用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煎服,5~10g。
全 蝎 《蜀本草》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气微腥,味咸。以完整、色黄褐、盐霜少者为佳。
【药性】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应用】
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 专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功,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
2.风湿顽痹,偏正头痛: 为虫类药,善于搜风、通络止痛
3.疮疡,瘰疬: 味辛有毒,能以毒攻毒,解毒而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禁用。
蜈 蚣 《神农本草经》
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以条宽、腹干瘪者为佳。
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用。
【药性】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应用】
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 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风止痉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
2.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3.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能以毒攻毒,味辛又能散结。
【用法用量】煎服,3~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禁用。
【鉴别用药】全蝎、蜈蚣均辛散有毒,均有较强的息风镇痉、通络止痛之功效,每相须为用,协同增效,治疗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风中经络之口眼㖞斜及风湿顽痹,筋脉拘挛,顽固性头痛等;且均能攻毒散结,用治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然全蝎性平,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优于全蝎。
僵 蚕 《神农本草经》
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气微腥,味微咸。以肥壮、质硬、色白、断面明亮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药性】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应用】
1.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 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定惊,故对惊风、癫痫夹有痰热者尤为适宜。
2.中风口眼㖞斜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
4.瘰疬痰核,发颐痄腮
【用法用量】煎服,5~10g。散风热宜生用,其余多制用。
僵蛹
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
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功能清热镇惊,化痰止咳,消肿散结。
适用于高热惊风,痉挛抽搐,癫痫,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荨麻疹,高脂血症等。
研末内服,1.5~6g;或制成片剂用。
本品的效用与僵蚕相近而药力较缓,可作僵蚕的代用品。
雄蚕蛾
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虫的全体。
性味咸,温;归肝、肾经。
功能补肾壮阳,涩精,止血,解毒消肿。
适用于阳痿遗精,白浊,血淋,金疮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疮毒,冻疮,蛇伤等。
研末内服,1.5~5g;或入丸剂用;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