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会因为一句誓言,放弃你的家庭和生命吗?
泰伦斯·马力克是一个和美国商业电影传统格格不入的导演。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他带来了他的新作《隐秘的生活》。这是继21年前的《细细的红线》之后,他再次执导二战题材影片。不仅同为二战题材,而且同样都长达3个小时,同样是夫妻之间书信旁白推动剧情,同样的舒缓沉重节奏,只是主题更加鲜明、直白,那就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会因为一句誓言,放弃你的家庭和生命吗?
这是根据奥地利农民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因在二战中拒绝为纳粹德国而战最终被处死的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影片开头就用字幕说明主题:“在二战中,每一名被征召的奥地利士兵都被要求宣誓效忠希特勒。”影片的情节很简单,弗兰茨被征召入伍,但拒绝宣誓效忠希特勒,被送进监狱,判处死刑。他的妻子和小姨子带着3个女儿则被村里人唾弃,艰难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沉重故事。泰伦斯·马力克的聪明之处是用阿尔卑斯山美丽的风光和弗兰兹妻女的家庭温情来衬托和冲淡这个悲剧故事的沉重。我们看到在那部《音乐之声》里展示过的美轮美奂的阿尔卑斯山绮丽风景,我们看到被称为“音乐王国”的奥地利乡村的淳朴民风,我们看到弗兰兹和妻子、小姨子以及3个女儿快乐的天伦之乐。在这样一个天堂一般的背景之下,我们看到了一场因为一句誓言而剥夺人的生命的疯狂悲剧。虽然没有《细细的红线》那样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但其沉重和压抑,一点也不逊于《细细的红线》。
弗兰兹反感战争,反对希特勒的疯狂叫嚣,并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遭到村民的唾弃。接着,他又被征召入伍,但他坚守自己最后的底线,绝不宣誓效忠希特勒。于是,他被关进监狱。整部影片中,有3个人对弗兰兹进行过劝说,发人深思。
第一位是监狱的军官。他问了弗兰兹一串问题:“你的反抗对任何人有好处么?你认为那会改变任何事吗?你认为当局知道你吗?你的抗议会引起他们注意吗?你认为有任何人会知道听到吗?没有人知道高墙后面的事,没有人。这场战争是否正义有区别吗?你高人一等吗?就你最聪明吗?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比我更清楚?”
第二位是为弗兰兹辩护的律师。律师认为,弗兰兹可以去当医务兵,不用上战场。弗兰兹问他:“我需要宣誓效忠希特勒吗?”律师回答:“只是誓词!我是说,没人把那些话当真。”弗兰兹说:“我做不到。”律师说:“你真顽固。上帝不在乎你说什么,只在乎你心里怎么想。”
最后一位是军事法庭的法官。他在判处弗兰兹死刑之前,把他单独叫进办公室,给他最后的机会。法官说:“你想像着你所做的任何事,会改变这场战争吗?法庭之外的任何人会听到你的言语吗?没人会因此而改变,世界会继续运行。你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达到跟你意愿相反的效果,别人会取代你的位置。”弗朗兹沉吟了一会,坚定地回答说:“我内心有一种感觉,我做不到我相信是错误的事。”法官又问:“你有权这样做吗?”弗朗兹反问:“我有权不这样做吗?”法官无奈,只好判处弗兰兹死刑。
看完这三段对白,我只有一声叹息,更心存无法释怀的疑惑。我敬佩听从自己内心,坚守自己信念,决不妥协的男子汉。认同影片最后乔治·艾略特的那段文字“世上的良善渐增,部分赖于不见经传的行为。而你我周遭的事之所以没那么糟,一半归功于那些不求功名只求忠诚生活,死后无人吊唁的人们。”正因为有着无数弗兰兹这样敢于鄙视和抵制邪恶的默默无闻的勇者,这个世界的光明和善良才会延续。
但是,反过来看,弗兰兹的死又把丈夫、父亲的责任留给了他的妻子,把播撒善良、反抗邪恶、争取和平的责任留给了活下来的众人。监狱军官、律师、法官的劝说不无道理。为了一句口头的誓言,我们是否值得放弃家庭和生命?这让我想起了4年前的那部《血战钢锯岭》。虔诚的基督徒戴斯蒙德也为了自己的信念拒绝入伍,遭到唾弃,但后来他作了妥协,成为一名医务兵,救了无数士兵的性命。人生中,妥协是不可避免的。实现理想的路永远是曲折的迂回的。一条道走到黑,甚至连命都送掉,是否值得?
我敬佩理想主义者,但我又是个实用主义者。我不会因为实用而放弃理想,也不会因为理想而不顾现实。我曾经很笃定,但看了《隐秘的生活》,我又感觉很惶惑。莫非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