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竟然也会“撞脸”?这3个骗局,揭开了茶圈中隐藏的真相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但在某些情况下,眼睛是会骗人的。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或是他人给予的心理暗示。
大脑会被眼睛所欺骗,从而产生了错觉和误会。
一些依靠错位、色彩差异、拍照技巧所营造的视觉差异,便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点。
同样,在茶圈中也存在着“看着很像,实际上却完全不同”的白茶。
尤其是如今,有大部分茶友在买白茶前,依然以外观作为第一判断。
因此,白茶圈中与外表有关的骗局,层出不穷。
在这般鱼龙混杂的情况下,茶友们该怎么做才能明辨真假,挑选到真正心中所想的白茶呢?
深入且透彻的了解,是买到好茶的前提。
《2》
骗局一:以牡丹王冒充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最具代表性的白茶之一。
它是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后,茶树上萌发出的第一批芽头,象征着初生和希望。
因此,白毫银针中积蓄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芽头饱满肥壮,旁边贴着一个小小的叶壳,呈现出标准的一旗一枪。
而“牡丹王”这个名字,其实并非国标中所写,而是民间所赋予它的。
在白茶的国标中,白牡丹被分为了四个等级,分别是特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和三级白牡丹。
其中的特级白牡丹,便是我们平时常常提到的“牡丹王”。
从名字中便可以听出,称其为“王”,则代表着牡丹王比起其它等级的白牡丹,更加与众不同。
它是跟白毫银针最接近的一种白茶,无论是从采摘时间,还是从外形特点。
它的采摘时间在白毫银针采摘期的末尾,当银针采摘即将结束,便迎来了牡丹王的天下。
但牡丹王的产量有限,可能过了一个晚上,小小的叶片逐渐舒展,它便成为了一级白牡丹。
因此,牡丹王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牡丹王始终属于白牡丹这一品类中,而非白毫银针。
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牡丹王的芽头比起银针来说,略细长一些。
叶片细窄,比白毫银针的小叶壳略大那么一圈。
可从整体上看,牡丹王的芽头依然肥壮,上面覆盖着密实的白毫,芽身翠绿鲜嫩。
这两者虽然都是白茶中的佼佼者,却有不少人在它们身上做文章。
由于牡丹王仍然属于白牡丹中的一种,因此价格自然比同品质的白毫银针略低一些。
如此一来,便有一些茶掌柜动起了歪脑筋:将牡丹王剥针之后,冒充白毫银针。
有部分茶友对白毫银针并不了解,误以为既然是“针”,必然只有一个光秃秃的芽头。
而看到剥针而来的牡丹王后,便以为是品相高级的白毫银针。
最后,以白毫银针的价格,却买回的是白牡丹,多花了冤枉钱。
《3》
骗局二:以春寿眉冒充白牡丹
在日常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不只一位茶友买到过以春寿眉伪装的白牡丹。
白牡丹和春寿眉虽然是春茶季中鲜妍的姐妹花,但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毕竟,白茶的品类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若是以白牡丹的价格,买回的却是春寿眉,实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根据国标中的标准来看,白牡丹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二叶,而春寿眉是以茶树嫩梢为原料,常见的外观,是一芽三四叶。
而部分新茶友对于二者的认知,也仅停留在此处。
看到一芽一二叶的白茶后,便将其自动归类为了白牡丹。
但殊不知,白牡丹和春寿眉外观上的区别,远不止于此。
白牡丹的芽头比起春寿眉来说,更肥壮,更厚实,且芽头上覆盖着细细密密的白毫,毛茸茸的,娇俏可爱。
此处并非指春寿眉芽头细瘦、白毫稀疏,只是相较于白牡丹而言。
若是将高山的春寿眉与平地的春寿眉相对比,前者不管是从芽头还是白毫,都更胜一筹。
除了芽头的区别之外,叶片和茶梗也能看出端倪。
白牡丹的叶片较细较窄,像柳叶一般细嫩,茶梗也较短较细,存在感并不强。
相比之下,春寿眉的叶片更加宽大、舒展,茶梗粗壮,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所以,即便是把春寿眉的叶片和茶梗掰掉,以此冒充白牡丹。
但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充沛的知识积累,可以从叶片、芽头、白毫的疏密情况,来分辨出茶叶的品类。
因此,不仅仅是买白毫银针有风险,白牡丹中也暗藏玄机。
在挑选每一个款白茶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应该以知识作为我们的盾牌。
虽然品质好的春寿眉香气和滋味卓绝,与白牡丹各有千秋,别具一格。
本意在于揭开某些茶掌柜“以假充真”的黑幕,给大家了解真相的权利,以及自由选茶的权利。
明明是春寿眉,为何要以白牡丹的价格去购买呢?
这完全不合理!
看清之后,买茶时才能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4》
骗局三:以做旧茶冒充老白茶
做旧老白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次数,估计比真正老白茶还多。
尤其是一些直奔老白茶而来的茶友,第一次遇见的,便是做旧茶。
由此,将经过渥堆、高温烘干、暴晒等方式而来的做旧茶,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并将其作为老白茶的标准模样。
事实上,那些发黑发暗,通体一色的做旧茶,早已是面目全非。
做旧茶,是人为地把新白茶加工成为“老白茶”。
当然,也仅仅是在外表上相似,香气滋味、营养物质等,在做旧的过程中便消失殆尽。
所以,若是茶友们买到了一杯颜色不自然,滋味寡淡,色、香、味全无的白茶,极大可能有做旧嫌疑。
真正的老白茶,经过岁月的陈化而来,它的颜色必然不会发黑,而是自然的。
在新白茶时期是什么样,存老了之后依旧是什么样,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会保留原本大致的颜色,只不过变得略显黯淡一些。
比如,一块存了三年有余的白牡丹饼,它的颜色仍旧以绿白二色为主,颜色之间过渡自然。
但回想起它在新白茶时期的模样,的确略有不同。
新白茶时,它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光鲜亮丽;此刻它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敛去锋芒,成熟稳重。
不过,当时的模样依然还在。
这便是老白茶的魅力,虽老犹新。
岁月给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内质的积累。
自然老去的美人,即便美人迟暮,但是依然风韵犹存。
《5》
事实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
以貌取茶,最终会掉入某些人所设下的陷阱。
看外观选白茶,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在未品饮过一款茶叶之前,用眼睛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但关键在于不能片面,若是稍有偏颇,便会落入陷阱。
注重外表的同时,我们应该全方面的了解一款白茶的样貌。
包括芽头、白毫、茶梗、叶片等等,一个都不能放过。
譬如,只买有芽头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却忽略了其它因素。
片面的认识,会让你一脚踩入泥潭。
唯有透彻的了解,细心的挑选,才是买到好茶的正确方法。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