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积 《内经》指出大肠为“传道之官”,腑病“以通为用”,积病“坚者削之”。大肠息肉

​2.祛邪积 《内经》指出大肠为“传道之官”,腑病“以通为用”,积病“坚者削之”。大肠息肉多为痰、瘀、湿、毒积聚,日久成积,治疗当祛邪积,具体以化湿浊、行瘀浊、通腑气、解积毒为法。 化湿浊:湿浊最容易困顿肠胃,而肠胃有病也最易致湿浊内停,临床可以重用白术以助肠胃运化。偏于寒湿者,可用炒白术,再加半夏、干姜、陈皮、厚朴、制南星等苦温燥湿;偏于湿热者,则用生白术及黄连、黄芩、马齿苋、葛根等苦寒燥湿。我习惯佐以薏苡仁,健脾利湿浊,还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肠胃病湿热证多由脾胃升降失司而致湿浊内蕴,进而导致运化失职,变生诸证。治宜清化湿热(知母、虎杖、山栀),可以选择芳香化湿热(藿香、佩兰、陈皮、省头草、荷叶、砂蔻仁)、苦寒清湿热(黄连、黄芩、黄柏)、淡渗利湿热(薏苡仁、茯苓、通草、滑石、泽泻)等诸法相合变通。 行瘀浊: 《素问·痹论》载:“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临床可选用莪术、三棱、三七、桃仁、炮穿山甲、制大黄等活血祛瘀之品。 通腑气: 临床实践发现,多发性肠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长期便秘病史,而长期便秘者浊邪滞留,化而为毒,损伤肠络气血,日久聚而成积。故凡肠积之证,以大便通畅为要,使邪有出路。临床可选用木香、槟榔、枳壳、枳实、生大黄等,以畅肠道、促蠕动、除邪积。王庆其常用生白术、生白芍各30~60g,配枳壳、枳实各15~30g,治疗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疗效,使大便润通而无腹痛及水泻太过之虞。另外,枳实与桔梗联用,通过调节肠胃气机升降,有较好疗效。 解积毒: 中医论毒,多为邪之甚者。临床息肉的起因常由肠道炎症长期不愈所引起,如肠道炎症不能及时处理,邪化为毒,毒凝聚成积。既属肠道积证,治当软坚消积、解积毒,药物可选用生牡蛎、夏枯草、石见穿、皂角刺等软坚消积;用藤梨根、蛇舌草、山慈菇、蛇六谷、龙葵、菝葜、草河车等,以解毒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