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画 | 楼台夜月图
辛丑年
六
月
廿
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相见欢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歌赏析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诗文解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画作赏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名称:楼台夜月图
作者:马麟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24.5cm x 25..2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上海博物馆
艺术时期:宋代
画面解析
《宋马麟楼台夜月图》为宋代画家马麟所创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尺寸为纵:24.5厘米、横:25.2厘米。此图裁取亭廊台谢的一角之景,图上高柳擢秀、明月当空、山岩稍露、长廊俯见其顶、台榭俨然。
在用笔上,岩石以斧劈皴法、亭榭以工稳的界笔画法,树叶全以点缀法,远山烘青,渲染设色,高空浩月,杨柳林中隐约可见楼台复道亭园之景,为马麟的精妙之作。
在布局上,画作采用了对角的方式,将楼台、树木、远山与玄月相对,颇有空寂之感。树木不断延伸向天空,楼台藏于树木之中,既有写实同时兼顾诗意。
作者介绍
马麟(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原籍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后三代居钱塘。世荣孙,远子。父为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独步一时。麟传家学,工人物、山水、花鸟。宁宗嘉泰年间授画院祗候,颇得赵扩、恭圣杨后及杨妹子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或以“麟不逮父,而远爱之,多以己画得意者题作马麟”。但麟的笔法圆劲,比其父秀润。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上有杨后题诗。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彦青]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