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人工天河”不只一条红旗渠,还有一条“跃进渠” | 豫记
几十年前,水利工程建设是头等大事,尤其对缺水地区来说。红旗渠已被很多人熟知了,其实,在河南还存在许多类似工程,比如安阳县“跃进渠”。它们修建难度高、设计精巧,一块块石头、一段段沟渠全部人工开采、开凿。这些工程不仅服务了当时农业生产,更是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写照。
冯君| © 撰文
星芒| © 版式
01
初探“跃进渠”
除红旗渠外的人工天河
河南境内有两条“人工天河”,一条是林县的红旗渠,而另一条是安阳县的跃进渠。
红旗渠,许多人耳熟能详,而跃进渠,人们还很陌生。我也是去年才知道跃进渠名字。心向往之,不想,终于成行。
冬至前的周末,我随安阳殷都区作协一行四十余人走进太行山区,走进了跃进渠。
那天,我们乘坐中巴车一路西行,越往西走,原本一马平川的地貌越有起伏,苍黄的丘陵、苍黛的大山不时闪现。
行约四十分钟,车在一个村庄停了下来。原来跃进渠的渡槽之一—飞云渡槽到了。
只见一架似桥模样的巨大建筑飞架于那边的半山腰与这边的高坡之上。我自小生活在中原,对渡槽一无所知。同行的原跃进渠管理局局长、退休干部董广兴作我们的导游,他对飞云渡槽了作了介绍,稍作停留,我们继续向渠首进发。
山多了起来,路在山间盘旋,满眼都是大山,多次峰回路转,我们终于到了跃进渠的渠首,也就是“引漳入安”的源头——漳河所在地,当年曹操曾引漳河水作玄武池操练水军,为此河留下历史传奇。
登上渠首高高的石头台阶,穿过闸门和配套设施所在的平台,又沿石阶下到漳河的河床。
冬季的漳河正是枯水期,只见“水落石出”,河床里满是石头,水清,却少。河北离岸不远散居着一片人家,河南面对的便是连绵的太行群山。
听董局长讲,河南、河北省就是以漳河为界,之北是河北,之南为河南,两省共用一条漳河水。
旱季,两省居民经常因灌溉用水发生讧斗,惊动了上层水利局甚至中央出面调停,后来实行“十天轮灌期”,两省才相安无事。
董局长又指给我们看由渠首引水入渠的第一个涵洞,券门上楷体大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可不,土地是农家人命脉,水就是庄稼的命脉!
离开渠首,我们坐车盘旋至峰顶南天门,又千回百转下至半山腰。因为渠水从渠首穿山进洞、过渡槽,一直绕山而行,一路上总能看见跃进渠的身影,像条玉带盘旋。
02
当年拼死修建的渡槽
如今还在使用
不久,车在一处平缓地带停下,我们沿渠槽边步行。渠槽依山而建,两边均由一尺多长、经七八寸方的大石块垒砌而成的。
靠山一边由单层石块贴山垒砌,外面的槽帮由多层石块重合压叠垒砌;外边的槽帮宽近一米,相向而行的两人可以侧身而过,垒砌的石块上凿堑之痕清晰可见,但形体规整。
槽帮平面上每隔一段还有一个尺把高、直径两寸余的小界桩,每根界桩两面有字,相邻界桩相向的两面字迹一样,刻着某某公社的名字。
原来,当年修建跃进渠时安阳县共有24个公社参与,每个公社分修一段。在我看来,封立界桩,是对修建质量的检验凭证,更是当年修建跃进渠的丰碑。
我们徒手沿槽帮而行,行进不到一个小时,已是微微胆颤、热汗满身了。
想当年修建渠槽时,那一块块石头,是由民工一块块錾好,再肩挑、人抬、脊梁背上来的,于是愈发敬佩当年安阳县人民的壮举。
步行约一个小时,转过一道山嘴,便看到了群英渡槽。只见渡槽像一道彩虹横跨在一道山涧之上。群英渡槽跨度80米,桥高35米,是一座单券拱形渡槽,大拱券两边各有四个次第变大的泄洪券洞,看起来很有赵州桥的风韵。
渡槽设计极为科学,券洞不仅利于泄洪,更增加一份古朴和壮美。渡槽全用石料建成,因强度要求高,石料不能用炸药崩拽,全部是人工从500米开外的猴头山采集而来。
备料石也要求严格,有口诀为证:“六面石头五面净,不脱角,合口缝,缺角少棱都不用。山皮水锈都去净,一寸一毫的严口缝”。
石匠在山上用石凿凿,再按设计尺寸凿好、编号,人力再一块块运送到渡槽修建工地。
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之间负重爬坡,艰辛危险可想而知。最大的石块重达两吨余,需要32个人用八根单杠,用绳索捆绑,前拉、上抬、人手后推运过来的。
为了保证渡槽石头间能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那些“放下锄头是工匠”的工匠们献出造福后代的大工匠精神,怀着粗活细做的精诚态度创造了人间奇迹:为保证渡槽质量,每块石头都是拿棉纱进行擦拭后再用,凿好的石头最大误差仅有2毫米。
据董局长讲,当时群英渡槽仅备料就用了一年有余,而群英渡槽也使用近五十载,至今完好。
03
无声的“跃进渠”
是安阳县人民的史诗
红旗渡槽也是经典渡槽,是跃进渠十七座大型渡槽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渡槽。
它的设计和建造当时在国内尚属首例。红旗渡槽飞架安阳县东水村南面的寺沟之上,是一座双孔U型薄壳渡槽,每孔净跨61米的,渡槽全长185米,最大建筑高度45米,相当于15层楼之高。
渡槽1969年10月备料、施工,1972年9月竣工,历时不到三年,至今46年过去了,仍然发挥着巨大的通水功能,从无渗水现象发生。
谁能想到,这座经典渡槽,其设计者朱现生当时竟是一个刚大学毕业两年、28岁的年轻后生呢?
谁能想到,所有的拱券、槽身分部全在下面预先做好,再进行吊装组合,没有大型吊装、卷扬设备,当地能工巧匠自己动手自己造呢?
谁又能想到,因自造吊装设备只有一个,本该双双吊起、同时组装的双孔双曲拱,只能一个吊装组合好再吊装另一个,其中的设计参数的水平该要有多高!
谁又能想到,混凝土所用的沙子是民工用独轮车从三、四十里外的曲沟沿山路一车车推来,用之前要用水一遍又一遍进行淘洗,直到淘沙后的水清澈得能喝为止……
是什么精神使安阳县人民创造如此奇迹?
要知道,跃进渠在1958年动工,曾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因素,但安阳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沧桑历史让安阳县人做出了“让山低头、让水改道”的壮举。
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十万农民参与,苦干十年,举一县之力,穿山凿通、遇水架桥,凿穿了320座山峰、跨越了600多条山涧、打通了149条隧洞,建造了572座桥、闸、涵和渡槽,终于建成干渠长147公里、全长近千公里、灌溉面积达30万亩的跃进渠。
他们在物资极其匮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自己办煤矿、造炸药、锻钢钎、绞麻绳、编箩筐,除了借用的一台芬兰测绘仪,卷扬机、测绘仪、吊装设施等全是自己动手去创造。
在那一切全靠人力、一天口粮仅为六两的时代,在太行山腰去建跃进渠,工程浩大,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此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撼天动地。
修建跃进渠,安阳县人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