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排帮怕过恶河,可木把头有个“绝”招,他可以听着钟声过河
东北松花江上放排的排帮,最惧怕的就是过“恶河”,但有经验的木把头却能听着钟声过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松花江是我国著名的七大河之一,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它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达到了55.72万平方公里,是东北三省著名的水道。松花江之水湍流不息,养活了一大批依水而生的人们,尤其是清朝至民国时期的放排工,更是视它为“生命之江”。
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发达,木材的砍伐规模十分庞大,为了能够顺利的将木材运出山去,伐木工人们想到了独特的办法,即利用水流的浮推之力将木排运送出去,为了能够让木排顺利达到目的地,一种专门以放排为生的群体应运而生,他们便是放排工。东北放排主要共有两条水道,放排工称其为“南流水”与“北流水”。“南流水”指的是从长白山到丹东的鸭绿江木排航道,分别经过寡妇山、长白县、临江(望江楼)、关门砬子、丹东,全长共600多公里。该航道旅途遥远,放排一次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到达,甚至遇到特殊情况得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流放。放排工往返一次需要一年,其生活自然也枯燥无比,但相比于走南流水,北流水才是放排工真正的噩梦。
“北流水”的初始地为松花江南源两江口,终点为吉林市老船厂,此条航道仅有350公里,往返一次不过数月,但没有放排工愿意来去如此,因为北流水本身就有一个“恶河”的恶名。所谓“恶河”,指的就是险恶的水流,北流水之所以被称为“恶河”,正是因为航道内险恶哨口无数,放排工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据当年的老放排工称,北流水共有47个险恶无比的哨口,但最可怕的哨口当属“老恶河”。“老恶河”水流湍急且汇有漩涡,水流下布满尖锐的石头,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放排工,必然会在此吃了大亏。
老放排工被排工们尊称为“老把头”,他们经验丰富,曾有过许多凶险的经历,因此会从容面对紧急事件。老把头们对付老恶河有自己的一套绝招,他们经过老恶河时,往往都会采用“听声辨位”的方法。当然,老把头们听的并不是水声,而是老恶河河岸附近的钟声。岸边的钟声从何而来?谈到这里,我们还要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谢鸿德,当地人都称呼其小名为“小山子”。小山子也曾是一个木把头,他从父亲的手里学来了本事,并且跟随父亲一起在松花江上放排。正所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小山子的父亲纵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头,但却也在经过老恶河处时折戟沉沙,自己被卷入湍急的水流中不见了踪影。
从此之后,小山子恨死了老恶河,他发誓不再让木把头们重演父亲的悲剧,于是便背起行囊隐居于老恶河的附近。小山子在老恶河岸边盖起一座房子,专门以种田打猎为生,并且挂起一口巨大的铜钟,以铜钟之声对前来放排的木把头们发出信号。如果遇到江水平稳,他就缓敲钟,木把头们就会让木排向右航行,若是遇到江水湍急,他就急敲钟,木排向左航行。自从小山子为木把头们敲钟指引方向之后,老恶河便再也没有发生伤亡事故。直到后来,小山子终因年老体衰病逝,当地人便将其安葬并设置牌位供奉,还找来庙里的和尚继续接替他的工作,继续守护一方安宁。
在一代又一代敲钟人的指引下,木排安全的顺江而下并顺利到达目的地,继而销往全国,成为了一个时代特殊的历史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各地纷纷修建水利工程,昔日恶河如今也变成了利国利民的白山地下水电站,从此不再担负“恶名”,让美丽富饶的白山湖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依靠水流放排早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发达的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及公路运输,它被封存在人类历史的“博物馆”中,成为了后代人们茶余饭后的回忆与感慨,也成为了东北文化中一个独有的特色。
参考资料:《东北匪事》 黄彬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