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马太效应出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也就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类似二八定律。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成功就是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强者(富人)的成功之路其实就是一种积累过程,如学习、知识、认知、财富等等,他们有耐心,懂得日拱一卒的精神,对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终会从量变到质变;而弱者(穷人)大多对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放弃了长远目标,就像之前报道,为了一部苹果手机,宁可卖肾,也不愿意多存两个月工资。再比如境况好点打工人,为了过年而过年,平时节衣缩食,不敢有大的开销,辛辛苦苦攒钱过年,平时精打细算,到了快过年,宁愿花一整年的积蓄去购物。然而,却极少有穷人愿意用这些钱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为以后过不一样的人生做规划。
认知决定一切
马太效应中的富人不仅仅富,而且连穷人的财富也要夺取,这也就是现实社会,就像打工人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多不过老板的财富。财富增长是认知能力提升的结果,而认知能力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的成长。富人是认知与知识赢到穷人,富有是必然,而穷人往往意识不到,顶多会抱怨社会不公。
正如《贫穷的本质》中描述的印度很多穷人,非常聪明也可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同时还非常勤快,身兼数职夜以继日。可惜的是,印度家长们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把子女教育的钱都省下来了;印度穷人们也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常识,不知道只有在一个领域深耕才能成为专家。这种认知观念,让穷人的上升通道更加狭窄,让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更加缓慢。
马太效应其实就是现实社会,只是太多穷人没有思考为什么,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社会本来就是残酷的,作为穷人不仅仅是靠勤奋,更重要的是认知。居安思危,不要在该努力的时候去享受,人与人的差距,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拉开,还是那句话:留给穷人翻身的机会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