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专著《诗意鲁王府》序言欣赏(2) 2024-08-01 22:47:04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明代宗藩文化艺术概论朱亚非我们先来看一首诗: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明太祖 朱元璋 《咏燕子矶》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但结尾一句境界全出,可谓神来之笔,道出了这位三军统帅举重若轻的英雄气概。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从一介布衣,到投军反元,他半生戎马,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建立了强大的明帝国,赢得了四方朝贡,将中华文化推向了历史的又一个高峰。世人对他评价不一,有人说他冷血无情,残酷杀戮,可是他却为中国留下一个清明廉洁、民生祥和的天下;有人说他不懂文化,草莽英雄,他却留下了几十首豪迈诗作,很多耳熟能详的诗句至今仍激励着后人。仅凭这一点,他就已稳占帝王诗中之魁。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但是他深谙“武定祸乱,文治太平”这一封建社会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称帝治国都十分注重学习,他不仅会写诗,书法也很有大家气象。他调兵遣将时留下的书信手迹《大军帖》,书法神采飞扬,刚劲挺拔,不经意间流露出卓越军事家的风范。在为岳飞出师表题跋中,他以“纯正不屈 书如其人”八个字浓缩概括这位抗金英雄的一生,书法敦厚,气势雄强,正气凛然。明太祖朱元璋之于明朝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序曲和开篇。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他在文化方面的造诣与追求,反映了明朝高层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明朝一扫蒙元文化压抑的氛围,将中华传统文化重新扶上历史的正轨。一个文化兴盛的黄金时代自唐朝安史之乱至元朝,经历几百年的胡风浸染,明朝建国时,面临的是四分五裂的华夏族群,极度锐减的人口基数,混乱不堪的文化认同。明朝建政后,朱元璋着手重塑族群认同,弥补历史隔阂,制定《大明集礼》重塑汉文化传统,恢复汉唐衣冠,尊孔崇儒,倡导理学,制礼作乐,立法定律,兴办学校,推行科举,普施教化,移风易俗,复兴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整合了宋辽金以来割裂的领土和文化,经济发展,人口恢复,社会安定,创造出了治隆唐宋的伟大功绩。由于出身草莽,朱元璋最清楚底层人民的苦衷,深知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仓禀实而知礼节,当人民休养生息、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逐渐繁盛起来。明朝中期以后,社会风气相对宽松,思想活跃,老百姓精神焕发,谦恭有礼,生活富足,市井文化非常发达,出现了通俗小说,志怪,戏曲等文化形式。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市民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旺盛,诞生了很多杰出的文化名家和不朽的作品,这其中包括王阳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也包括朱权、朱载堉、朱耷等不少明代宗室文人。繁荣的明朝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面貌,也为中华文化发展和远播海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清代学者陆应旸所言:“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自洪武三年(1370)起,朱元璋相继分封他的二十三个儿子(长子为太子、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早亡)和一个侄孙到各地为王,此后历朝效仿前制,分别分封子弟到各地建藩,以藩屏王室,保江山永固。为规范后世治国治家,明太祖颁行了《皇明祖训》,七修其文并镌于宫墙之上,以警示皇室言行,堪称“大明家法”。燕王朱棣自靖难之役称帝后深入推行削藩,实施更加严格的藩禁政策,宗室退出军政,被国家供养在封地和王城之中,禁止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业,明代藩王宗室成为一个虽位尊但不允许觊觎政治的特殊阶层,形成了“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这些措施虽然极大限制了皇室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宗室群体干预政治、与帝争权,保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但同时也严重制约了这一逐渐壮大的群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这些宗室子弟虽贵为皇亲国戚,但形如笼中之鸟、“漆制鎏金牢狱中的囚犯”,纵有治国安邦、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展露,纵有满腹才华也无法得到施展,时刻被朝廷提防和限制着,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无疑是这一贵族阶层莫大的悲哀。他们在养尊处优、饱食终日的同时,只能沉迷于读书、研究中。尽管如此,他们对发展明代文化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创造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宗藩文化。百花齐放的明代宗藩文化“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这几句诗正可形容当前明史学界对明朝宗藩文化的认识。这些文化,如今大多已淹没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洪流中,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以至于今天很少被人注意到,当今的研究者们也很少触及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世界。但这都不影响它对中华文化的促进和我们对它的探索。本次出版《诗意鲁王府》正是对明代鲁藩文化的一次尝试性研究,这在国内明史学界尚属首例,殊为可贵。明代宗藩文化,是一个涵盖历代帝王到普通宗室成员的整体文化链条,是由他们在诗文、书画、音乐、戏剧、书画、艺术、医学、音律、数学、历史、出版、科技等多方面进行开创性研究所做出的文化贡献。由于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明代皇室成员特别是皇帝本人文化造诣普遍都比较高。在诗歌方面,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诗文集》收录了他36首诗,都质朴无华近乎口语,却充满帝王霸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而《明太祖御制文集》也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现实中他以布衣自居,过着朴素的生活,甚至在宫中倡导耕织,告诫皇室不能忘本。他的四子成祖朱棣有《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永乐帝赠三僚曾从政诗》《敕赐侄鲁王肇煇诗》等长诗,气势恢弘、情真意切,他亲自监审《永乐大典》,集中华文化之大成,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洪熙皇帝朱高炽存诗10余首,如《迟迟丽日照春空》《池亭纳凉》《秋风玉律转清商》《冬至日赐左春坊赞善梁潜》等,描写四季景色质朴清新,情景交融。宣德皇帝朱瞻基被称为艺术成就最高的明朝皇帝之一,存诗30首,多为七言长诗,其中《减租诗》《悯旱诗》《书愧诗示户部尚书夏原吉》《耕夫记》《织妇词》等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在绘画方面,太祖朱元璋命画匠画肖像开创了明代帝王肖像画的先河。明代帝王肖像画继承前朝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更影响了后来的清朝。绘制于万历戊午年(1618)的明代鲁藩传世画像册《明良遗像》有皇帝和功臣肖像37幅,栩栩如生,为目前国内仅有,是明代肖像画中的杰作。宣德皇帝朱瞻基对绘画、书法、瓷器、漆器、铜器等艺术多有成就,常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赏赐给大臣,《瓜鼠图》《武侯高卧图》《万年松图》以及出土的《双犬图》《花下狸奴图轴》《壶中富贵图》都是艺术珍品。他的书法《御制上林冬暖诗》为正宗的“二王”根基,堪与王羲之《兰亭序》相媲美,赐予大书法家程南云,足见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这一时期宣德炉一改元青花那种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旨趣。在明朝韩昂所编著《图绘宝鉴》中还记载“宪庙、孝庙御笔皆神像,上识以年月及宝。宗室中善写神像及金瓶金盘、牡丹兰菊梅竹之类,旧家多有珍藏者”。戏剧和音乐艺术方面,太祖朱元璋设立教坊和乐户,推动了戏曲的发展,成祖朱棣靖难前凡遇节日庆典都会请戏班到燕王府演戏,宪宗朱见深曾在内廷训练一队专门演戏的宦官,熹宗朱由校喜欢看岳飞忠武戏,而崇祯帝则喜爱《西厢记》等文戏。明代宫廷音乐在前朝宫廷音乐的基础上,显现出“灿然俱举”“雅俗杂出”的特点,呈现出明代宫廷音乐的时代特色。由于皇帝的重视与倡导,各藩王府争相仿效,推动了各艺术门类的百花齐放。由于分封各地的藩王府都是当地的小朝廷,不仅享有皇家禄米和敕建的豪华王宫,生老病死政府全包(但后期也出现禄米拖欠现象),有远优于民间的先天条件用于从事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学方面,太祖五子周王朱橚潜心研究草药,著有医书《普济方》和植物学著作《救荒本草》。八子潭王、十子鲁王、十一子蜀王、十六子庆王都好学礼士,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明代鲁王墓出土大量文房用具和书画古籍,可知鲁王是一位勤奋向学的王爷。十二子湘王文武全能,善弓马刀槊,驰马若飞,还招纳文士,校对图籍,风度翩翩,俨然名士。十七子宁王撰有《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著作大约110多种,曾奉太祖敕撰的《通鉴博论》、史评类的《史断》以及散文《文谱》《诗谱》《茶谱》等,颇具贡献。在宁藩宗室朱谋㙔编撰的《藩献记》中,对明代多个宗藩的事迹和艺术贡献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在书画方面,1416年成书的《东学堂集古法帖》,1489年成书的《宝贤堂集古法帖》以及1621年最终问世的肃府本《淳化阁法帖》都由藩王组织编写,拓片保存了珍贵资料的原貌,其中以肃府本《淳化阁法帖》评价为最高。鲁藩刊印的《画法大成》辑成了四代人的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有泰兴王朱寿镛的花鸟翎毛、其子朱以派的写意山水,以及朱观熰、朱颐厓等宗室的画作,至今仍是绘画入门的重要教材。另外,湘献王善画儿童,辽简王善画人物,永宁王善画牡丹,衡阳王善画鹰等。明末清初,宁藩宗室八大山人朱耷、靖藩宗室石涛朱若极,与弘仁、髡残并称清初画坛“四僧”。明代各藩的作品收录于宗室朱谋垔编著的《画史会要》中。在文学方面,周宪王朱有燉著有《诚斋词》1卷、《诚斋乐府》10卷等,他和宁王朱权倡导传奇剧,编写《城斋杂剧》,收录杂剧剧本32种,为改善南北曲伴奏做出了贡献。靖江王府在原有桂戏基础上与黄梅戏融合,为改造桂戏做出重要贡献。在音乐方面,郑藩世子朱载堉是16世纪闻名的数学家和乐律学家,他于1567-1581年间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及十二平均律的异径管律,其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嘉量算经》《瑟谱》《醒世词》等行世,另外《太和正音》《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都是宗室音乐研究的代表作。宁、衡、益、潞“四王琴”闻名一时,宁献王朱权制作的“中和琴”称“飞瀑连珠”“旷世宝琴”“明代第一琴”。更多详细的明代藩府著述情况,读者可以参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长春)2009年2期第59~69页陈清慧撰《明代藩府著述辑考》,记录明代各藩书目:宁藩124种、周藩55种、郑藩48种、沈藩30种、唐藩22种、鲁藩20种(不限)、衡藩16种、楚藩15种、秦藩13种、辽藩12种、益藩10种、蜀藩8种、庆藩和代藩各7种,其他各藩共32种。文章对明代各藩著述列有清单,在此不再赘述。明代鲁藩,位于古城兖州,兖州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这里深受孔孟文化的熏染,文风非常盛行,也成为历代文人到曲阜朝圣的必经、必到之地。当初,明太祖将第十子朱檀封为鲁王,建藩在此,必然也对他寄予了文化传承的厚望。历代鲁王府宗室在文艺创作方面人才辈出,建树卓著,事迹和作品被各类史志或文集收录。可以发现,总体上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跨度很长,绵延不断:如果从洪武三年(1370)鲁王朱檀封藩算起,到1662年末代鲁王、南明监国朱以海去世,大明鲁藩存续293年,创下明代藩府之最。本书收录了上至鲁王四岁时(1374)写给舅父郭兴的家书,下至朱以海手书“汉影云根”碣,乃至南明末期永历朝右佥都御史朱寿钅林留下题壁诗,除后来因朝代更迭而未能著称于世的原因,鲁藩文化一直代代相传,直至今天依然满门书香,人们恪守着先人对文化的追求。涵盖面广,门类齐全:诗词、书画、科技、文献等方面均有传世之作,诗集有靖王的《凭虚稿》、惠王的《悔斋稿》、庄王的《尊德堂稿》,将军朱当㴐的《鲁藩望洋诗稿》和《鲁城八咏》诗,诗集传世的如朱健根父子《鲁藩二宗室集》和宗室朱颐媉《市隐堂诗草》,以及朱观熰的齐鲁诗家总集《海岳灵秀集》等。书法绘画方面,肃王朱寿镛等主编《画法大成》,他的“万古风云”石、其子朱以海的“汉影云根”石也很闻名,中尉朱观熰有《济美堂稿》《画法权舆》等画集。医药方面,恭王朱颐坦亲自作序刊行《鲁府禁方》,失传的如将军朱阳(上與下金)的《法天生意》等。历史文献有将军朱当㴐著的《国朝典故》《改元考》行世。刻书方面,将军朱阳铢撰有《鲁藩别乘》,鲁藩承训书院出版有《抱朴子》《海域灵秀集》等。鲁藩的很多著作至今都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研究善本书籍。宗藩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强国之本。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传承相适应、同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当前,我们研究明代宗藩文化也是这样,要坚持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将明代宗藩文化中的精华挖掘整理出来,提供给后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启迪与借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源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车轮滚滚而来,一切皇权已成过往,作为最有骨气的朝代之一,明朝宗藩文化中那些不朽的著作和诗篇仍在传达着先人朴素的家国情怀。著述《救荒本草》的周王种植和研究草药造福百姓。献出王府秘方刊成《鲁府禁方》的鲁恭王朱颐坦在序言中表达了他的初心:“盖以施药限于一方,传方布于天下,欲起天下疲癃之民,咸跻于仁寿之域,庶几少慰余之素志云。”楚藩宗室的各种懿行被汇集成书《宫省贤声录》(高曰化著)起到道德示范的积极作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值得后人好好学习和传承。其次,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家风传承。作为昔日明朝后裔来挖掘和研究前代先人的文化有着天然的合理性,也应该会做的更好。一篇《朱子家训》传诵了千年,同样一篇《皇明祖训》不仅影响大明王朝近300年,直到现在依然对治国理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明代宗藩在各个领域创造的杰出贡献都是需要继承的宝贵财富。以文化家风激励后世,对我们建设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强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再次,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过去历朝历代包括明代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书画等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对宗藩群体的研究,加快对宗藩文化的发掘,对深入明史研究,以古鉴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交汇点,恰逢明鲁王650周年诞辰纪念,编者不辞辛劳,通过多年来从明实录、明史、方志、文集等文献典籍与考古、碑文资料等广泛查阅收集,编写了这部《诗意鲁王府》专著,全面展示出明代鲁王府文化艺术创作成就。为了让这些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还邀请当代国内多位著名书画家以及部分鲁王后裔书画家对精彩诗文作品进行书画创作,优中选优,适当取舍,形成了目前这部“诗书画艺术精选集”,足可为后世留下一部可欣赏、可查阅、可流传的历史文化典籍。这不仅开创了明史研究的新领域,也为全国其他宗藩文化研究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可谓善莫大焉,值得祝贺,推荐读者一读。(朱亚非,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文史馆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会长。) 赞 (0) 相关推荐 落纸写旧诗(29)---【东汉】曹植《七步诗》 落纸写旧诗(29)---[东汉]曹植<七步诗> 七步诗 东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析赏] 如果王位非要染血,我愿意远远离去. 分出了胜负,还不肯罢手 ... 诗书画专著《诗意鲁王府》序言欣赏(1)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诗意鲁王府>序言 杨朝明 庚子新春,适逢大明鲁王檀公六百五十周年诞辰,国遭大疫,诸人禁足,鲁 ... 诗书画专著《诗意鲁王府》序言欣赏(3)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第二编 "鲁王府诗集欣赏"序言一 --兼谈诗词格律 朱本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是中 ... 诗书画专著《诗意鲁王府》序言欣赏(4)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鲁王府诗集欣赏"序言二 也是王孙也布衣 朱 朋 "也是王孙也布衣,南山十亩 ... 历史专著《兖州明代鲁王府》的前言 兖州历史上第一部明代鲁王府研究专著<兖州明代鲁王府>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本系列将重点推介本书中的精彩部分,感谢关注! 前言 张金鹏 <兖州明代鲁王府>,在兖州区委.区政府 ... 山东齐河.李鲁的山水画欣赏 作者:求是2013来了 李鲁,号天门居士.峡江楼主,山东齐河县人,现居重庆,生于1946年,1965年毕业于成都陆军步校,68年退伍到长江航运公司工作,1973年开始学习国画,因工作之便在学画时的八十 ... 陈胜杰老师的诗意江南山水画作品欣赏 观画有感,百味人生. 易阁字画为您提供欣赏极致的视觉盛宴!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陈胜杰老师的诗意江南山水画作品: 程胜杰老师的诗意江南山水画将南方的山清水秀,诗情画意般表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多少人向往和留 ... 书法家李鲁豫作品欣赏 书法家李鲁豫作品欣赏 盛世书画收藏2021-03-22 08:32:42 李鲁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建设兵团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五 ... 序跋|《读写丰盈诗意人生》序言 <读写丰盈诗意人生>序言 结识王崧舟老师之前,他已是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的"诗意语文",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回旋与激荡,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师津津乐道的一个文化符 ... 散文|碧泓的《让诗意包围人生》欣赏 [大麦荐读] 作者简介 ★碧泓,中学教师.喜欢文学,坚持写作.有作品发表于<天水日报>.<武山文艺>.<未来导报>以及红袖添香网站和<黄袍>.<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