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家国情怀
白领和成功人士浏览世界的窗口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
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他静悄悄地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7年的1月8日。他的后事没有安排,对妻女没有留下遗言;他的保险箱密码没人知道,甚至银行卡的密码也没人知晓。
8年前,正值事业巅峰的他,放下英国优渥的工作和生活,说服妻子卖掉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义无反顾,回到了中国。人们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有人说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谁也搞不清楚这个“科研疯子”同时承担的工作有多少,窥不透这个外表柔弱的科学家,他的不为人知的内心究竟有多强大……
这个人,不少别人,正是卓越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落荒而逃”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他随父母下放农村,17岁进入地质队工作。由于身体条件好,反应机敏,学习成绩优秀,他被挑选为物探操作员。这是他人生首次接触到地球物理。
那时候因条件所限,工作充满着风险,为采集到关键数据,进行有人机操作,有同事不幸牺牲,而黄大年额头上的疤痕,也是那时留下的。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黄大年留校任教,后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他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之一,被选送到英国攻读博士。4年后,他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从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不久,他再次到了英国,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当他再次准备回国时,他在英国一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已经长达12年。此时的黄大年,在世界地球物理领域已颇有影响了。
决定回国后,黄大年毅然放弃了英国的一切。内心已经打定主意的他,当时最艰难的是做说服妻子的工作。为了回国,他甚至不惜以离婚相“威胁”。妻子张艳最初不同意回国,因为她在英国开了两个诊所,很难割舍她的事业。尽管不舍,妻子最终还是支持他的决定。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诊所那天,妻子失声痛哭。黄大年心中也十分难过,他理解妻子,要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确实不容易,“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
在告别昔日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工作团队时,团队的人抱着黄大年说,“老朋友,我们舍不得你啊!”但这些无法阻止他回国的脚步。黄大年说,“离开英国的情形像是一场‘落荒而逃’。”“既然决定了就立刻回国,我怕再多待一天都可能会改变主意。”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他和妻子搭上了飞往北京的班机。
黄大年是通过国家“”回来的。回国,是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大学毕业时,黄大年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一行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回到祖国的时候,他有很多选择,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这是他的母校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后的大学。对此,他深情地说道:“剑河留下了我的眷恋,而地质宫刻有我的梦想。”由此,黄大年成为第一个回东北的“”特聘专家。
吉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任波曾问过黄大年,在英国有花园洋房豪车,领导着世界一流团队,妻子事业成功,为什么义无反顾回国,回到东北?黄大年郑重回答:“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是从东北这块黑土地走出去的。我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在英国也是经常利用假期回来讲学,我的归宿在中国。”“多数人选择叶落归根,但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好,而现在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实现报国梦想。”
“拼命黄郎”
回到母校,黄大年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刚一回来,黄大年就立下誓约,不计得失,为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道:“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强大后盾,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从未言败,也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只要大家团结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其实也简单: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
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他一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而当时,只有英美掌握的“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回国没多久,黄大年就成为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协助国土部完善战略部署,同时担任多个项目的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
这些年来,黄大年带领的科研团队依托吉林大学,汇集了400多名来自不同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科研进程中,黄大年首推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的“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的研发工作,这也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对于关键设备的研制,黄大年创造性地提出了“红蓝军路线”战略计划。中国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相对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大约30年的差距,他认为,要完全从0到1,进行自主创新,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建议从0.5到1,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数据平台和后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红军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升级,这是“蓝军计划”。这一思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
2010年10月,吉林大学成立了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作为学术和项目带头人,黄大年利用在国外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声望,推动国际合作。一次,黄大年带队考察,国外研究机构为了接待他们停止工作半个月,还不惜成本把储存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产品解冻,拆开让中国团队仔细观察。这让随团的中科院院士罗俊很是感慨:“经常出国考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接待的,还是第一次。”
几年过去,他的团队取得很多突破性成果,不断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在相关探测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0年,在算法上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当。学生马国庆说:“黄老师从零起步,利用4-5年时间,把项目真正做到了跟国际上的顶尖软件相匹敌的一个系统。”“地球深部(深海、深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就是给地球深部进行成像,相当于给地球做CT、做B超、做核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传感器,探测的深度可以从几百米到上万米。通过机载、舰载、车载和星载,即可实现对深海、深地的大面积探测。”黄大年的助手于平教授介绍。
回国这些年,黄大年深受同事和学生爱戴。在他所带的班里,他给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实施个性化培养。他担任首批“李四光试验班”班主任时,自己掏钱给班里2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2010年,跟随黄大年老师从本科读到博士的周文月回忆说:“正好有一门课,叫数学物理方程,我们没有笔记本运行。黄老师就出钱给我们班每个同学买了一台笔记本,大家非常高兴,真是欢呼雀跃。”
同事王玉涵说,他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开会汇报项目时,身体一向不好的他,“危机”时刻,他倒出一把速效救心丸就塞到了嘴里;他所在的地质宫翻修时漏雨,他一边写着报告,一边捧着垃圾桶接雨;一次,他正在办公室加班,“咣当”一声倒在地上,醒来后却坚决不许学生说出去……吉林大学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对黄大年无效。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有时候出差回来,还要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楼下看门的大爷深夜总被黄老师叫醒,开始还抱怨,时间长了,看门大爷也习以为常了。
黄大年是个“空中飞人”,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出差,一个月平均飞行超过5000公里。为了不影响白天工作,他总是乘坐最晚一班的飞机往返。作为首席科学家,黄大年要参与战略部署,同时要跟进6个课题的项目进度。项目实施中的一千多个日夜里,他成了同事和学生口中的“拼命黄郎”。回国6年,5个生日他都是在外边的工作中度过的;回国7年,黄大年为国家培养了44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死而后已
走进黄大年办公室的人,会看到一张巨大而又醒目的日程表。这张日程表,就铺在黄大年办公室墙上,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忠实地记录着这些年来他所走过的地方。他曾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人生的战场无处不在,能走多远就多远,倒下了,就地掩埋!”
2016年11月29日,日程表上龙飞凤舞地标记着“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之后再无记录。当日晚,黄大年作为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飞往成都开会,上飞机前买了一瓶冰可乐垫肚子。起飞后,一阵钻心剧痛突然袭来,黄大年满脸冒虚汗,在万米高空上疼晕两次。
一下飞机,黄大年被紧急送往医院。已是凌晨2点,人尚未醒,双手却紧紧抱着随身携带的电脑,怎么掰也掰不开。“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其实,黄大年的病情早已非常严重,只不过外人不了解罢了。4年前,他就被检查出肝部已经出现硬化,但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这些年来,他的白发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差,黄大年偷偷想着办法:为了提神,他把咖啡当水喝,连冬天都敞着窗,冻得人一激灵。大家也都奇怪,足球、羽毛球、游泳都堪称专业水准的黄老师,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反复劝他去体检,他总是三个字“没时间”。在黄大年卧室床头柜的三个抽屉里,后来人们发现,里边满满都是药。
2016年12月4日,助手于平“逼”着他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做了增强核磁。做完以后,结果还没出来,“拼命黄郎”又马不停蹄去北京开会——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出差。人还没回来,检查结果出来了:疑似肿瘤。12月6日晚九点半,黄大年回到长春。7日一早,吉大一院下了“命令”:哪儿也不能去,必须住院,进一步检查。
12月8日,黄大年办理了住院手续。当时,他还不知道最终的检查结果是“胆管癌”。医生只告诉他是个微创手术,怀疑是结石或者肌瘤,因此,他还没有告知家人。
12月12日,最后的团聚。上午,团队师生们把黄老师从医院接回家,在他家吃了顿饺子。想到办公室还有一些材料,黄大年执意回一趟办公室,师生们陪他回去。回学校的路上,车里放着《斯卡布罗集市》的口哨版。正是黄昏时分,些许离愁别绪萦绕在车里。黄大年望向车窗外,悄悄落下了眼泪。
12月13日,师生们到医院探视,黄大年把一个硬盘交给秘书王郁涵,里面是一些需要妥善保管的资料;把一个笔记本交给学生孙勇,里面是他对一些研究方向的新思考;托青年教师焦健给学生拷贝了一些学习和实验用的文献资料和软件程序,都是他住院期间查阅收集的。
12月14日,吉林大学校领导前来探望,黄大年又抓紧时间和他们讨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随后,医生把黄大年推进手术室。手术室的门即将关上那一刻,黄大年突然说:“我想出去再看看我的学生们。”他又回到手术室门口,跟二三十个老师学生一一握手,每个人都激动地说不出话。
2017年1月8日,吉林大学发布消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无私的爱国者、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因胆管癌不幸离世,年仅58岁。
“已经习惯了每次走过,都抬头望向地质宫5楼那个窗口,通常灯一直会亮到后半夜。可是从现在起,我再也看不到那灯光了,因为那个点亮它的人累了,想休息了,而且一狠心给自己放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面对媒体,他的助手于平喃喃自语。
很多人了解了黄大年的事迹后发现,“家国情怀”这个云遮雾绕的词语变得具体而清晰。黄大年在世时,常与同事谈起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在朋友圈里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黄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黄大年用他献身科学事业的生命和对自己的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怀,默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和黄大年相识多年。他赞誉黄大年是“最单纯的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为推动祖国尖端领域发展全心全意、殚精竭虑,为了祖国不计个人得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精神感染、激励和鼓舞的绝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施一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