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哲学史的新思路——哲学漫谈之三十八

    哲学史能在个人思想中获得终结,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可以通过哲学普及化作为社会成熟的标尺,可这样的概念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因为哲学史到底是怎样被终结的,还是没说清楚,看来我得继续整理自己的朦胧思想了。

    经过反复的思考,在我唯物的意识内终于有了新的思路。原来,哲学的产生,得益于亘古死寂地运行着的道促使地球这颗不起眼儿的行星上极偶然地诞生了有机体,有机体按道之既定的逻辑迅速进化出靠本能茫然生存的动物,然后,道之既定的逻辑又控制灵长类动物群体中必然萌生出智慧生命——人类。
    这里,我反复提到道的逻辑,这是中文语法特点,表明道与逻辑是从属关系,而实际在我的思想中,道本是西方哲学的逻辑,二者同出而异名、异名而同质——抽象的中华文化中的道,就是西方哲学的逻辑。哲学让我明白,没有这种抽象性思考能力,就没有人,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自然更不会有哲学。
    之前我说过,哲学即道,道是哲学的先在,哲学是人产生后对道的感知与认知。这里为什么又要说道即逻辑,而不说逻辑即哲学呢?
    我认为这是我们文化先祖高超的主观抽象能力赋予我们这个文明的后天客观文化优势,这个比较优势集中体现在对道与逻辑这同出而异名的二者的文字表述上,中国文字是象形字,字形是具像的,而字义是抽象的,而西方的字母拼凑单词没有这样的具像性,从文字符号到表意,都是纯抽象的,是故,西方人的文化因子以抽象能力见长,而中华文化以兼具具像与抽象的整体感见强。
    因为西方文化缺乏整体性把握,所以他们只能从局部开始建立逻辑,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深化逻辑,这种过程就是“爱智慧”的哲学产生过程,是从局部开始的,真如盲人摸象一般,所以,他们这样的文明有自己的辉煌,但相对中华文明却稍逊一筹。
    而我们的文化先祖通过象形文字的一个道字,便已经将人的抽象能力具像化,将世界的本质抽象成具像,由此深入展开的文化从来是对先祖的整体宇宙观的细化,是故,我们民族精神内敛与淡定的气质能够得以形成,当然,也因过于文明而略显软弱。但我们的文明是擅长以柔克刚的,例如道家文化。是故,中华文明形成史和演化史就是一部反复以柔克刚经验形成史。
    是故,世界历史主要围绕这两个核心文明展开,在各自独立分区扩张中,偶有相互干扰与促进。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将以这两个文明为主开展融合,世界文明终将汇合成一体,而其他核心文明,如印度文明,只能做陪衬,因为他们都太擅长自得其乐了——缺乏扩张性,更缺乏包容性。
    在世界文明最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工业文明以其暴力扩张成为开路先锋,而残局却只能交由中华文明来收拾,因为只有中华文明具备这样的整体包容性。只是这个世界性的融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天下大同理念才可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艰难产生的道与逻辑所在。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其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一样,其中多有偶发因素,但从道之运行的角度,又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所以,当它们既然产生了之后,我们就应该努力把握其中的必然规律性,这就是道,是逻辑,是规律的规定性。
    没有抽象思考的人,道仍存在,只不过能否被感知,或者以什么形式被感知,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不信真有个上帝在。我情愿相信道就是上帝,但道是自然流转的,没有唯心派所表述的那些人格在。我这样说,不是盲目排斥唯心思想,反而我认为,只有这样的我,才是既唯物又唯心的,因为人作为智慧生命,理当如此。(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