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明日至,正确喝茶养生天寒人不寒

小寒,一般在公历1月5-7日之间,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23个节气。小寒的到来,意味着我国气候正式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天气会越来越冷。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但冷还未到达极点,故称为小寒。小寒的特点即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此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大枣、桂圆、荔枝、栗子、核桃仁、羊肉、鸡肉、羊乳、鳝鱼、鲢鱼、虾、海参等。

同时,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小寒如何养生?

中老年人怕冷可泡脚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小寒后,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感觉。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等,还可引发胃痛、妇女痛经等多种疾病。因此要谨防“寒从脚下生”。

中老年人在小寒时节可以泡脚驱寒,具体做法是取适量的生姜和肉桂煮水,然后用温热的药水泡脚20分钟左右,可以起到温阳、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脚凉,即所谓寒从脚下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放于锅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温水中泡脚使用。泡脚之后可以用5分钟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以促进睡眠。

白领一族应先调后补

白领一族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这类人群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先调后补。所谓的调就是要疏肝理气,可以食用一些白萝卜、青萝卜之类的食材。

按摩:每天搓按腹部调理脾胃

小寒时节可以多利用工作间隙按摩身体部位,不仅可以驱寒,还能调理身体机能。比如对于办公室白领来说,可以经常练习搓腹:搓热双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绕着肚脐瞬时间搓磨腹部十分钟左右。连续坚持可以收到调理脾胃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对于女性白领来说,可以选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红热,可以预防长时间坐班带来的腰肌劳损,也对预防女性的痛经很有好处。

小寒后如何喝茶?

爱茶的朋友们可选择饮用红茶普洱熟茶黑茶、传统工艺的浓香型乌龙茶、柑普茶等这类茶性温和的发酵茶,不但可以御寒保暖,生热暖胃,还可增加围炉煮茗的乐趣。

如果属于内热体质的茶友可以适量品饮平和的老生普、老白茶黄茶、清香型乌龙茶等传统茶品。如果因喜爱吃温补食物、或食火锅之后上火较多,建议品议绿茶、菊花茶。秋冬产制的菊花茶,正是新鲜当令的清热去火、疏肝明目茶。代茶饮类,可以冲泡麦冬、胖大海、百合,每天饮用,既可以润肺还能利咽止咳,预防上呼吸道疾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