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4S店的人去哪儿了?他们过得还好吗?
作者|何逸辰
编辑|岛岛
期数:2495
来源:人和岛会员
中国的汽车行业从初期的粗暴增长到稳定盈利再到成熟精细化运营,市场从蓝海变红海,职场从天堂演变成拥挤的人间......
从2013年开始,汽车人一直处于流出的状态,反映出了现在人们在择业上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多元。尤其随着网络、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自媒体的不断深入,汽车被当作了传统行业,在外界看来不那么挣钱了,或者挣钱速度太慢了。汽车从业者也纷纷奔赴更美好的“钱程”。我们昔日的战友们都去哪儿了?他们过的还好吗?
中国首批经销商是出现在1998年至2005年左右,这一批经销商初尝螃蟹喝到蜜汁,只要拿到品牌授权,基本都赚到风生水起盆满钵满。很多早期的销售顾问形容,当年哪有什么密采明采的,就只需要在销售展厅坐着,客户会主动过来递烟送礼。着急提车的客户或许还要贿赂贿赂你,4S店里的美女帅哥,工作体面且收入高,标准的卖方市场,即垄断又唯一。只要有资源有库存,都是爷!
图片来自百度,仅为配图所用
2006-2014年是主机厂充分成长的时间段,各种KPI,审计,盘点,销售售后业务标准,硬件设施标准的设定,升级。经销商迫于盈利就全盘跟进了。各个品牌争先恐后的进入中国市场,且不断地扩大经销商网络,竞争进入白热化,初始的精细化运营已成模型,早期进入汽车行业的人开始大批的离场,客户购车开始对比多家经销商,但衍生业务还存在较多的信息差。这个阶段进入的新人还是能享受到不错的收入。只要品牌选得好,跟着品牌轮动走,小日子过得不错。
2015年至今是汽车战场全面升级的时代:有好品牌,还得有好地段,有好产品还得有好的活动和销售流程。售后方面客户也从一出险慌慌张张手发抖到事故现场淡定谈返佣,街边维修店与4S相互PK维修和钣喷业务。再到某虎为首的互联网+实体店面的各种类型维修点,硝烟弥漫难分难解,各有各的空间和客群。4S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型集团不断收购优质品牌经销商。离开车行的汽车人不断增加,但坚持下来的发展得也不错,大部分坚持7年以上的都已经实现了职位的上升。
那么,离开的人都去哪儿了?我们做个大致归类:
名车行:
大多为总经理,销售总监和销售顾问,规模从20万元投入到几百万元的都有,一般吃完第一波已有的保有客户后难以后续,除非个人粘合客户能力特别强;
金融服务业:
大部分为销售顾问,每个月做着重新来过的工作,心身疲惫,缺少职业规划,期待改行来转变工作生活方式,但成功率不高;
个体小商户:
总经理,销售总监,销售顾问。总觉得做生意就能赚大钱,结果踩坑的人不少,赚钱也需要运气和勇气;
街边维修店:
售后总监,技术总监,维修技师。吃完第一波保有客户后看天吃饭,能力强点的会与保险公司合作拉拢业务,能持续稳定干下去的也不少;
培训行业:
销售总监,内训师,展厅经理,销售顾问,做销售售后培训,团购,数据辅导。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始普渡众生;
改装店:
我的爱早被浪费在炙热里,而短的沉默属于秋天,持久的心碎属于秋天,不需要酝酿的想念,也属于秋天。希望和你邂逅在落日弥漫的橘色街道。在秋天的阳光下,毛衣红得格外鲜亮,衬托着清秀的面容,如同晴空一般纯净。
汽车品牌授权店:
我的爱早被浪费在炙热里,而短的沉默属于秋天,持久的心碎属于秋天,不需要酝酿的想念,也属于秋天。希望和你邂逅在落日弥漫的橘色街道。在秋天的阳光下,毛衣红得格外鲜亮,衬托着清秀的面容,如同晴空一般纯净。
总的来说,没有哪个更好,也没有对错的选择,但我们依然坚守授权品牌4S店,因为平台和体制更完善,风险管控有保障,这也是4S店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仅为配图所用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