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年味飘进千万家/宋飞

进入腊月,年味就向我们飘来了。家乡有句民谚:吃了腊八饭才把年来办。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张罗办年了。在农村,人们打面、换米、劈柴、榨豆油、下粉丝、下粉皮、炸馓子、做酵子等。在城市,这些人们都是买。

腊月,集市上、城市里挂满了一张张年画、一盏盏大红灯笼、一串串中国结,商店、超市的门前和室内堆满了小山似的年货。进入腊月十五,人们请(买)香、买炮、买蜡烛、对联、灯笼、年画、瓜子等等。而此时,也正是外出的人们归家的时候,无论是远在山南海北,五湖四海的游子,还是近途求学的学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回家过年,与家人团圆。家家户户的老人,小孩也都是张望远处,等待亲人归来。

腊月二十四,是祭灶日,人们打扫厨房,扫屋顶、扫墙壁、擦锅台,并放鞭炮。

祭了灶,人们就开始买新衣了,家乡又有民谚:祭了灶,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妈子要个簪钗子,老头子要个黑樱子帽。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该换上新衣裳了,换上了新衣裳,也就换上了新的心情,同时也预示着好的时运、财运的到来。

要说换新衣,最高兴的就数孩子了。孩子们穿的五颜六色,花枝招展,女孩像个小仙女,男孩们个个都是小帅哥,那精神、那心情、那神情,就别提有多神、多美、多足了。

孩子们不仅是穿衣的风景,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过年的风景。三五成群看烟花的是他们,给东家西家磕头拜年的是他们,张罗着要压岁钱的也是他们。可以说,没有孩子就少了几分过年的趣味,就少了浓浓的年味。

远方归来的亲人,不仅带来了全家的欢笑,也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年。娘拉着儿子的手问长问短;女儿扑进妈妈的怀抱又可以撒娇了。多幸福、祥和的风景啊!

儿子将“女朋友”带回家,让娘看看,娘高兴得关不上掉了门牙的嘴。以前外地来的媳妇刚来农村的家时,问公爹:咱家洗澡间在哪?公爹指着北河说:在那-—北河里。如今农村富了,有了楼房和太阳能热水器,就不用那样糊弄了。

在外地做生意的儿子儿媳,开着车回来家了,车上不仅带来了年货,还带来了爷爷奶奶的“宝贝嘎子”(小孙子)。看把爷爷奶奶乐的,抱到怀里都舍不得放下。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包饺子,一家人围着一个大案子,有的擀着,有的包着,说着、聊着、欢乐着,其热度可融化任何冬天。

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五彩缤纷的烟花升起,儿子、女儿、儿媳、孙子们拿出相机、手机、拍照、录像,拍出了五彩缤纷的除夕夜,拍出了笑容满面的一家人,更拍出了和谐幸福的新时代。

作 者 简 介

宋飞,语文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阜阳市作协会员。擅长散文、诗歌创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