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元宵灯彩/尹小平
年年有正月,岁岁闹元宵。穿过长长的鹅岭隧道,跨过高高的龙江大桥,我沿着泰井高速公路的画廊,直奔久慕大名的井冈山下虎爪坪古村观看元宵节龙灯表演。
催人的锣鼓点子从云雾里落下来,从树林间飘过来,从山谷里挤出来,催得我们还在大山褶皱的公路上就脚步匆忙起来。拐过一个山嘴角,飞檐翘角的古村大门映入眼帘,大门口虽然有开阔的土坪,但满溢的人潮已经漫到周围的屋顶和山上的树林里。
热闹的龙灯锣鼓打着激越的节奏,从外地赶来的摄影爱好者已经让航拍器腾空升起,一位古稀老人正在人群里宣布龙灯表演的次序。
我刚找到一个高处作为拍摄的视角,龙灯表演就拉开了序幕。多套龙灯锣鼓在不同方向打起闹头,紧锣密鼓的节奏像是惊醒了群山,惊醒了溪河,也惊醒了云天,整个表演场上开始沸腾。那是一个能让时间静止的晴朗的天气,土坪里数种颜色的龙灯像从天而降、破土而出,跃跃欲试的龙灯在表演者手里已经不是纸和蔑的手艺,开始有了生命的跃动。
然后,全场静默下来。静得没有锣鼓点子,静得没有说话声音,甚至静得没有一丝风动,表演场像是什么也没有的空旷之地。
突然锣鼓齐鸣,焰火飞天,表演正式开始。一声响彻山谷的“喔嗬”声从鞭炮里冲出,两条巨龙从锣鼓声里腾空而起,长长的龙身通体明亮、彩鳞炫耀,随着龙头摇摆、弯曲和起伏,顿时,这里成了大海,成了高天,成了浩阔的龙的海洋!高昂的龙头牵引着龙身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人海中绕场一周,围出了一块属于龙的地盘,一对狮子从人群里轻巧地跳出,跟着一个纸扎的红色彩球舞起“朝天笑”和“滚雪球”,动作以翻、腾、跳、蹿、扑、伏、回旋、亮相为主,时而翻腾跳跃,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让人眼花缭乱,连声叫好。站在我身后的虎爪坪人说,狮子是镇邪的吉祥宝物,虎爪坪的元宵节300年来从不缺少。舞狮的背后是蚌壳灯表演,一位年轻少女饰“蚌壳精”藏身于蚌壳中,双手抓住蚌壳翕张动作,另一古稀老人扮渔翁作观蚌、理网、撒网、涉水、摸捞等动作擒捉蚌壳,网打手抱均得不着,蚌壳精扇动蚌壳时而夹住打鱼人的头,时而夹住打鱼的手脚戏耍,直至蚌壳精就擒。接着是划龙船表演,那划彩龙船的纤夫唱道:“彩龙船唻!”众人附和道:“哟哟!”纤夫唱:“到处转啦”。众人附和道:“呀伙嗨!”纤夫唱:“一转转到咿呀子哟!”众人——到了哪就唱哪,如到了麻林桥,就唱道“麻啦林桥啰伙嗨”或者“杨啦寺庙啰伙嗨!”如此类推着。我们真的看不出这是当地农民在演出,他们的动作整齐而优雅,在十余把唢呐的合奏曲里把彩船划得险夷相间,紧扣人心,把蚌壳灯舞得开合生动,情趣盎然。我看见吹唢呐的人手指显得粗糙,关节也有些僵硬,但他们吹出的小曲儿却像春天的画眉唱歌,夏日的蝉鸣声声。露水和红土喂出的节目,不仅是传统艺术的展示,更是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这次的高把灯是放了寒假的学生们表演,他们手里的龙灯或卷或舒,或收或展,或相互绞绕,或围场转圈,凭着他们矫健的身体和心灵手巧,玩得风流千般。我们正愁传统文化人继承,古村虎爪坪的学生表演队让我内心深处好一阵惊喜。校长刘明玉说:“2010年起,学校引进‘文龙子舞’,并列入体育课程。学生对舞龙很感兴趣,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文艺活动。”
鞭炮声中,紧跟着出场的是蚕灯,那蔑扎纸糊的蚕灯经这里人独到功夫舞动起来,真如一群啃桑叶吐丝的蚕娘,它们扭拧着胖胖的身躯沿着地面爬动前进结对相邀缓缓地汇集到一起,然后爬上树去,在树上啃吃桑叶吐丝作茧。虽然现场听不到一句歌颂蚕娘的诗句,但这勾起了我对遥远岁月的怀念,包括我儿时目睹母亲采桑喂蚕和织绢为我做衣服的情景。
陆续表演的还有芙蓉灯、鹅颈灯、兔子灯、宝塔灯、绣球灯……玲珑剔透,五彩斑斓。而最具震撼力的还是“花脸龙”表演,我们没有想到一条舞动的“花脸龙”就如同一出流动的戏剧。旦角持龙头,丑角持龙尾。扛龙尾的人是丑角蓝季子,他的装扮最为特色,脱光一膀,高挽一条裤脚到大腿,腰挂葫芦,足蹬草鞋;面部用锅烟或墨水涂黑。浑身画上斑点,手中还持有一把长糯米稻草,令人捧腹大笑。玩龙的高潮戏也是由位居龙尾的蓝季子挑起,这位滑稽可爱的丑角,摇身一变成为队伍中的龙头,他时而取出篓中的糍粑自己吃,时而用糍粑去抹围观人群嘴巴,时而用扫帚蘸着观音菩萨的经水洒向观众装疯卖傻,而原来的龙头却成了配角,配合龙身随其进退……
据虎爪坪舞龙队队长介绍,所谓“花脸龙”,是因舞龙者要按照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的角色,把脸画得花花绿绿而得名。它由宋太祖赵匡胤建功立业后《蓝季子会大哥》这一传统故事演化而来。传说赵匡胤原有12个结拜兄弟,建立大宋朝之后,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却忘了封赐他最小的那位义弟蓝季子。蓝季子气愤在心不好直说,只得闷头饮酒,唉声叹气。喝醉之后,抹成花脸,癫癫狂狂,用暗语刺激赵匡胤,并故意戏弄皇嫂,借此发泄胸中之气。由此之后,凡自愿扮演蓝季子装成丑角的人,都在当天可以独自得到一餐特殊而丰盛的酒肉痛饮,方为借酒“献彩”。至今虎爪坪还流传一句歇后语“蓝季子会大哥——饱餐一顿”。
“花脸龙”表演结束后,便开始各家各户串门,唢吶队齐奏,在前头开道。焰火鞭炮轰鸣,狮子灯舞起来了,人们前呼后拥,笑语欢声,如潮如沸。狮子灯的前导是灯牌,如同古代官员出巡时举的那种“回避”、“肃静”字牌。不过这里写的是“福禄寿昌宜财”之类,而且牌子里装有灯光,有点像现代大街上美丽的霓虹灯。中间便是由两人背负着的红布缀着黄色丝绒的狮子,威武极了。后面是锣鼓队,一路的“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咚锵”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古村藏在厚厚的绿色里,即使到了村口,透过那一片密挤的竹林,也只能看到被竹林切割出来的房屋的轮廓,只有走到村口小溪上的石拱桥头才算一脚踏入了清朝。
满村瓦房飞檐翘角,全是清朝的古宅,没有掺杂一栋现代建筑。灯笼和春联红得耀眼,映红了大门也映红了古宅院翘翘的屋檐。狮子灯一到院门,主人家便热情放上一挂鞭炮,并以“打砧”(顺口溜)迎之说道:“元宵灯节,来得夜黑。一冒远迎,二冒远接。”舞狮灯者便回敬道:“龙腾狮舞闹春节,今日特意来酬谢。打开大门便是迎,点亮灯火便是接”。“打砧”时主客都是扯着喉咙有腔有调地喊,像是唱着粗犷的客家民谣,韵味十足。“打砧”完毕,热情的主人也不忘封个红包扎在狮子灯头上,然后狮子灯进堂屋绕一圈,意即给主人家带来福顺安康。狮子灯便这样一户一户地串,经过各家门前,就放鞭炮欢迎,喜庆的狮子灯授福送宝。鞭炮声此伏彼起,烟火味弥漫呛人,红绿纸屑厚厚铺满一地。村庄串完之后,换成板凳龙沿着村前小溪游舞,只见那板凳龙是以板凿两端,用木棍首尾相接,全身用稻草编制而成。上面扎上帝王将相、鱼虫花草、飞鸟走兽等各式花灯。壮士们口唱山歌,抖开浑身解数跳跃摇曳,一节一节,扭转拐动,活络灵巧,更有盘龙的精彩场面,彩龙倒映溪中,宛若金龙闹海,更似双龙戏珠,奇美动人。
彩龙回归晒场,紧锣密鼓,铙钹铿锵,龙身开始环绕龙头急骤盘拢,一圈一圈,愈盘愈紧,到了极限,一声号令,哗然甩开,风驰电掣,刚一伸直,又迅速盘拢,好似巨龙腾云驾雾灵闪耀。舞龙人似与彩龙附为一体,注进了情感的力量。奋臂擎龙,欢天喜地搏舞着,节奏强烈的号子从口中阵阵飞起。鞭炮声、鼓乐声、口哨声、欢呼声、如澎湃海浪,震天动地响,将整个古村淹没又迅速浮起,村民们完全陶醉在极度兴奋欢悦之中,融进了神奇如天国的境界。
月亮升上中天,舞龙的观龙的,纷纷回到家里,吃着汤圆、点心、果子,兴奋地谈论闹灯情景。村民们说,闹上龙灯,就风调雨顺,有好年成,就百事吉利,发财致富,人丁康健。
作者简介:
尹小平,笔名闲云野鹤,50后,江西省井冈山市人,现供职井冈山市文广新局,江西省作协会员,井冈山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井冈流韵》,与人合作小说《井冈英杰袁文才》、《民间应酬大全》、主编《井冈山斗争故事》《客家山歌》《客家民俗》《宁冈中学校志》《龙市小学校志》,参与编写《唱响泥火曲》《井冈山英烈》巜井冈山人物》《会师文集》《会师之光》等8部文学专著,《中华文学》《滨城文学》《渤海风》《家乡》签约作家,在省、市文学大赛和报刊征文多次获奖。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新媒体《行参菩提》
2019年元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