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

新型婚姻模式

文/橙子

最近在抖音刷到一个说法,叫做新型婚姻模式:

1、一起赡养各自的父母

2、生两个孩子

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3、新建家庭,不娶不嫁,两边走

4、男方不出彩礼,女方不出嫁妆

5、逢年过节,双方父母轮流陪

6、孩子称两边的长辈为爷爷奶奶

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

7、买房装修、买车男女各出一半

8、和双方父母分开住减少矛盾

而且还是最近兴起的,在比较富裕的江浙一带盛行。主要与当年的计划生育有关,适合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女方家庭比较容易接受。还问读者,你能接受吗?

看到此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起笑了。其实我们70年代的通过考学出来参加工作的人群,早就是这样婚姻模式了。

我们当年在中学居住的同事,大多属于这样的婚姻模式。最显著特点就是,有自己单独的小窝。最初没有商品房,都是单位分房住。我们当年住的房子只是一大间,铺一张床睡觉,搭一张桌子吃饭,没有厨房,在过道里煮饭。上厕所就去学校公共厕所。跟现在比起来,条件还是挺艰苦的。不过那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好,分到一间宿舍,欢欣鼓舞,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虽然工资不高,总是认真经营着,有了孩子的三口之家,也总是其乐融融。就是那些家属在其他单位的,都有自己的一间小宿舍,节假日探亲,又是一番景象。

不跟对方父母住在一起,过年过节轮流回去双方父母家团聚。我们父母当年都生有几个孩子,一个成家了,还要考虑其他孩子,又苦又累的父母,也没多少闲心来管已经成家的孩子。不像现在只生一个的父母,重心都在这一个孩子身上,可能对孩子工作和生活都有点干涉过多,孩子更不愿意跟父母同住一套房。

直到后来有条件了,买房、装修、买车等家里的大开支费用,都是夫妻双方共同出钱。不同的地方就是,那个年代大多都是生育的独生子女,孩子跟父姓,没有多的一个孩子跟随母亲姓,也没有对双方父母的父母的叫法有任何规定,遵循老规矩。现在新型婚姻模式,据说没有外公外婆的叫法,一律叫做爷爷奶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可。

至于嫁娶,我们那时候还是遵照女方嫁入男方家的传统。其实嫁娶只是一个形式,因为工作需要,女方并没有与男方父母同住,这就少了很多婆媳相处的矛盾。那时候带一个孩子,双方父母谁有空就帮忙带带,基本上也是夫妻双方自己就把娃带大了。不像现在,要带几个孩子,又要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双方父母就要轮流当带薪保姆,帮助子女度过难关。

据说此类新型婚姻模式,适合双方家庭条件差不多,门当户对的家庭。这样的模式对稳固双方婚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样更像是双方一起努力去经营属于自己的婚姻,不会因为某一方付出过多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时男女双方也能在相对平等的模式下共同生活。

我认为这种新型婚姻模式是双方父母为了孩子的独立做出的努力和让步,父母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帮助孩子照顾他们的孩子,又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少了许多一个屋檐下相处的摩擦,多了互助关注又保持美学距离的好处。

不管怎么说,创新也好,遵循传统也罢,最终还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