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大学曾鸣:没有方向,所有努力都没有结果


阿里巴巴前总参谋长曾鸣教授在湖畔大学课堂上关于战略作用,战略思考、战略内容、战略演进四阶段和战略决策的常态化的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前言

从100年前,商学院创立以来,大家都在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把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这是科学的方面;艺术这一块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企业家天马行空、特立独行,非常有创造力,这部分是学校没法教的。

另外一部分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战略当中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人做的事情,是经验的积累,只能言传身教,只能手把手地教,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是另一方面学起来的成本和代价是很高的,因为它不是可以量化、可以说得明白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累积和传承。

我原来上课的时候最怕别人问我:怎么制定战略?

这个问题没法简单回答。

一年要开多少次会?

企业要不要设战略部?

战略部要有多少个人?

战略制定时候如何微妙把握、判断力的分析?

这些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而且不同情况下差别往往很大。

我想跟大家分享——手艺的经验和体会,科学的大家看书都可以明白,艺术的我也讲不了,所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手艺方面的心得。

一、战略起什么作用?

具体展开战略的讨论之前,想跟大家讲一下战略在企业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1.企业三基石——使命(Mission):Why us?

Mission是大家熟悉的使命,我自己的体会是:一个真正好的企业一定有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绝对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好的企业来说,要想招到真正的人才,要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话,肯定要给大家自我成就感,一种超出小我的大追求。

为什么要有使命感?

本质上是解决组织存在的意义,Why us?

什么叫组织?

组织是一群人走到一起,完成任何单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是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

如果仅仅以钱作为存在的目的,用战略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差异化,因为钱是过于同质化的东西,没有差异化就没有办法吸引到更好、更不一般的人才。

所以,使命感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基石。
2.企业三基石——远见(Vision)

Vision,很多人翻译为愿景,但愿景带着太多的个人意愿,我一般把它翻成远见,就是看未来的能力,对未来的预测、把握。

为什么Vision这个词特别好?因为“看”是一个动词,能不能看到未来?未来在你面前能不能活生生的浮现出来?

战略最重要的两个要求:一个是前瞻性,一个是差异化。

前瞻性从何而来?

第一,站得高、看得远。

前瞻性的源头在于你对未来与众不同的判断,你比别人能够更早、更快、更清晰地看到未来可能展现出来的状态。

你能看到未来,自然就比别人走得更好。就像我们现在看过去,如果知道会有金融危机,今天的世界肯定完全不一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远见,能够预见会出现金融危机。

第二,它决定的是What do we do?

这一群人在一起干什么事情?才能实现组织的使命?远见是解决做什么事情的问题。

3.企业三基石——组织(Organization)

Mission解决的是人的问题,Vision解决的是事的问题,但是人和事怎么融在一起?怎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其实这就是组织。组织解决“how do we do it”的问题。

我在这方面是门外汉,但是有一些简单的观点跟大家分析,比如:团队。我看了很多关于团队的讨论,我觉得都不在要害,大家提倡团队精神,其实团队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是各方面的东西都对了以后出来的结果,团队是很难事先做出来的。

所以,组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正确的人、正确的事、正确的方法——怎么有机融合在一起?

把合适的人和事融合在一起的,就是执行力的核心。

其实Who和What结合在一起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志同道合”,只有志同道合才有团队的可能性。

方向不一样,方法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志同道合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成就一个好的团队。

很多企业一开始并没有使命和愿景怎么办?

像阿里巴巴这样在1999年成立的时候就有明确的愿景的企业是非常非常少数的。即使是这样,其实马云在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之前也已经有过四年的创业经验,所以那个使命也是在这过去的经验当中提炼出来的。

有的人是因为有比较强的使命,所以才会愿意暂时放弃一些短期的利益,去更努力地看长期的发展趋势,因为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的长久,实现自己的使命。

所以,使命感是企业愿意去思考远见的一个很常见的前提条件。

但反过来,也有一些人相对来说是远见驱动的,他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在实现这个未来理想的过程中使命感越来越强。

所以通常来说使命是在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渐明确、逐渐强大起来的,它反过来也会对一个好企业的基因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基业常青企业的三个基石。

能做好一个算是一个好企业;能做好两个大概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做好三个肯定是卓越的企业。

二、战略的思考

什么是战略思考?

我觉得战略思考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是进入管理层的人,都要慢慢培养战略思考的能力。

如果到了总监层面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这个企业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的,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就没有办法接住上面往下传的想法,也很难把一线的很多情况进行提炼,有效地往上传递。

同时,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把中层融入进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战略制定上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其实大幅提升了执行的效率,因为他们理解了某一战略制定的逻辑和背景,而且有参与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执行。

1.前瞻与知止

战略思考当中最核心的是远见。

远见是战略判断的前提和假设,是战略前瞻性的基础。从未来看现在的企业有战略,从现在顺着往前走的企业没战略。做事情前先想一下三年以后产业格局会怎么演化。

“以终为始”才是战略思考。如果说今天是这样,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要这样,这是最典型的没有战略。一窝蜂而上,什么流行做什么,永远在跟风,永远赶下一个潮流,这是典型的机会导向。

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战略思考,最简单的就是看这个企业的人内部讨论的时候,会不会经常讲未来会怎么样,倒着推怎样才能推到这。

成功人士的基本思考方法也是倒着推,因为方向都没有的情况下,所有的能量都是毫无意义的,能量和方向在一起才是作用力,战略更多的是告诉我们方向,给你一个方向感。

有一个词叫“知止”,“知止”是李嘉诚先生挂在他办公室的条幅。“止”是终点的意思,因为你知道终点,所以才知道这个路该怎么走。

“知止”源自《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部分的时候,“虑”可以理解为思考和计划,是所谓的战略规划,而“虑要有所得”,前面还有这么重要的三步。

我们经常讲企业家最难的是什么?

“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而这两个的前提都是有定、有安,有这两个才能有虑,因为心安才能理得。这是我讲的战略第一步,其实看得越清楚,才越不为外界所惑,越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们讲总裁的关键在裁,裁者决也,能做判断、能做决定,不管决定面临多大的不确定性,总要摁按钮。这是战略思考的第一个核心,知止、产业终局判断、前瞻性,这是战略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2.取势与取实地

当你知道战略的大致方向,你就知道起点和终点。下一步要决定的就是战略的路径选择。

你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直线走是不可能的,没有企业可以走直线。我给大家讲个常见的思考方法:

大家经常会讨论,到底是“取势”还是“取实”?是落地为安还是能够构建一个大格局。战略很有意思的一点——你一直寻找动态平衡。

战略到了最后就是动态的平衡,找的就是一个度。所以,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度”是一个动态平衡,“度”当中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节奏。

当你快速膨胀之后,要有沉淀下来消化吸收的过程,要不然就像我们看到的一些企业圈地,满世界的圈,最后一个浪打回来一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往回倒,连停的间隙都没有。

所以,节奏和度是非常关键的,在取势和取实地中掌握动态平衡。这中间,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判断。

3.如何破局

大家对未来有一个相对朦胧但是比较清楚的大方向的情况下,第一个切入点是最关键的。

我们之前讨论的时候,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了一张战略图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地方是一刀捅进去就会流血的,闻到血腥味大家自然会冲上来,这张皮一定能被撕开,如果4、5个点都是拿小钉子敲,敲了3年下来没有一个点是敲破的,所有人都崩溃了。

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一个点切入,把它做深做透,彻底的把这个桩打进去,再去渗透,扩张。

“眼高手低”,我是把它当作褒义词用的,立意一定要高,入手一定要低,这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结合。立意不高就没有格局,没有势成不了大器;入手不低你不可能有突破、有积累。“手眼”配合,战略才能有效落地。

三、战略=想做∩可做∩能做

前面讲的是战略思考。接下来跟大家讲到底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战略说白了非常简单,就是决定一个企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大舍才能大得。舍得本来就是一个佛家的词,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第一,你想做什么?你的目标、理想是什么?什么能让你兴奋?

第二,外面有什么机会,什么事是可做的?

不同的时候的确有不同的机会。这就是我前面讲的远见,最核心的是判断什么是大机会,什么是小机会。对远见的讨论可以推导出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可大做,哪些要小做。这是对外部机会的判断。

第三,什么东西你能做?你有什么样的资源、人或者组织建设的能力?

想做,可做,能做,这中间的小小交集,才是你真正该做的,这就是你的战略。

想做——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如果不是那么想做,有点勉强的话,十有八九这个事情最后做不好。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够难了,你的心里还有疙瘩,还做得不甘不愿,最后能做成的几率很少。

可做——可不可做,是对机会成本的判断。大部分的企业做投资决策的时候进行了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计算的是这个项目本身的净现值够不够高,这是财务的分析。战略分析的是为了追逐这个机会而放弃的另外的最大机会是什么。战略为什么难,是因为事后都没办法盖棺定论。事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亏大了,抓住小兔子却放过了大山羊。对机会的判断就一定要想机会成本的概念。

能做——能做就是一个企业的能力,能做也有两个动态的统一。能力的培养需要资源和时间投入。说得极端一点,能力建设也就是人有多大胆就有多高产,组织能力没有天生的,组织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可以根据战略目标培养人才,但反过来能力的培养是极耗资源和时间的,特别是时间。能力的培养是没有捷径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并不能万能的。

能力永远是相对的概念,自己做得好不好不算数,能不能比你最好的竞争对手做得好那才叫核心竞争力,才是差异化能力。

大部分企业想的是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挖两三个人组建小团队的确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但是你很可能做得并不够好,更不可能当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残酷、利润越来越低的时候,有限的能力不可能抵挡这个市场整合时候的强大压力。所以,“能做”一定是一个相对概念。

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到淋漓尽致,而不是拼命的补短板,因为补短板是永远补不够的。

四、战略演进的4个阶段

每个人讲到战略时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但我后来发现大家对战略的讨论容易引起争议,因为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不一样,战略也就完全不一样,战略本身的特征也有所区别。

1.战略尝试期

从0到1是创业公司必经的一条路,也是非常难过的一个坎。这个阶段的企业还处于战略尝试期,简单说就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完全没找到“北”,但创始人知道战略很重要。

不过,这里面也分机会导向型创业者和愿景导向型创业者,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机会导向型创业者比较贴近市场,很接地气,知道自己现在要什么,会抓住一、两年之内很好的机会切入,比较有长远思考的人甚至能抓住两、三个机会。这种创业者会意识到自己要形成战略思考能力,逐步的把企业往上拔。

而愿景导向型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的三、四年是极为痛苦的,因为他找不到切入点,更多的是在思考未来,但这个未来跟现实隔得太远,怎么投射到创业当下是比较难的,需要不断地试错。

很多企业会卡在这里,你尝试太多,机会窗口可能就没了,或者投资人不愿意陪你玩了。

所以,愿景导向型创业者在0到0.1的阶段是最难的,但从0.1到1会是最快的,因为他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思考战略问题,只要产品一出来,他就知道怎么把它做大,后劲很足。

总体来说,当企业处于战略尝试期时就是创新试错,思考如何让愿景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个时候创始人是唯一的驱动力,因为只有你才能hold住这样一个极为艰难的磨合过程。

2.战略成型期

而战略成型期重要的是收敛,当创业者找到感觉后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套路、一个战略、一个模型,这个时候团队要形成共识,因为最早可能只有创始人自己觉得战略是对的,现在就需要让整个团队理解并认可它。

我判断一个企业,特别是平台型企业有没有进入战略成型期,看的是企业营收能不能在两、三年内翻十倍,因为你找对了方向,企业就一定会有一个引爆阶段,这个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企业处于战略成型期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只要切入点找得非常准,企业的发展就会有引爆点,然后你的资源积累在这时就会出现第一轮爆发,企业的整个势能会被带起来,团队也开始逐渐成型。

3.战略扩张期

第三个阶段是战略扩张期。这时,企业的战略要清晰,只有清晰的战略才能被分解,才能被不懂战略的人去局部执行。然后要讲究业务模式,并且这个模式能够分解下去,依靠下面的组织来执行,而不再是核心团队了。

创业者在战略扩张期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懂得找杠杆,搞清楚你到底要靠什么杠杆来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是资本杠杆、组织杠杆还是业务杠杆?

4.战略执行期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战略的高效执行期,所有套路都很熟了,剩下的就是速度问题。这个时候,企业要做的是优化运营模式,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两、三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类似零售里说的平米绩效。

此时,文化就要发挥作用了,因为整个团队单靠创始人已经管不过来了。关键的是,企业前期发展中积累的文化能不能自然地释放出来,或者说所谓的非正式文化元素能不能够降低组织的运营成本。

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企业当前处于四个阶段中的哪一个阶段,这对创业者可能有正面的导向作用。

比如0.1到1就是企业引进人才最好的时候,因为原来的团队可能不太具备高速成长的能力,创业者需要引进一些年轻人跟着你快速成长,这些人会成为下个阶段企业组织的leader,那个时候你已经不可能直接带团队了。

当企业处于战略扩张期的后期时,创业者是能够往后退的,把更多事情交给团队来打理,但当企业在战略成型期时是万万不能往后撤的,因为很多东西还没成型,需要创业者去判断、把握。

因此,了解企业所处的战略阶段,会帮助创业者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五、当战略决策成为常态

今天的战略早就不是一次决策,而是持续决策。

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度不确定、存在巨大变化的时代。不确定性成了常态,以至于我们过去学习的很多战略也好、组织也罢的内容,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扬弃。

这将导致我们思考方式彻底发生变化。我们很难强迫自己给出一个三年的准确判断,因为任何判断一定是错的,你只能作一个初步判断,然后根据反馈做迭代和优化,你只要比别人早一点接近未来就够了。但挑战在于,这套方法论是需要训练的。

1.战略不再是CEO一个人的事

从这个意义上看,战略能力不再只集中于CEO,某种程度将成为高管团队的核心素养。

因为企业需要经常作出重要决策,战略决定变成了这个组织的持续产出。而但凡是战略决定,一般也都事关生死,而环境的变化速度又那么快,这就倒逼企业必须强化自己的战略能力。

为什么以前会有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

是因为在原来的传统行业,企业作重大战略决策的周期往往是十年或二十年,所以不值得投入精力去培养战略能力,也没有办法培养出战略能力,因为作重大战略决策的机会很少。

所以大家都把能力外包给一个公司,他们的方法论磨得比较好,然后用这套方法论来帮助企业做长期的十年战略规划,即便需要花费数千万,但一想能管十年,也觉得值。

但今天,当你的组织需要持续不断地输出战略决定,战略就必须变成你的核心能力,同时它还要成为组织的内生能力。

2.战略和执行不再割裂

今天一线员工的决策都很可能产生战略影响。因为你很多时候输出的只是一个战略意图或者战略想象,当它们被传递到一线,尤其是遇到具体场景时,如何决策就成了一线员工的事情。

本质上,一线员工的行动就是组织实际实施战略的一部分,而不像过去,员工仅仅作为执行者。战略跟执行不再割裂。

过去,战略决策都是自上而下,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后,下面的员工用标准化的动作去完成,然后实现一个确定的KPI。今天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分布式协同的方式来完成战略实施?

为什么今天都会抱怨公司内部协同太难?

因为以前压根儿不需要协同,今天则完全相反,达成目标需要太多人的共同参与。从这个意义上看,战略在第一天就被分解了下去,执行本身就蕴含着战略,它成为战略反馈的一部分。

但今天的这种分解在颗粒度层面和过去又有不同,它更像是一个有机演化的过程,需要的是共同创造。

为什么现在“共创”这个词也变得这么流行?因为战略越来越成为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更多的人需要被卷入。这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福特当年有句名言,“我希望员工来的时候不要带脑袋,带手跟脚就行了”。但今天你一定希望所有的员工都把脑袋带来,但是你要管脑袋就得管心,心不在,脑袋就不在。

心怎么管?

你自然就要讲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这和过去是完全不同的一套逻辑和机制,因为你要的是他们的大脑,而不再是标准化的动作。

德鲁克讲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没有人有能力预测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它。”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尤为贴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