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探讨】农村老话“一个猪肚三副药”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一个猪肚三副药”是什么意思?

关山听风

如何理解农村老话“一个猪肚三副药”,要结合当时这句老话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民俗文化,准确理解话中的“药”字的含义。这个“药”字指的是中药中的补药,而非治病的药。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人命关天,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药三分毒”,人们认为中药中的补药也不例外。过去,人们在病后初愈时,或者女人生小孩坐月子时,不宜大补特补,欲速则不达,身体的恢复要靠慢慢来。那时,医学并不发达,中医学对中药副作用的研究虽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作为普通百姓知识水平不高,知之也很少,有的甚至还误解医生的话。因此,民间往往把中药的副作用称之为“毒”。

那时,补药往往很昂贵,比如人参、燕窝等,普通百姓很难以企及,手里没钱吃得起。很多农村人到山上采集一些他们认为的补药,这些药用来养生还可以,真正把这些药放到身体的恢复,他们还不太敢。因此,民间认为,病中、病后初愈和女人坐月子补身体,最好办法是肚子里要吃进东西。比如,民间有一句俗语说:“千补万补,没有饭补”。这种说法,对于经济不宽裕,买不起补药的百姓来说,透露的是一种无奈,但也非常有道理。

老百姓买不起补药,只能从寻常的食物中寻找有利于身体恢复的东西,于是,有一系列的食物被看成是可滋补身体的补品。

比如说,鸡是病后初愈和女人坐月子最好的补品。北方青睐公鸡,北方乡村的公鸡要比母鸡贵,南方青睐母鸡,南方乡下的母鸡比公鸡要贵。民间认为,鸡的品种不同,滋补功效又不同。很多地方认为,乌骨鸡比平常肉鸡要好,乌骨雪花鸡又比乌骨鸡好。比鸡稍差一点的鸡蛋,鸡蛋也是滋补功效较好的东西。

又比如,人们认为猪身上最补的东西是猪肚子。其次是猪心,再就是猪腿。尤其是猪肚子,过去的人们认为,在恢复身体方向几乎是万能的,随你什么病,病中、病后都是最好的东西,女人坐月子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副作用。猪心、猪腿吃多了油腻,让人感觉很闷,吃不下饭,而鸡与鸡蛋,在我国一些农村,有一些病是忌食的,如跌打损伤与烧伤之类,民间认为不宜吃,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过去民间是确实存在的禁忌。要吃也要等到伤痊愈后才能吃。只有猪肚既不油腻,也不没有禁忌。

过去农村,去看病人、月婆子时,人们所带的东西,一般亲戚关系,提一块猪肉或者一篮子鸡蛋,亲近一些的,不是送鸡就送猪肚。这些礼品成了一种看病人、月婆子习惯,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习惯。

民间认为,猪肚有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猪肚,另一种是特殊的猪肚。普通猪肚就是平常人们所买猪肉的猪肚子。特殊猪肚就是老母猪的肚子,母猪越老其肚子越补,比普通的猪肚子滋补功效好得多。

这里令人奇怪的是,过去民间几乎有一个共识,有病之人忌食母猪肉,认为病人吃不得母猪肉,吃了要“反病”(也有说是“翻病”),也就是说旧病复发,而在病中之人吃了母猪肉,其病要加重。但是,母猪的肚子对病人或病后初愈的人没有任何影响。只是这种特殊老母猪肚很难遇到。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猪肚子,那就是山里野猪中的老母猪肚子,据说更补,还可治很多病。不过,这种猪脚是可遇不可求。

“一个猪肚三副药”是在旧时代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说法。既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也带有夸张的成分。那时,人们可选择医疗手段和药品中的补品余地不多,最重要让病人、月婆子多吃此东西,增强体质,才能恢复好。猪肚无疑成了民间最好的补品选择之一。

直到现在,民间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延续了这种说法。然而,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老话,不要盲目地相信这种老话,更不能错误理解这句老话。如果把“一个猪肚三副药”理解成猪肚治百病,或者理解成吃哪补哪,那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在现代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如果过分地相信带有夸张性的俗语,而不相信现代医学科学,有病不上医院去看,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后悔就来不及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