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往事(259):小国有小国的恐惧,大国有大国的烦恼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51)
显庆五年(660年)八月,苏定方攻克百济,唐朝在高句丽后方,从此获得一个前进基地。当年十二月,李治便迫不及待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
'以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将兵分道击高丽。’
管他这道那道,总之李治这次用上了隋炀帝当年的打法:杀鸡就要用牛刀。所谓分道出击,形象点讲就是一拥而上。
但这波攻势并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西边出问题拖了后腿。第二新占的百济也不太平。
唐朝这个作战计划,中途有过一次大的变动:一是兵力和部署作了调整。增加了外籍兵团(回纥等胡兵),几个兵团领导也进行了调换,比如苏定方由辽东兵团总指挥调整为平壤兵团总指挥,宰相任雅相被派到前线做浿江(朝鲜大同江)兵团总指挥,等等。总体看,战役力量在不断加强。
第一条变动还不算啥,第二点就厉害了:李治提出要亲征!
当年太宗亲征高句丽,遭到一片反对,看最后结果也不是很理想。李世民久经沙场,且是常胜将军,都不能成功,李治一天兵也没带过,怎么会想到亲征呢?
只能说,想当英雄是人的天性吧。
单说亲征这件事本身,有利也有弊,总的讲弊多利少。兵力不足的时候是利(禁卫军可以参战),皇上擅长打仗是利,其他情况下都是弊,最主要的原因:有皇上在,部队灵活性机动性大受影响,而机动灵活,恰恰是一支部队的灵魂。
李治对亲征这个事,应该是作过慎重考虑的。
如果说隋炀帝打高句丽出于一时的摆谱(当时万邦来朝,偏偏高句丽国王不肯来),那么在隋朝因此事而灭亡、唐朝由此事而兴起之后,再打高句丽,就有了一种象征意义:第一,同样事情隋朝没干成我能干成,证明我比它强,换句话说,我有代替前朝的合理性;第二,中国朝代更替,都讲究一个继承性,金木水火土,大家轮流上。继承不仅仅继承土地人民,还包括历史欠账。现在唐朝版图大大扩张,除了辽东,其它地方都只有进账没有欠账,征辽又是太宗皇帝生前最后的遗憾,对李治来说,国仇家恨,集于一身。
和李世民不同,这次李治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
记载下来提反对意见的两个人:一个是某州刺史,叫李君球;另一个是武则天。
李君球上了个报告,收录在《全唐文》中,他这个报告我认为没什么用,因为通篇写的是不能打:'征之不如不征,灭之不如不灭。’论据也是些老调重弹,甚至把汉武帝南征北讨当作教训来讲,说搞得'户口减半,国用空虚’,你说皇上还会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功名!李君球武将出身,写文章方面还是差点火候。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武则天。
武则天说了什么不知道,但肯定是些实在管用的话。比方说身体:带兵打仗,把自己搞太舒服,影响不好;象李世民那样以身作则、只带十个服务人员,又怕李治吃不消。再比如刚才讲亲征各种利弊。总之李治最后听进去了,'诏从之。’不再提亲征的事。
龙朔元年(661年)五月,这些纷扰尘埃落定,战役进入实施阶段。
进展最快的,仍然是苏定方率领的平壤兵团。他应该和隋朝时来护儿兵团走的同一路线:从山东半岛跨海直奔浿江入海口,然后溯流而上,不过百余公里即达平壤。
苏定方仍旧势不可挡,'破高丽于浿江,屡战皆捷,遂围平壤城。’八月份在浿江上连打几场胜仗,一举攻至平壤城下。
但高句丽和百济不同,人多地多,地形也更复杂。百济以平原为主,高句丽则大河高山相间,有较大的战略纵深。因此一边在首都抵抗苏定方海上兵团,另一边'以精兵数万守鸭绿水,(唐)诸军不得渡。’
唐军的机会同样来自天气:'值冰大合,(契苾)何力引众乘冰渡水,鼓噪而进,高丽大溃。’
契苾何力现在是辽东兵团总指挥,等于陆路兵团主帅。李世民征辽后,辽河一线在唐朝手里,鸭绿江、以及高句丽在鸭绿江以西修筑的长城,成为其第一道防线。
唐军现已突破这道防线,正要南下和苏定方会师。偏偏这时,北方出事了。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蒙古草原几个铁勒部落,以回纥为首,估计看准了唐朝东征、兵力空虚,联合起来侵犯唐朝边境。
唐朝几个战略方向,西北向来是重中之重,因此不得不召回东征兵团:'会有诏班师,(何力)乃还。’近来有人考证,陆上兵团还是到了平壤。就算到了,那也只能是部分兵力。
小国有小国的恐惧,大国有大国的麻烦。当老大,就注定了不得安生的命运。
分兵的不利是很明显的,接下来从战场传出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