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明“道”只有从“道”变化的“一”开始——走进《老子》

16、要明“道”只有从“道”变化的“一”开始——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提出了,只有为了天下百姓,以身相许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得道圣人,才可担负起治理天下的大任。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天下大势的变化哪?也就是如何才能把握“道”的变化哪?这个问题似乎又回到了《道德经》的开篇,不过这是老子,在上述论述中自然而然要再次回答的问题。“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很耐心的论到:这个“道”的变化呀!看它是看不见,它是无色的,只能把它叫做“夷”吧;听它是听不到,它是无声的,只能把它叫做“希”吧;摸它是摸不到,它是无形的,只能把它叫做“微”吧。这三者的颜色、声音、形态是说不清楚的不可思议的,所以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模糊不清啊!延绵不绝啊!真是不可知其名。反复不绝的变化是无物无名啊!真可谓是无形状的形状,无物体的形象,这就叫“惚恍”吧!迎着它吧,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吧,也看不见它的后头。只好研究把握以前天下之“道”的变化,来驾驭今天社会大势存在的具体问题。这就是只有认识了“道”初始的变化,才能认识现实“道”的变化。
        对到底如何理解“道”的变化,老子只好说“道”是:无色、无音、无形“混而为一”混沌不分,隐约不清。由此为第四十二章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打下了伏笔。要明“道”也只有从“道”变化的“一”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