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张家江||核桃湾(散文)

   主编:非   
固始县境马岗、胡族、汪棚三乡交界处,紧邻灌河南岸,有一古老的村落——汪棚曲河村“老后寨”。
老后寨,原名“核桃湾”,坐落于源远流长的灌河岸边。因产核桃等水果而得名。稍一放宽视野,这里又位于潢川、固始、商城三县结合部。灌河蕴育出这里的肥田沃土,使之林茂粮丰,物产富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环顾该村落,房舍南北分列,中间东西方向既为道路又自然成街,长约2华里,宽约1华里,常住人口800多人。尤其那街道上仍保存着古时的踪迹,一些庄户的墙根下均是青灰色的寨砖做基底,整个村落古色古香,古朴典雅,古风尤存。
村落的居民住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话说明清某年间,从固始县城来了个胡姓的知书识字之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定居于此,励精图治,建立基业,教范子孙,用“圣经贤传”的传统儒家经典文化雕刻在青石碑上,“刻以醒世”,教育后裔。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往后,清末民国年间,核桃湾出现了七个胡姓寨主,当地百姓称为“大老爷”,盘踞方圆万亩良田,并在核桃湾修筑城池寨墙,豪华一时。既有“小午朝门”之称,也有了“老后寨”之名。传说当时有人将此情景用状纸告到京城相衙去了。大老爷住东门,为人和善。四老爷“胡四疯子”,人称“疯老爷”,有钱有势,占地“三千课”,两房太太。头房秦氏,土匪烧寨时投河自尽。二房吴氏(吴瑞芝),系吴状元后人。五老爷胡祖安,办过红学,据说脸一红就爱打人。所谓“红学”,又称“红枪会”。起初,几个胡姓寨主担心财产土地被人掠去,便招收三二十岁的青壮年执红锥,操练武艺作为自卫,共百余人。也有人说红学最旺时达600多人。他们宣称刀枪不入,维护民众安宁。1929年8月,匪首李老末窜到此地,对老后寨烧杀枪,由于众寡不敌,李匪一把火焚烧了寨子,将六老爷七老爷打死,其余人逃往它处。
这里姑且不说核桃湾的历史,就它的一块碑刻而言,碑文后的题款有“道光十六年三月,固人胡观奎谨志,商邑子敬王宗临敬书,万秉坚镌”字样。道光16年即1863年,距今180多年的历史,因此在书法和碑刻上也值得一提。中国书法有道,道法自然,形成“北碑南贴”的书法历史特征。核桃湾地处“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信阳,自然揉合了“北碑南贴”的精髓。近代学者康有为在所著《广艺舟双辑》中说:“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难易,不能自已也。”也有人评价说,魏晋书法艺术是中国书学史上的第一个艺术高峰,唐代书法艺术是第二个高峰,那么第三个书法艺术的高峰就是清代碑学。可见这块碑刻恰对书法探究者有一定的参研价值。
发源于鄂豫交界大别山北麓支脉黄柏山的灌河,融雨露山泉,纳天地精华,九曲回肠,在河南固始县境汇入史河,一并入淮。上善若水,它丰富的水利资源又蕴育出两岸富饶的物产和生灵百姓。核桃湾还与胡族铺的迎河集隔河相望,地域相连,同为“迎河蜜桔”的故乡。每到秋季,家家户户,橙黄的柑桔挂满枝头,成为百姓的“摇钱树”!
这里人杰地灵,尚礼崇教。如忠厚踏实能干的老支书陈明江,辛勤耕耘的老校长鄢广斌,善做群众工作的老主任何连秀等。这里有一位老人叫郭汉青,二战时期是固始西南苏区模范学校的负责人,也是八十年代固始党史资料的征集专题之一。前一时期,在经济大潮和择校风的冲击下,村级学校纷纷撤并关闭,而边远的曲河老寨小学在只有几位老师的境况下,校长舒文祥等同志顶住压力,坚守岗位,坚定办学方向,依然使本村的孩子们学有所居,摆脱了路途远学费昂贵的困扰,他们的精神可歌可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鄂豫晥苏区的组成部分,诸如邻近的大荒坡农民暴动,柴中营子五区政府,商城县武装起义等,均居此不远。二战期间,这里所属几村的红军流落人员,就占全乡的70%以上。许多老一辈人员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建国后,这些红流人员又用毕生精力建设和捍卫这方沃土。一些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战士老功臣,把他们的军功章搁在落满尘灰的筐蓝里,有的一人就有好几枚。当我们提出要看一看的时候,他们才用颤抖的双手捧出,似乎早已忘记。而自己却躬耕田野,节衣缩食,默默无闻,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情怀!
如今,这里物阜民丰,社会安宁,交通便捷。在县乡两级与交通部门的积极争取下,于核桃湾旁边的灌河上,新建了两座跨河大桥,贯通汪胡路和汪马路,终于实现了历代人的夙愿。
一系列条件的改善促使这里经济加速,集镇贸易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为一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撑起了一片蓝天!
                        二0二一年九月十日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张家江,固始人,曾在省市县多家报纸刊物上发表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