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韵玲冼星海:于丧礼上结缘,在战火中结婚,一次再见,终生永别
一旦提及他,大多数人想到的两个词便是:“革命”、“音乐”。且不说他的事业就是与音乐相关,就连他的感情历程,也离不开这两个词。比他小9岁的妻子因为革命与音乐与他相遇,他们的婚姻爱情也是革命与音乐的结合,最后他也是因为革命和音乐与妻女永别。
可以说,他是革命家,也是音乐家。此人即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人,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图 | 冼星海
一
冼星海,1905年在广东番禺一贫苦渔民家出生。这位贫民遗腹子从小就跟随母亲奔波,但艰苦的条件并不影响他追求音乐的脚步。本来就有音乐天赋的他靠着自身的勤奋努力,自费到法国留学了7年,成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杜卡斯高级作曲班的第一个中国人。
1935年,冼星海从法国学成归来,在上海投身抗战歌咏运动,先后创作了《救亡进行曲》《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等一系列救亡歌曲,还随“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赴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开展了以革命与音乐为主的繁忙工作。
然而,作为一个具有艺术情怀的大龄青年,即使工作再多,他也向往甜蜜的爱情,奈何缘分的红线上多了几个小结,他与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相遇却未能相知。
红线那头的钱韵玲是湖北党部早期创始人钱亦石的女儿,从小就随着父亲在上海读书。钱亦石家是上海左翼文学艺术家们的一个聚会场所,冼星海也时常会去参加聚会,但两人并未见过面。
冼星海在上海为电影配曲时,经常会找上海新华艺专的学生合唱,巧的是,比他小9岁的钱韵玲就是这个学校的合唱团中的一员,因此两人有过数面之缘。不过他的学生太多,他们也没有进行单独的交往,所以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非常模糊。
但是,他俩的缘分并未就此到尽头。
冼星海于1937年10月3日到达当时的全国抗战中心武汉,进入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三厅文艺处音乐科工作。与此同时,钱韵玲则是在武汉六小任音乐教师,工作之余她还参加了由冼星海创建的“海星歌咏会”,每周两次向他学唱救亡歌曲,这就是她心中真正意义上与另一半的初次相识。
对于这次见面的场景,多年后钱韵玲仍记忆犹新:“一九三七年的秋天,在武汉,我在一次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星海,他朴素、诚恳、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中她所提到的“第一次见到星海”实际上指的是两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只不过,当时冼星海对她的印象还没有很深刻。
图 | 冼星海与钱韵玲
二
直到1938年1月29日,钱亦石先生去世,冼星海才知道钱韵玲是自己敬仰的前辈的女儿。作为当时社会文化名流,钱亦石先生在上海因病去世的消息在全国尤其是湖北引起了强烈反响,武汉市文化界人士于2月27日为他举办隆重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之前,著名词作家施宜专门撰写了“钱亦石先生挽歌”,冼星海则受命谱曲并亲自指挥“海星歌咏会”进行演唱。而派来取歌谱的恰恰就是双眼红肿的钱韵玲,通过一番询问,他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上曾写到:“他的女儿韵玲在我歌咏班里学习,直至今天我才知道她是亦石的女公子。今早她把我作的挽歌送上来,我偶然问亦石先生是她何人,她便含着泪来答我'是我父亲’。她悲伤到不能成声!这个印象给我非常深刻!”这也许是钱亦石先生在冥冥之中给两人捋直了缘分的红线,让他们有了单独交往和深入交流的可能。
也是自那以后,冼星海的日记本中就多了钱韵玲的名字。5月10日那一天,他写道:“我在很烦闷的时刻就用电话约韵玲出外……我觉得她是很纯洁的,我很尊敬她!”
当然,就连书信,也多了一个“致钱韵玲”,写日记并不能按捺住他的相思之情。5月12日,冼星海便给钱韵玲写信说:“你很慷慨、很爽直地去帮助别人的困难!我非常感动,你这种善良的心,使我永远记着。”
由此可得,从那以后钱韵玲才开始真正走进冼星海的关注视线和精神世界。
图 | 创作中的冼星海
为了宽慰钱韵玲失去父亲的悲伤,冼星海经常通过“海星歌咏会”的训练激励她,偶尔还会约她喝咖啡、看电影、参加音乐会,并鼓励她学习音乐、合作歌曲。
虽说冼星海与钱韵玲的年龄足足差了9岁,可这非但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反而使他们性格互补,对彼此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对于刚刚失去父亲的钱韵玲来说,善良正直、才华横溢、成熟稳重的冼星海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通过一次次的交往,钱韵玲渐渐了解他,坚定地支持、积极地参与他的歌咏会。在冼星海失意、难过时耐心地倾听、安静地陪伴在旁,她的天真可爱、恬静贤淑、温婉柔和也慢慢打动了他。
1938年春天,著名演员金山来到武汉筹拍一部电影。一直很欣赏冼星海的金山,一来就让冼星海担任影片配乐的作曲,还让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角色。因为还缺少一个女演员,冼星海向金山推荐了钱韵玲,于是两人有了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在电影拍摄期间,他们一同游览东湖,畅谈革命理想,交流音乐之道,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恋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这部电影因故中途流产,冼星海为电影配乐谱写的曲子《江南三月》也没能播出。对此,他并没有感到遗憾或愤懑,而是十分欣喜、激动地将这首曲子当作两人东湖之游的纪念赠予钱韵玲。
以曲表意,以乐传情,这可以说是音乐人最擅长、最有效的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三
在密切的交往中,两颗热爱艺术的心越来越靠近,终于进入到美好恋情的实质性阶段。
1938年5月14日,冼星海在日记中表达出对钱韵玲的爱意:“韵玲拿热水给我洗脚,拿靴子给我换!我觉得她心地太好。她又天真可爱,外表美又能处处表现出来,内心美更切实。我不禁很感动,甚至我要爱恋她起来!”
倘若这里只能看出冼星海单方面的爱慕,那么5月30日就是他俩达到真正意义上情投意合的一天。
这天,两人在“维多利”看《袖里乾坤》,一起吃冰,一块谈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过后,他在给钱韵玲的信中便表示:“昨天晚上你给我很大的快慰,无形中使我忘却一天的劳苦,不知怎样我总觉得同你一块儿是有乐趣的”,“韵玲,我很尊敬你,很爱你,我不想你有一点难过或痛苦存在心里”。
“很爱你”三个字,便足以表明两人的关系由友情上升到了爱情。
其后,冼星海还写了《野睡》、《温静的绿情》、《妹妹你是水》这三首歌预备赠与钱韵玲。从此,这位作曲家的精神粮食除了音乐,还有甜蜜的恋爱。这样的情感可以在他的日记里找到:“我委实很爱伴着她!……她可以令我向上,可以减少我许多痛苦”。
很快,钱韵玲就带着男友回家见家长了,冼星海的诚恳、正直、上进赢得了她的母亲王德训和其他亲属的一致认同。同时,冼星海也写信告知母亲并向她介绍了钱韵玲的基本情况。毫无疑问,他们顺利地得到了母亲的首肯和祝福。
一切水到渠成,两人幸福地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图 | 冼星海与夫人钱韵玲右一在东湖边拍电影《最后一滴血》
1938年7月20日,33岁的冼星海和24岁的钱韵玲在普海春酒楼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订婚仪式,出席订婚仪式的不只是钱韵玲的亲属好友,还有不少重量级的知识分子。两人的婚姻爱情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福,其中作家郭沫若就评价道:“这对歌坛伴侣,他们的歌声,是抗战的歌声,是中华民族解放的歌声”。
1938年9月,冼星海收到了一封来自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邀请电报和院长沙可夫的亲笔聘书。随后他便与钱韵玲讨论去陕北的问题,她的回答固然是肯定的,在《忆星海》中钱韵玲的体贴也得到体现:“党在召唤,延安在召唤,这给星海多么巨大的支持和鼓舞啊!”于是他们奔向了去延安的红色之路,还采用“旅行结婚”这种新式结婚方式在路途中完婚。
到达延安后,冼星海在“鲁艺”音乐系担任教授,没多久又担任了系主任,同时在中国女子大学兼任音乐教员,而钱韵玲则进入鲁艺音乐系高级研究班学习。
延安生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武汉时的生活条件与延安的生活环境天差地别,各种因素给小两口的新生活增添诸多困难。战事紧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冼星海在1938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就有写到:“他们在那轰炸之下,好像失了秩序一样,我们气也气不耐烦,就在山上的旧窑洞睡了!玲有点难过,但我还是沉默。因为在战时的生活是不免有点难过的,但我也以沉默对付环境,使我们练成有经验、有魄力的青年!”
久而久之,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两人也慢慢地体会到了浓浓的家庭温情和极大的生活乐趣。夫妻俩在生活中相扶相携,在音乐上夫唱妇随,思想上齐心合力。钱韵玲平时做家务、照顾丈夫,有时还会协助他完成工作,这对夫妻模范在延安被传为佳话。
图 | 冼星海(后排右一)与钱韵玲(前排右二)及家人合影
1939年8月,他们唯一的女儿冼妮娜出生了。小生命的到来,更是给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温暖。
1940年,“百团大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极大胜利。为了鼓舞全国抗日的士气,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应运而生。在电影配乐方面,导演袁牧之指名让当时谱出《黄河大合唱》这一经典歌曲的冼星海为其配乐。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冼星海怀着一腔为抗战而传唱的热情欣然接受了。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会面对生离死别的痛苦。
图 | 冼星海(中)1935年与友人在卢森堡公园合影
四
为了取得更好的影片效果,中央委派袁牧之与冼星海共同前往设备先进的苏联完成配乐。钱韵玲则选择留在延安,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女儿,独自承担着扛起一个家的责任。
他们谁也没想到,一次送行竟是一场永别。
冼星海临行那天,大家都来为他送行。钱韵玲抱着女儿与送行的人一起走到飞机场,与爱人挥手告别。接下来的半年里,为防止反动派破坏出行,冼星海一直在西安等待着去苏联的时机。这期间,他给妻子写了18封信,还多次托往返西安和延安的友人给妻女带去饼干、奶嘴等物品。
1940年11月,冼星海等人获准取道新疆赴苏联。他的到达受到苏联音乐界的热烈欢迎,他们互相交流切磋音乐艺术,同时也准备着新的音乐创作。却不料次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无法实现初衷的冼星海只好返回祖国。难过的是,他试图从各种道路回国,费尽周折然则未能如愿。这一下,他彻底与国内失去了联系。
回国不成,冼星海只能重新回到莫斯科。虽然战时的供应十分困难,但他仍然坚持从事音乐活动,创作了各类音乐作品60余部。不久,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的冼星海终于还是因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病倒了,患上了肺结核、心脏病、腹膜炎、肝病等多种疾病。1945年苏德战争结束前夕,冼星海才被送到莫斯科医院进行治疗。
由于他身患严重的疾病,沉疴积疾,医院也无力挽救。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没能再见妻女亲人一面就在莫斯科的医院病逝了,年仅41岁。
图 | 钱韵玲与女儿冼妮娜(1940年)
冼星海与钱韵玲的婚姻爱情是革命与音乐的结合,既有红色的印记,又有时代的特点。他们在生活中、音乐中、革命中都切实地做到了互相关怀、同心同行、携手并进,这样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爱情可谓人间难得。只可惜人生太短暂,还没来得及珍惜便阴阳相隔。
图 | 1983年,冼星海同志女儿冼妮娜及星海同志外孙女
文 | 未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