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中林笔下的石之美
石有百千形,而作为生命的姿态,又独有其精神。坚韧顽强的石头,蕴含着缄默与沉稳,在漫长悠远的时光里熠熠生辉。
中国文人们爱石、赏石,甚至将它们作为朋友,是因为石头是永恒之物,一块顽石,犹如一个千古的故事,冷硬清瘦中,裹着一个不容被侵染的世界。艺术家陈中林用笔墨表现一块一块的石,也正是因为对这个石中世界的欣赏与喜爱。
在我国,石文化作为一种与人类早期宗教、神巫、道德以及审美活动相关的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欣赏对象的'石',一种大自然中的物,亘古以来就为人类所用、所居、所识、所赏。首先不能避开的当然是玉石,对玉石的用与赏,拉开了我国石文化最辉煌的篇章,其次便是形成独立的观赏标准的中小型观赏石的“瘦皱透漏”之美的欣赏。
“瘦”指的是奇石体态清癯纤瘦,是从总体造型上来讲的;其实,“瘦”不等于单薄,而“薄”也不是“瘦”的标准。一块奇石要达到“瘦”,其轮廓要成曲线美,其形体比例要符合黄金分割率,要形瘦神满,丰而不肿,骨气傲然。瘦”是指奇石形瘦健美,体态窈窕,是艺术上的“瘦”,和我们生活中的“瘦”不一样。生活中的“瘦”,说这个人长得“瘦”,是相对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体重不足,长得单薄。艺术上的“瘦”,是指“精准”、“简约”,指笔法或刀法精准老道,尽可能节省地用笔和墨,尽可能减少实体的存在,以显现出力量与灵魂。
“皱”指的是纹理沧桑,古感十足,是从石皮的状态来说的。“皱”的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用到赏石上应指石体层叠交错、沟沟壑壑而形成得皱褶。皱褶起伏变化无论大小,其弧线、弧度应自然,不可间断,与石体落座的角度要顺势,不可杂乱无章。
“透”指的是石体有孔洞甚至玲珑剔透,是从内部造型上说的;“漏”指的是奇石轮廓三维线条曲折,肌理起伏有致,是从外部造型上说的;
“瘦皱透漏”的审美标准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割裂开来理解,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是有交集的。如,奇石如果无皱,形体再纤细,也很难有瘦的感觉。无皱的瘦就会瘦而无骨,失去了瘦的本质。再如,“漏”和“透”,只有二者得兼,相得益彰,才更显奇石造型的变化之美!
故而艺术家陈中林用笔墨独创了一种太湖石的表现之法,在宣纸上凝固了太湖石之美!三维到二维的再现与纯化!让石之艺术美变得更简洁,更明晰,更纯粹,更直观!正如这首诗中所吟咏的一般:
《太湖石》
无法做成柱石钟磬;
也无法刻高陵碑文,
人道是比干之心防风骨,
疲倦灵魂偏爱破碎的心。
千年的磨难逝水的浸沉,
身心里都是无数的伤痕。
洗刷了内心软弱与混沌,
美化了所有的伤损.
伤痕联成梦的化石,
凝固成沉思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