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古刹宝城寺
作者 :荣昌赵良
宝城寺这个名字,荣昌人可说是耳熟能详了。作为地名,公交车站牌上有宝城寺站,主城区里还有个宝城寺社区。在荣昌,像这类已经消失,仅留地名的寺庙古刹不少。像什么水口寺、罗汉寺、禹王宫等早就不见了踪影。
前些时偶然在《荣昌报》上看到一篇介绍宝城寺的短文,还配发了一张照片。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虽从未谋面,却像失散多年的老友,一下子得到信息,有一种急于相见的冲动。
前些天约上好友骑自行车前去寻幽访古。没想到宝城寺离得这么近,骑车也就十来分钟就到了。车水马龙的主干道旁,就在党校大院内。一座不到三十米高的小山坡上,古树环绕,穿城而过的池水河就在坡下静静流淌。
拾级而上,从围墙边露出一只向上翘起的檐角。再上几步,宝城寺前殿赫然在目。这真是大隐隐于市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清幽的环境,不闻车马声,闹中能取静。
(一角飞檐出墙来)
据介绍,宝城寺原名真觉寺,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培修。明刑部尚书,荣昌籍清官喻茂坚亲筆书写《宝城寺培修碑》,从此改称宝城寺。
(阳光辉映下的宝城寺前殿)
宝城寺鼎盛时期规制宏大,香火旺盛,在西南地区颇有名声。现今的宝城寺仅剩下前殿、藏经楼和后殿以及东西厢房。大殿内早已空空如也。所幸殿堂及厢房保存完好,地面的石板虽已有些风化,显得凹凸不平,但看得出是原汁原味的旧物。近千年的历史沧桑,历经战乱和天灾人祸。木质结构的殿堂能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真是不易,在重庆也区也是绝无仅有的。
(后殿及饱经沧桑的青石地面)
中国的古建筑都讲究对称。宝城寺也不例外,有建制差不多的前殿、后殿和两边的厢房。最讲究的是中间的藏经楼,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
(翘角重檐,华丽精美的藏经楼)
歇山式是古代汉族屋顶建筑的样式之一,宋朝称九脊殿,清朝改称歇山顶。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歇山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歇山顶共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的九脊歇山顶建筑)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最多十个为皇家专用,其他多为一、三、五、七、九单数。宝城寺的脊兽每边就是三个。
为什么用脊兽?最根本的原因是垂脊和戗脊上是开口的,会进雨水,于是加了筒瓦盖住。为了防止筒瓦天长日久不牢固容易下滑,于是在筒瓦中间钻了个眼儿用铁钉固定,再用顶帽盖住铁钉防生锈。这样虽简单实用但不好看,后来慢慢演变为走兽。
脊兽各有功能,多为兴云作雨,防火防灾的神兽。脊最前一个神兽为仙人骑鸡,还有一个很好笑的名字叫走投无路。最前面再走一步就掉下去了。至于为什么骑公鸡也有讲究。鸡在十二生肖中属酉鸡,酉在十二地支中属于西,西方属金,金生水,水克火,所以仙人骑鸡也是防火之意。当然还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报哓寓意。
(藏经楼飞檐上的脊兽)
宝城寺三座大殿全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胶,采用榫卯结构,历近千年,其建筑仍牢固稳定。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严密扣合,天衣无缝的榫卯结构)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就是用榫卯结构把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非常牢固。
宝城寺还使用了抬梁式建筑结构,抬梁式又称叠梁式。就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这种建筑结构广泛使用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由于抬梁式结构承重力的分散,使用的木柱较少,大殿的穹顶更显宽阔高大。
(主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的叠梁式结构)
宝城寺大殿外的"柱础”也很有特色。就是木柱下面所垫的石墩,又叫柱顶石。最开始木柱是直接埋进土里的,不结实,易倒,还容易腐烂,慢慢有了柱础。
六朝以后,受佛教艺术影响,建筑与佛教艺术开始融合。反映在小小的柱础上,出现了莲花和履盆等图案。莲花是佛教的圣花,具有实用性和美学价值。其实用性体现在,一是很好的将柱身荷载散布在较大面积上;二是柱础高出地面,防潮防碰损。
(融合佛教艺术,美观实用的柱础)
宝城寺历近千年沧桑还能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得益于源远流长的佛、释文化的影响。
至于宝城寺又是如何逃过“文革”的劫难?我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宝城寺早已人去楼空,失去了寺庙功能;二是空余的殿堂一直被地方政府当公产作办公用房征用。“文革”期间更是作为党校的办公及教学用房,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文化传承默默奉献的有识之士。
作者简介:赵良,家住荣昌,退休教师。喜欢看看闲书、喝茶、练练毛筆字但难登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