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64项大奖动画片《alike》:如果人人相似,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8分钟能演什么?上映于2015年的西班牙动画短片《alike》,给出了答案。这部动画短片入围117个电影节,斩获64项大奖。“小身材、大能量”的动画短片,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它要求每一帧画面都必须保持精准,也注定每一个细节都颇具深意。
短片的内容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繁忙而机械的生活日复一日,Copi作为一个父亲,试图向儿子传授正确的生存之法。何为正确?就是像社会的螺丝钉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比如,当儿子被树下的小提琴手吸引时,马上被父亲拽走送去上学;儿子在作业本上画上了拉琴的小人,但被老师勒令重写抄写ABCD。
日复一日,曾经开朗活泼的小家伙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气,父亲意识到了儿子的变化,陷入沉思。他决定带儿子去看那个他很喜欢的拉琴人,但却发现已人去楼空,看着儿子失望的神情,Copi站在了树下,不管别人的眼光,做出了陶醉拉琴的动作,儿子高兴欢呼,父子深情相拥。
故事的主题不算稀罕,但却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一度刷爆朋友圈,很多父母都在感慨,我们到底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运转的一颗螺丝钉,还是要保护孩子的童真,让他快乐成长?这真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这部短片拍的非常有特色,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从艺术特色、主题分析和延展思考三个方面,对这部短片做一个深度的分析。
1.艺术特色:色彩隐喻+特殊的电影符号
影片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所以在解析电影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电影本身的艺术特色,它往往反映了导演的价值取向,兴趣取向和审美取向。
① 色彩隐喻:一只手数得过来的颜色,被赋予了主题思想的属性
电影是光影艺术,色彩是这门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部短片里,导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变化来展示剧情,即使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的电影鉴赏训练的人,在观影时也能迅速发现这一特点。从这个角度说,“用色彩讲故事”是该片非常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
说到这,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短片的色彩一定很丰富。但事实恰恰相反,短片中只有很少的几种颜色,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但导演却用这么几种颜色,将故事讲述的活灵活现。
绿色:书包和草地
红色:漫天灰色调当中的一棵红色的树,树下站着拉琴的人
橘黄色:父亲的领带和儿子的肤色
蓝色:父亲的肤色
灰色:父亲的肤色有时会变成灰色,除此之外,高楼大厦,整个城市,以及城市中林林总总的人都是灰色
通观全片,会发现“彩色”是十分罕见的,而压抑的灰色却被大面积的使用。影片中的人物,除了这对父子之外,都是平淡无奇白开水,毫无存在感,这座城市亦是如此,尽管车水马龙,但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沙漠腹地,一座死城……在整片的灰色调中,偶尔出现的彩色,毫无疑问,代表了生机与希望。绿色自不必说,导演罕见的把树木绘成红色,其实也大有深意——首先,红颜色饱满浓郁,十分醒目,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其次,红色树木并不符合常规,但刚好可以隐喻树下拉琴人的与众不同;第三,红色是所有颜色中最具希望的颜色,象征内心火热的希望。
短片中,除了父亲之外的大多数人都是灰色,这暗示了大多数人在被“社会化”的过程中磨掉了棱角、褪掉了颜色,而蓝色的父亲,虽然和灰色相似,但还算是保有一丝颜色,这为影片的最后,父亲愿意成全儿子的快乐埋下了伏笔。
父亲是蓝色的,儿子是橙色的,两人的颜色差距很大——同样是人,导演却使用了冷暖两种色调绘制,这种颜色的反差,显然是为了对比成人世界的麻木和儿童世界的生机。但值得一提的是,父亲是会变色的,他早晨是蓝色,经历了职场繁忙而机械的一天之后,会变成灰色,但在下班见到儿子并和儿子拥抱之后,他又会变为蓝色——这同样是非常巧妙的隐喻。从蓝变灰,象征父亲的心理状态,从正常走向衰竭,而由灰转蓝,则暗示着儿子是带给父亲希望,是缓解父亲心理压力的润滑剂——这为父亲后面的“反思”埋下伏笔。
儿子的颜色采用了橙色,代表了生机,这不难理解。但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儿子和父亲的领带颜色一致,这又有什么深意呢?我们知道,领带是服饰的代表,而服饰对于职场男性来说又非常重要,是他们的“门面”,所以,儿子和领带颜色一致,也就暗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也是装点自己人生的“门面”,既然如此,那么逼着孩子学习成才,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也就顺理成章。
不得不说,细节中彰显了构思的精妙。
除了以上关于色彩内涵的介绍,“色彩”本身还另有一层看不见的深意:即用来暗示人生的色彩。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单调机械的螺丝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什么,能让自己不活成一条咸鱼?
答案便是色彩,斑斓的色彩意味着生机,而心灵的色彩,需要依靠文学、音乐、电影等所有关于“美”的艺术来获得滋养。所以,在这部短片中,色彩的运用,肩负了主题思想的属性,可谓意义非凡。
② 特殊电影符号:不合常规的画面,是电影中独特的符号语言
电影符号的本意,是一种解析电影结构的方法论,但事实上,所有在电影中不合常规的画面,都属于电影中独特的符号语言。
这部影片的片场只有8分钟,可谓寸秒寸金,但导演却在影片中使用了长达3秒钟的黑屏,这个黑屏,就是短片中非常独特的符号语言,导演使用它的目的,也颇值得玩味。
黑屏前后,是短片中父亲思想的转折,他目睹了儿子从生机盎然走向疲乏无力,开始反思自己,3秒钟的黑屏过后,是父亲带儿子去找树下的小提琴演奏者的镜头——从之前的粗鲁拽走,到现在的主动带领,甚至在小提琴手已经不在了的情况下,父亲还不顾旁人诧异的眼光,兀自站在树下摆出演奏的姿态。所以,黑屏在短片中,不仅表达了反思,转折了变化,更是一种“敲黑板”的重点提醒。导演唤醒大家自省的意图通过“黑屏”这种符号性的电影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多次使用了重复的镜头语言,比如儿子每天上学背书包,父亲在格子间工作,上学路上儿子被小提琴手吸引又被拽走.......这些画面都是重复使用的。重复的画面,从时间上展示了日子的更迭,同时也暗指“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带给人的乏味与麻木。
独特的符号语言,能够精准的传递导演的思想主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让影片独具魅力。
2.主题分析:父母教育的选择与反思
为人父母者,必为之计深远,父母的心总是矛盾的:既希望孩子快乐,又希望孩子顺遂,如何顺遂?便是遵守社会规则,任凭滚滚而来的社会潮流将其裹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父母似乎也有很多无奈。
短片的主题很清晰:希望每一个人,尤其是父母,都来反思一下教育的真谛。导演并没有单纯的批判其中一种,歌颂另外一种,而只是构建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然后引发思考,进而由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
我想关于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孩子自由而快乐的成长?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思考和选择的时候,常常会产生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比如全然满足孩子,也许能快乐,但却远离成功;逼迫孩子太严,又容易丧失快乐。这种两极分化的思维方式,只会让父母陷入到更深度的焦虑当中。
两级分化的思维方式带来了非此即彼的选择,但它在被提问之初,就已经有了天然的逻辑漏洞——这个选择的前提,是在假定“学习是苦的”的基础上的建立的。所以,快乐与勤奋,才成为了一对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学习是苦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学习源于模仿,而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所以,任何一个小孩,天生就具有超凡的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说,学习绝对不是苦事,反而是一件开心的事。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的把学习和勤奋对立起来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学习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孩子和学习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被附加了太多痛苦的体验,背负了太多沉重的包袱。
影片中的小男孩刚去上学的时候,是很开心的,他开心的背上沉重的小书包,即使被书包压倒,摔在地上也能马上爬了起来,在学校里,他用彩笔画下了那个红树下拉小提琴的人,还高兴的让老师看......这所有的细节都表明,在孩子学习之初,是带着乐趣和好奇心的。
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天性,老师刻板的让孩子抄写字母,对孩子创造性的绘画毫不感兴趣,父亲粗鲁的拽走孩子,匆忙的送进学校,对孩子不按规矩抄写字母而是画画皱起眉头——正是这些错误的做法,让孩子对学习没了兴趣。这种教育思维没有把人当做“人”,而是当做了一个机器。丧失了灵活性的教育方式,逐渐扼杀了孩子的生命力,当他无力的伸出两只胳膊套上那只书包时,就像被斩断翅膀的蝴蝶,再也无法飞翔。
所以,导演希望大家反思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教育的初心和教育的方式。
从宏观的角度看,工业化的社会发展在带来现代化和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泯灭个体的个性发展,而试图将每个人都塑造成工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但问题从来不是问题,我们如何在现有环境中面对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所以,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找到自我——面对问题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
就像短片中的父亲,他经过反思,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初心,片名虽然是《alike》——相似,但父亲的选择,却是不让孩子走和自己相似的老路。
掩卷而思,有没有一种可能,兼具快乐和成才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父母的努力——在不可改变的大环境下努力为孩子构建快乐成长的小环境。是否做出这个选择,其实是每一个父母自由决定的,正如短片中的父亲。
3.延展思考:心灵的滋养,离不开“美”的教育
在短片中,父亲每天在写字间工作,儿子每天去学校上学,父亲在繁重而机械的工作中压弯了腰,儿子在ABCD的抄写中褪掉了色。
在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环境中,工厂分工讲究的是各司其职,将人机械化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显然,这种理念并不适合应用在教育领域。孩子不是机器,学校和工厂绝不能alike,孩子需要的是因材施教,而非模板化的“批处理”。
在短片的最后,爸爸异样却勇敢的举动吸引了旁观者好奇的目光。父亲手中并没有小提琴,但是他做出了拉小提琴的动作——当一个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哪怕听不到声音,气场和感染力仍能引发共鸣,于是我们看到,父子二人的肤色不再黯淡,而变得浓郁起来。
在短片中,小提琴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它代表着人的心灵中对艺术——更准确的说,是对“美”的渴求。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孩子是灵性的动物,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新探索的欲望。艺术大师丰子恺在《美与同情》中也曾说:“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见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两位大师的话,都告诉我们:人类本来是艺术的,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俗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正因如此,文学、音乐、绘画等所有关于美的艺术,实际上是最符合人的心灵需要,能让人体会到幸福的内容。但因为它们很难立刻变现,故而常常被我们忽视。
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学习、工作、挣钱....是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而事实上,想要幸福,其实有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如果一味的追求物质,而忽略了情感与精神的滋养,那么我们就会变成心灵枯萎的行尸走肉。
所以,不仅仅是他们父子,整个城市,无论街道,工厂,学校……每一个人都需要色彩和音乐,需要艺术等一切有关“美”的东西,来滋养心灵。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美育?美育=美术教育吗?美育=艺术技法的教育吗?
民国的教育大师蔡元培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把美感教育说得十分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先生的理念和丰子恺大师如出一辙,即美育本质上是感受与感动的能力。当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柔软,越容易被感动。就能成为一个自由、敏感而富创造力的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所以,短片中的小提琴本身并不是一门技艺,而是一种象征,关于美的象征。
短片的结尾,爸爸无视众人的眼光,站在树下“演奏”的行为,给儿子做出了榜样:你可以和周围的世界不一样——在现实世界,勇于保持个性、敢于追求梦想的人却仍然是多数人眼中的异类。也许这正是导演透过这部短片表达的希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光,在钢筋丛林的生活中,依然能用美的艺术点亮生命。
【写在最后】
动画片从来不是单纯的为儿童准备的,和童话故事一样,动画片常常是用最简单的故事表达最深刻的寓意,引发成人的思考。
反思力,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所具备的最优质的品质之一,通过这部短短8分钟的动画短片,我们可以延展思路,思考很多内容——关于孩子的、自己的,生活的,幸福的....
希望每一个成人都爱上动画片,在动画片中治愈自己,洗涤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