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用27年写作经历告诉我们,越不知道的事越要说,这才是自信

放假宅在家没出门,读了余华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其中有开篇文章就是《我能否相信自己》,初读有点似懂非懂,但仍然受益匪浅。

01 看法总是容易过时,事实却永存

这句话源于过五关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余华引出了事实重于看法。打个比方来说:秋天人们的感觉是天有点凉、树叶黄了,而事实上秋天只是一个形容词,只是我们赋予了一叶知秋。

而蒙田也说过: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为什么不去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看法本来就是充满矛盾的,昨天还是信条的东西,今天却变成谎言。

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天生好奇,爱管闲事,所以就引发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也说明了看法都是主观的,而事实却是客观的。

02 越熟悉的事物越有局限性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爱发表意见的大都是自以为知道和熟悉的事情,而往往错误就是从最熟悉的事情上开始的。因为熟悉,就容易变得自负和得意忘形,对于熟悉的区域来说,仅仅是按常识向前延伸而已。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滔滔不绝说自己知道的事情时,我们所不知道的是思维的局限性困住了我们的思想。

我们总是爱用自己的理解和定义却认定事实,于是就有了人云亦云和想当然。

03 不知道的事情要不要说

既然熟悉的事物不好发表太多的意见?那么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更不能说了吧?

当然不是,鸡汤文告诉我们:只说我们知道的事,在掌控范围的事情,不知道的事就不要说,是一种大智慧。

这种理念一度成为谨慎和谦虚的品质,甚至作为一种为人处事圆润的标准。

但是转念一想,我们或许更愿意在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并且乐此不彼,这究竟是知识带来的自信?还是虚荣心作祟?

一个成功的商人曾说过: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成绩就像一块石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只是水花,而不会激起石子。所以别人的成绩在我脑子里装的越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

对此我感同身受,之前我特别想学会别人爆文的思路与观点,然后就开始借鉴、模仿,然而成效却并不大。别人那样写可以成爆文,我那样写照样是反应平平。

这也证明了:我们自以为将别人的知识与写作技巧拿来为自己所有,本质上还是别人的,无非是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自己的,然后就出现了东施效颦。

04 如何将不知道变成知道

应当肯定借鉴和模仿一定是有用的,只是看我们怎么将不知道成功变为知道。

对于将不知道变成知道的过程,有3个要点需要把控:

第一,明晰真正的看法,比如说别人优秀的原因,是选择的道路正确还是选择的路口正确,或者交叉口或十字路口。这就要求我们既选择结果,又要选择原因和过程;

第二,真正的技巧是无法模仿的,因为技巧的东西有着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层级所运用的思路与角度以及深度是不同的,这就好比同一个话题,同一种风格,有些人能写得让人引人入胜,有些人写得让人读不下去,这也证明了底部支撑很关键,没有底层基础做铺垫,很难单纯的效仿;

第三,保持怀疑,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保持怀疑态度,比如说对任何一个结论背后或许都存在一个相反的结论。

由此可见,我们生活中的看法可能无奇不有,既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只要我们保持着清晰的思路,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式学习,就能逐步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就是知道的过程。

05 最伟大的智慧在于越不懂越说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书》里写道:我们知道我们生活最伟大的冒险在于冒险的不存在。

这句话似乎有很多哲学的味道,但这句话的意思实则是让反对和赞成的人都无可选择与不知所措,换句话说就是最重要的看法在于看法的不存在。

而智慧也是一样,它在于越不懂的越要说,意义有三点

第一,不懂并不是为不说,而是一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包括人格独立和观点独立,代表着我们并未放弃背景和态度以及立场;

第二,不懂就说更合理,我们之所以说过不懂的话,是要以开放的态度与发散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以斤斤计较的方式对待;

第三,固有的看法总会过时,余华也用27年的写作经验验证一个事实:写作能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擅长虚构叙述的写作风格,正是这种写作风格将思维一步步推到怀疑和不懂就说的境地,从而不断酝酿出新的思路与新的看法。

以上这几种看法也得到了博尔赫斯的认可,他在小说中也曾描述过这样的体验:我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干渴更可怕的是“对干渴的恐惧”。

这句话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同样适用,套用一下格式就是比我们不懂更可怕的事情是对于“不懂还不说的恐惧”。这仅是余华的看法,也该是我们提升智慧重要的事情之一。

▼公众号ID:baiheqianda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