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2,年度第一爽剧----她是孤儿,却一路上有人;你不是孤儿,你背后有人吗?
20世纪50年代末,9岁的美国女孩哈蒙,因为一场车祸成为孤儿,被送往女子孤儿院。
她性格孤僻,唯一和她说过话的是黑人女孩乔琳。校工老头萨贝开启了她国际象棋的天赋,成为她的启蒙老师。
有杂志采访她,她说,“每次下棋,我首先关注的是棋盘,64个格子就是整个世界,我在那个世界里感到安全,一切都在我的操纵和掌控之中,在我的预料之中,如果受伤了,也只能责怪自己。”象棋成为她最诚实的玩伴。
必须指出的是,为了让孤儿院孩子的情绪稳定,每天服用镇静剂,是一个极为荒谬的做法,因为会产生药物依赖和成瘾。
13岁,哈蒙被一对夫妇收养,随后养母被丈夫抛弃,成为哈蒙参加各种象棋赛事的“经纪人”,养母是一个酒精和镇静剂的成瘾者,在她17岁时去世。
这就是美剧《女王的棋局》。
这部剧描述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也是女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凸显出了女性主题。
在象棋赛事中男人一统天下,哈蒙代表着在专业领域打破成见的女性先驱,她是唯一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女棋手。她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个世界冠军。
哈蒙也从不沦陷于两性关系中,她对待男人的态度是,你可以来去自由。
乔琳,孤儿院的一个黑人女孩,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草根女性,但她凭借自身的努力勇往直前,虽然拿到了体育奖学金,却怀揣上法学院的梦想,她说,“要想改变世界,总不能整天教白人女孩打羽毛球吧。”
而且当她成为律师助理以后,资助哈蒙远赴俄罗斯参加顶级象棋赛事。
养母在被丈夫抛弃以后,没有一味沉沦,而是担当起了哈蒙“经纪人”的角色。
哈蒙、乔琳、养母,还有不时萦绕在哈蒙耳畔,她的生母说的那些鼓励她独立自主的话语,共谱了一幅独立女性的群像。
她们的经历,意在呼吁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正与当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相契合。但还不是这部剧评分高的唯一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哈蒙虽然是孤儿,但她一路上有人,她有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什么?是指原生家庭在一个人背后坚定不移的支持力量,还有儿时伙伴、同学、朋友、同事、恋人、配偶这样的支持系统,让人在面临困境时不是孤单一人。
中国的80后、90后、0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缺乏玩伴,从小就体验到孤独感,而哈蒙一路上有人,在无意识中暗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产生了共鸣,如果我一路上也有人就好了。
校工萨贝去世,乔琳和哈蒙去孤儿院参加葬礼,哈蒙发现曾经下棋的地下室,墙壁上贴满了她参加各种比赛的新闻报道,原来萨贝一直在追踪着她的消息,哈蒙深深触动,泣不成声。
在战胜世界冠军苏联人博科夫的艰难中,被她打败过的棋手,主动自愿做她的指导、她的陪练,为她出谋划策。也给予了她精神上的陪伴和滋养。
乔琳对她说,“我在这里不过待了5分钟,就看出这是一个深坑谷底,这个坑看似是你自己挖的,劝你一句,别再挖坑了。”
“有一阵子,我是你的全部。有一阵子,你也是我的全部。我们都不是孤儿,只要我们还有彼此。我不是你的守护神,我不是来拯救你的,我出现是因为你需要我的陪伴,这是家人会做的事,这是我们的交情。搞不好以后我会需要你的帮助,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未来的事谁知道呢?但如果以后真需要你的帮助,你会出现的,对吧?”
乔琳的话令人动容。
校工萨贝、儿时伙伴乔琳、被打败的棋手、养母的陪伴、生母的话语,构成了哈蒙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她有力量从酒精和药物成瘾的阴霾中勇敢地走出来,真正能获得心灵的自由,真正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中国父母擅长于包办、干预、控制和担心,他们不懂怎样成为孩子背后的支持力量,怎样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感,他们只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只会成为孩子人生中的负累。
你不必告诉孩子,该怎么反应,该怎么感受,使得他在不知不觉中消耗自己的人生,只为了追寻,父母要他追寻的事物。让他去走自己的路。
未来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不再以世俗标准对孩子高要求高期待,让他痛快地玩耍,让他有玩伴,让他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他有类似兴趣爱好的同路人,他才不会厌世,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人生如棋,布局在你。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困惑,请发信息到公众号后台,48小时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