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3000万“中国人”,和印度人抗争百年,究竟有何缘由?
在今天印度的曼尼普尔邦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虽然在整体上属于印度控制,但是却在实际上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甚至是思想观念上与印度人有着显著不同。
他们就是库基人,这大约3000万左右的人库基人,他们认为自己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称为“龙的传人”。
那么他们为何作为印度的国民却在各种文化信仰上与中国人如此相似呢?甚至以“中国人”自喻呢?
虽为印度人,却流着华夏血
首先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民族和血脉。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特别是在经过了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之后,中华民族的血液得以丰富和发展,这也是今天我国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民族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原因。
正是因为血浓于水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各民族人民在思想意识中就已经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产生了不可撼动的共识和认可。
特别是在蒙古人统治时期的元朝,从铁木真开始的东征西讨,就给其途经之地撒下了蒙古人的种子,印度曼尼普尔邦的库基人就是如此,虽然其在国家划分上属于印度人,但是其种族源头却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
目前最流行且最具说服力的看法就是库基人实际上是蒙古人的后裔,其也被称为生活在印缅边境地区的“蒙古族”。
从现在库基人的生活习性上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们与中国地区的蒙古族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比如库基人没有使用印度的日历,而是一直在使用藏历,同时也将藏历中的新年作为本民族重要的节日。
尽管印度是一个非常强调文化统一的国家,但是对于库基人,即便是政府和军队也无可奈何,因为库基人有着极为坚定的信仰。
除了在日历上与印度官方格格不入之外,库基人还有着同中国非常相似的庆祝节日,比如他们也会像中国人那样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即便是印度政府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们依然坚持着。
不仅如此,库基人在体型外貌上也几乎与中国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印度土著人实际上也是少之又少,因为历史上的印度本来经历了多次被异族统治和同化的阶段,目前所生活的印度人也是欧洲人同亚洲人相互结合的混血民族。
因此在印度人的长相上我们能够看到欧洲人的影子,不过曼尼普尔邦的库基人却没有一处地方与印度人相似,恰恰相反,他们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没有所谓的高鼻梁、深眼窝,他们的长相就与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长相虽然可以通过整容来改变,但是数千万的群体说是整容恐怕也不现实,这就是骨子里、血脉里留着同样的血的印证,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有着一定依据的。
在语言上,库基人的表现可以说更让印度政府恼火。因为今天我们在谈论某个国家的时候,语言往往是第一位的,就像中国就使用汉语,英国就使用日语,即便是欧盟各国虽然官方用语为英语,可以说在各个国家内部是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语言。
具体到印度来说,其必然是印度语,当然英语也是官方语言,不过库基人的第一语言却是藏语,第二语言也不是印度语、英语,而是汉语。
所以今天中国人如果途径库基人生活地区之时,用汉语交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由此可见,库基人在语言、习俗等方面都具有中国人的特点。
而本来拥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库基人,之所以会被印度强行“征用”,还其中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渊源,罪魁祸首便是英国。
本非族意,沦为附庸
今天的曼尼普尔邦虽然是印度东北地区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划,但是成为印度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极为浓厚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从历史上来看,曼尼普尔邦曾经是一个独立长达两千多年的城邦,并且在其发展历史上也有过辉煌的表现,比如在曼尼普尔王国时期。
不过随着近代殖民主义时代的到来,曼尼普尔邦已经开始逐渐没落,关键是由于其在印度东北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其西南与印度阿萨姆邦相连,东边毗邻缅甸,南面是米佐拉姆邦,北面是那加兰邦,可见光是从战略位置上来看,曼尼普尔邦就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英国在印度不断推行殖民主义,逐渐将整个印度吞并,并且建立起东印度公司作为直接统辖机构。
在世界近代史中,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帮助英国在亚洲地区榨取经济利益,推动日不落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至二战结束之后的1947年,曼尼普尔在终于得以恢复自由之身,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因为在其独立后两年时间不到,英国为了搅乱印度东北地区的局势,留下了一个历史问题,那就是强行将曼尼普尔并入到印度,使其失去了独立的可能。
有人说当时的曼尼普尔邦的国王实际上是受到了英国势力的逼迫才不得已为之,总之曼尼普尔突然并入到印度不仅是非正常情况。
不过的确是因为曼尼普尔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政府对其也是非常重视,特别是为了防止库基人独立性倾向的增强,印度政府几次调整对曼尼普尔邦的建制。
比如曼尼普尔邦并入印度的当年10月,其便成为了印度的中央直辖区,1950年,曼尼普尔又被官方政府划为了C类邦,由中央指派领导进行统辖,1956年起再度成为中央直辖区。
曼尼普尔邦的多次建制调整,既凸显了印度中央政府对其重视,而且也体现了官方政府担心库基人的不稳定。
库基人尽管在英国势力的逼迫下丧失了独立的权利,但是他们深知自己与印度人并不是同种族、同血脉,因此他们时刻秉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不会忘记自己的民族信仰和习惯,同时他们对印度也展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排斥表现。
中国后裔不与印度人为伍
不论印度官方政府施行怎样的民族同化政策,库基人始终不为所动。
更为关键的是印度政府同化的表现越强烈,库基人的反抗意识就越明显,直至今天库基人依然不与印度人通婚,甚至日常交流也十分有限。
不与印度人通婚,说明库基人不想让自己的血脉受到印度人的影响,他们想要维持纯洁的中国血脉。
毕竟库基人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所以他们在文化、习俗上处处有别于印度人,更是非常自觉和严格的将自己与印度人区别开来,主动与中华文化靠近。
本来库基人被并入到印度就不是心之所向,为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与印度人来往,特别是语言文字上几乎双方都处于陌生的状态,就这样语言文字上的隔阂让库基人更加与印度人疏远了。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印度现在依旧保持着流行几千年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不能说是完全的陋习,但是绝对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其按照社会地位和财产将人群分成三六九等,最低等的首陀罗始终遭遇着社会其他阶层的歧视和侮辱。
与之相反,库基人内部从来没有种姓一说,他们内部团结稳定,而且齐心协力,每当遇到困难,往往都会联合起来一起面对,这与中华民族是非常相似的。
生活在印度东北曼尼普尔邦的库基人,虽然在历史上由于霸权主义的原因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但是在几十年的他国生活中,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族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血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习俗。
无论在何种方面,库基人都坚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即便是面对印度政府的威逼利诱,纵使是当印度出动军队对其镇压时,他们依然不卑不亢,恪守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