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的圣经故事(三)
----------------
复活拉撒路(The Raising of Lazarus)
有一日,耶稣途径距离耶路撒冷不远处的村子伯大尼,被一个叫马大的姑娘邀请至家中殷勤款待。马大有个妹妹叫玛利亚,她不像马大一样忙进忙出,只是静静坐着倾听耶稣讲道。
她们还有一个弟弟叫拉撒路,后来得了重病,久久不愈。因为耶稣喜爱他们;她俩就请人带话给耶稣,告知他他所爱的人病了。
耶稣到达伯大尼之后,发现拉撒路已经被埋葬四天了。
马大埋怨耶稣没有及时赶过来救治弟弟,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 he that believeth in me, though he were dead, yet shall he live: And whosoever liveth and believeth in me shall never die)。
一行人来到拉撒路墓前。
那坟是个洞,用一块儿石头挡着。耶稣让众人把石头挪开。
马大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他已经死了四天了。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么?
于是人们把石头搬开。
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您,因为您已经听我;我知道您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你差了我来是叫他们信。
之后他就大声呼叫:拉撒路出来!
那已死的拉撒路果然复活,走了出来,脸和手脚上还缠着裹尸布。耶稣令马大和玛利亚解开裹尸布,让拉撒路走回家去。
那些来看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很多开始信他;但也有人去见法利赛人,将耶稣所做的事情告诉他们。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商议,这人行好些神迹,该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的,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土地和百姓。
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新约∙约翰福音》)
Sebastiano del Piombo 约作于1517-19
1510年,乔尔乔内去世,提香常驻帕多瓦(Padua),年轻的Sebastiano Luciani成为威尼斯最耀眼的画家。第二年,又前往罗马,加入当时的大项目——法尔内西纳别墅(Villa Farnesina)的装饰工程,和拉斐尔一起工作。
在罗马过了几年,Sebastiano Luciani和米开朗琪罗成为好友,米开朗琪罗笑称Sebastiano Luciani是其在绘画届的代表,而他自己就专心搞雕塑去了......后来历史重演,拉斐尔去世,米开朗琪罗常驻佛罗伦萨,Sebastiano Luciani又成为全罗马最顶尖的画家。
因年代久远、且在1771年该画被从木板上“搬离”到了画布上,致使油画的颜色大受影响。耶稣红色的长衫褪成粉色,而画中的白色和黄色却变得明亮起来。
耶稣为门徒洗脚(Christ washing the Feet of the Disciples)
在和门徒用最后一次晚餐的时候,耶稣已经知道自己要回到神那里去了。餐毕,他从席上起身,脱了外衣,拿起一条布束在腰上,开始洗门徒们的脚,并用腰间的布擦干。
当他来到彼得面前时,彼得对他说:主啊, 你洗我的脚吗?
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现在不理解,不过事后就会明白。
彼得说:你绝不可洗我的脚,永远不可。
耶稣说:如果我不洗你,你就与我没有份了。
彼得说:主啊,不单我的脚,连我的手、我的头也要洗!
耶稣说:洗过澡的人,除了脚以外,没有需要洗的,他是完全干净的。你们是干净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干净。
(出自《新约∙约翰福音》)
丁托列托(Jacopo Tintoretto)约作于1575-80
丁托列托,与提香、委罗内塞并称为威尼斯画派三杰,贡献了大量的文艺复兴画作。
这幅作品本来是挂在威尼斯的圣Trovaso教堂,和一幅《最后的晚餐》分列圣坛两侧。现在如果你去圣Trovaso教堂,还是会看见这幅画,不过那是一幅复制品。
这幅画中耶稣和彼得的内心被画家通过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耶稣那宽容、谦逊、自我牺牲的精神,无一不呈现在他的面容上。在对二人的表现上,丁托列托很聪明地用了一个技巧。你仔细看,彼得的右腿和耶稣的左臂成平行线,这样的安排加大了画面的张力,令其更加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你可以在画中看到三处亮光。一是耶稣头上的圣光,在圣光的左右,分别有炉灶里的火光以及画面左上角的火炬。握住火炬的人物被画的很大,除了透视法的原因,他大概也是画家想要突出的一个人,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是正急着出门的加略人犹大,因为“犹大接过饼,就马上出去了,那时是夜间了”(《新约∙约翰福音》)。
果园里的哀痛(The Agony in the Garden)
用完最后的晚餐,给门徒洗完脚后,耶稣带彼得、约翰和雅各来到耶路撒冷橄榄山下的科西马尼园。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祷告,免得陷入试探。
然后他抽出身,在距离他们一石远的地方,跪下祷告:“父啊, 如果你愿意,请把这杯从我这里拿走吧,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而是成就你的意思。”
这时有天使从天上向他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在极大的痛苦中,祷告更加恳切,他的汗珠如血滴般落在地上。
祷告完了,他起身来到门徒那里,看见他们都睡着了,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呢?起来祷告,免得陷入试探。
(《新约∙路加福音》)
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约作于1465年
乔瓦尼·贝利尼来自一个艺术世家,父亲、哥哥和姐夫都是同时代的著名画家,可以说他们一家人影响了威尼斯的艺术发展,进而也影响到整个文艺复兴。他有两个著名的学生——乔尔乔内和提香,后来都成为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
这幅画是贝利尼的早期作品,但他的绘画特点已然明显——深沉浓郁的色调以及细致的阴影。这幅画很可能是意大利画家第一次用写实手法表现日出,我们可以看到橘红色的光绽现在天际,且映射到山顶的建筑上。
远处,可以看到带着一群人前来的犹大。
贝利尼的这幅画其实从他姐夫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的同名作品那借鉴了很多。
曼特尼亚一般被认为是北意大利的第一位文艺复兴画家,他用很大力气研究透视法并进行各种尝试,以创作出更生动且震撼的视觉效果。
下面这幅是曼特尼亚在1460年创作的相同主题木板画:
第一感觉是曼特尼亚非常喜欢石头对吧?虽然这是事实,但在这幅画里,运用大面积夺目的岩石,是为了对应耶稣的预言“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之上”(There shall not be left here one stone upon another, that shall not be thrown down. 新约∙马太福音24:2)
与贝利尼不同,曼特尼亚的画上共出现五个小天使,他们给耶稣带来了:一个代表Crucifixion(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的十字架;一根代表Flagellation(鞭笞,一种天主教赎罪方式)的石柱;一支长矛和一块儿沾了醋的海绵(这些物品都和耶稣的最后时光相关)。
待续...
所有画作均收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如果您来伦敦时,想和我一起逛逛美术馆,可以考虑我们特别推出的“深入伦敦一日”活动,传送门:让我们好好逛伦敦(冬季版)
错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可戳传送门: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