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书法怎样“入帖”和“出帖”原创: ...

浅谈学书法怎样“入帖”和“出帖”
原创: 皇甫荔 北京尚韵信息 今天
一、怎样读帖
入帖要从读帖开始,读帖是入帖的第一步,其他还有临帖、背帖、核帖、用帖等步骤。我们先讲什么是读帖?所谓读帖就是反复看帖,通过反复观察,仔细对选择的法帖进行研究,从点画到结构直至整体章法布局都要反复观摩,直到找出书家笔法特点和规律,为正式临摹作好事前准备。
古人十分重视读帖的功夫,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发现一块索靖的碑,连看三日,就可知他观察之细,体会之深无人能比,此事被历代书家传为美谈。书家姜夔也曾说:“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视,思其运笔之理。”由此可知,读帖确实是学书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具体读帖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读:
1.用笔。主要是观察笔法,即对每一个字的基本点画都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每一点画是怎么起笔、怎么收笔的,其中书家用了什么技法?点画之间是怎样呼应的?有什么共同规律?同样的点画又是怎样变化的?它的用笔特点是什么?不同的字体,如欧体、颜体、柳体它们都有什么共性和不同之处,怎样区别它们的用笔等等,这些都是读帖中首先要注意的。
2.结体。就是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在观察结体时要注重研究每一个字的特征,为何有的字很高大,有的字很细小,为何有的字很雄壮,有的字很清瘦秀丽,为何有的结体很茂密,有的结体却疏朗,它们每个字的笔画之间配搭,造成的大、小、宽、窄、高、低、斜、正的关系怎样?又是怎样处理各部位之间的主次、黑白关系的等等。
3.章法。对章法的读帖首先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书家对大小、长短、错落、粗细、燥润等关系又是如何处理的?这些关系在整篇中又是如何得到统一的?通篇的气势怎样,作品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神韵和意境?对章法的观察既要整篇全局看,也要局部细致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二、临帖、背帖、核帖和用帖
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学会读帖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们来讲入帖的关键步骤临帖、背帖、核帖和用帖:临帖就是临摹,初学者尤其是青少年要先摹后临,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可以直接临写。摹写就是描红,可以直接照着原样描写(目前市场上用于描红的专业纸很多)。临写就是比照法帖临写,要求临写的越像越好。临写的步骤要求先专后博,写时要一笔而成,尽可能写出笔势来;背帖就是背临,就是要像背书、背画一样不看字帖默写出来,反复进行,直到写像为止。核帖就是核对,把照着写的或背着写的与法帖一对一的进行核对、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便下次临帖时及时纠正,核对的核心动作在于找出差距,是运笔的快慢造成的还是笔法不对造成的,只有找到症结才能取得临帖上的进步,切莫一天到晚只顾低头临,如方法及笔法不对时间长了一但养成陋习就很难改掉,这就是很多人临帖练着练着不知不觉就走向歪路的主要原因之一。用帖就是把临帖学到的东西在自己创造中能够用上,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个就叫用帖,通是指通晓整个书写机理(恩师张瑞龄四十余岁才算正式入帖,见图1),入帖后你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出帖。
三、如何出帖
出帖就是从古人法帖中设置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形成自家风格。因此,出帖后到成名成家这段书养的修炼是历代文人墨客一生的追求。这里还是介绍古人的出帖经验,仅供你参阅。
1.不要一味地迷信古代名家。古代“书圣”也不能每次下笔如有神,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孙过庭《书论》叫“五合”,以后会在书法鉴赏一节专门讲),《兰亭序》问世后,“书圣”又复写过上百次,但无一能达到当初的那一幅水平,说明“书圣”也不是万能的。王献之就不迷信他的父亲,年轻时就一天到晚想超越其父亲,后来终于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创立了“破体”从而名垂书史。
2.出帖后要注重独创性,而不是一直在摹仿。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曾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此应作为学书者的座右铭。我们学习古人,主要是学习他们的技法及背后内含的机理,而不是一味地去摹仿。要想出帖,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古出新,才能从古人书帖藩篱中走出来。
3.要书外求书,善于把其他领域的美学融进来,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东西。如绘画、音乐、篆刻、诗歌等,很多艺术原理和表现手法都与书法相通。晋代书法“尚韵”(以后会讲),其中的“韵”味之一就是把音律的快慢节奏融入了书写中,高低起伏如同韵律一般。
4.在书写工具上做创新。历代书家每人都有特殊喜爱的书写工具,清代金农喜欢截去毫端写字,明代陈宪章束茅代笔,唐代与汉代的毛笔都不同等等。只要认真琢磨,善于创新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字体来(恩师52岁时的默帖作品,图2)。
    更多资讯尽在微信公众号(北京尚韵信息),感谢关注!

(0)

相关推荐

  • 《书谱》中四个字,道尽笔法!第一个字却被误读?

    主讲:一痴,本名周明华,"书法网"总编辑,创始人:"让书法回家·全国公益大行动"总发起人:现为:江西省书法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副院长,北兰亭艺委会委 ...

  • 书法有法 ‖ 书法的“入帖”和“出帖”

    入帖.出帖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专用词.入帖主要指通过对某一家.某一帖的临摹学习,对其用笔的规律和结体的法则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其形质和神韵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是已经学得很像了.出帖则是在入帖基础上, ...

  • 书法的“入帖”和“出帖”

    . 入帖.出帖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专用词.入帖主要指通过对某一家.某一帖的临摹学习,对其用笔的规律和结体的法则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其形质和神韵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是已经学得很像了.出帖则是在入帖基础 ...

  • 浅谈学练字与学书法的关系

    学练字: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大书法家.大科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然而现实并没有让我们的梦想在有生之年得以实现.是什么原因呢?不外呼这么几点-- 一.生活所迫,现实的残酷,我们无暇顾及不现实的梦想 ...

  • 浅谈苏轼书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汉府文化 2020-10-29 07:19:50 苏轼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句话并非否定法度,是既宗法又不受之束缚,并非是将阵法悉数破除,而是在审美标准中将 ...

  • 学书法如何入帖,如何出帖?

    入帖.出帖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专用词.入帖主要指通过对某一家.某一帖的临摹学习,对其用笔的规律和结体的法则有比较深人的认识,对其形质和神韵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是已经学得很像了.出帖则是在入帖基础上, ...

  • 浅谈颜真卿书法在元代“没落”的原因

    李一帆/文 自晚唐以降,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开辟了"二王"之外的另一条传统书学路径,其书法风格被人称之为"颜体".后人普遍认为颜真卿是人品与书品的高 ...

  • 浅谈魏碑书法的临习与创作

    2017-06-08 10:44:55·书香书法杂谈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统称,大体分为碑刻.摩崖.造像记.墓志铭四种.魏碑上承汉隶.下启楷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应是笔.墨. ...

  • 浅谈金文书法的风格与创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殷商时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宗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文化开始了.这一时期,甲骨文占据了"巫"文化的 ...

  • 入帖与出帖——书法人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人帖.出帖是学习书法的两个专用词.人帖主要指通过对某一家.某一帖的临摹学习,对其用笔的规律和结体的法则有比较深人的认识,对其形质和神韵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是已经学得很像了.出帖则是在人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