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中介、调节效应——如何查找ABC?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这次再给大家分享源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关于“调节作用”的文献:[1]孙阳,张向葵.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2):256-259+262.
首先,还是从标题上先来分析作者的研究主题: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献的前言,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引出主题的:
#问题提出:
Hochschild最早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认为空乘服务员需要调整自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产生符合组织要求的情绪表达行为,这种情绪管理行为即为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它包含三种策略:自然行为、深层行为和表层行为。(情绪劳动标记为A,其中自然行为、深层行为和表层行为分别标记为a1、a2、a3)自然行为是自然流露出的与组织要求相符的情绪表现;深层行为是既调整内在情绪体验又改变外在情绪表达的情绪劳动策略;而表层行为却只改变外在情绪表达,并不改变内心的情绪感受。情绪劳动是否导致个体情绪耗竭取决于所选择的策略。(情绪劳动的概念/定义)
实证研究发现,自然行为(a1)和深层行为(a2)与情绪耗竭(标记为B)呈负相关,而表层行为(a3)会导致更多的情绪耗竭。(也就是说,a1和a2并不会导致B的发生,而a3会导致B的发生)
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受多种个体心理品质(标记为C)的影响。(A和B的关系同时受到C的影响,即C→A,C→B)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个性特征,会提供给个体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能量,能缓解消极情绪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对个体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这提示我们,在探讨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关系中,个体心理资本水平不同,其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目前,心理资本已经本土化,特指中国组织情景下个体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可测量、可开发和对工作绩效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心态或心理能力,包括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
情绪劳动研究多集中于服务行业。研究发现,教师与服务行业相关人员同属于高情绪劳动人群。与其它教师群体相比,幼儿教师面临的是一种高情感投入的工作,需要付出高强度的情绪劳动。但是,以往研究对幼儿教师关注不足,未全面了解情绪劳动策略对情绪耗竭的影响过程。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为被试,探讨心理资本在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之间的调节效应。(引出问题)
以上是文献的前言部分,大家可以对照着“ABC”的关系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种思路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因此,不管是中介作用,还是调节作用,其目的都是来探讨ABC之间关系的“过程”。这就是机制研究。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去下载本文献看一下具体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