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树强丨攀桥记
那一年夏天,接到命令,前往军汽车团训练基地,参加训练场地基础建设。
训练场地坐落在市区北干道以北,位于卫河支流岸边,被市区至辉县的石桥分割成东西两个场地,桥西主要是装甲车及坦克驾驶员培训基地。桥东为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这个场地又被分割成南北两个区域,北边是军队运输交通法规、汽车构造理论、模拟驾驶技术等科目训练及学习和车辆登陆其他运输机械的演示中心。
南边就是汽车驾驶员实地训练基地。我们连队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完成场地训练的设施项目,主要由坡道起步、单边斜坡构筑、搓板路、双边桥、单边桥、U型弯道、弹坑、Z字型、涉水、汽车登录火车轮船飞机实战科目训练等等一系列大概四十多个路段、科目建设。
施工过程中,由机械化作业以后我们再进行更细致的整修,达到训练要求的标准。一天施工休息期间,连长带领大家在桥底下乘凉,桥面上这时刚好传来西瓜的叫卖声,连长从桥下探出身子,往上摆了摆手,然后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有一个即兴训练体能的活动,谁能上到桥面,买西瓜吃。”听说能够吃上西瓜,大家士气高涨,都聚在桥墩下往上观望,寻找着自己理想的攀爬路径。
桥大概是建国初期的梁式桥,高约10米,桥墩是由青石砌成的,每块周围不规则的空隙注满水泥,表面露出斑驳的石块,大概不到半公分的凸起,其他的就没有可利用的东西了。攀岩者必须徒手攀爬,利用若有若无突出的石块,作为抓手,爬上笔直的桥墩,再双手抠牢桥边,利用十指力量,将悬空的身体摆动水平方位,引体向上,翻越桥栏杆,才能上桥。身体四肢必须协调配合,难度系数较大。
首先进行攀爬的是一位1990年入伍的山东籍张班长。只见他从桥墩的东头圆处,左脚找到坚实的地方,试了试力度和安全性能,然后双手指尖依次扒牢凸起,认定安全,然后右脚再离地曲腿寻找下一个安全的落脚点。就这样手脚并用,依次替换,慢慢的越爬越高。直到爬升到桥墩与桥面连接处,他又探出身子抓住桥面下边的横梁,抓紧后利用手臂的力量把全身挂在桥面下边,随即双脚摆动起来脚尖勾住桥上栏杆,最后换手抓牢栏杆翻身上桥,完成了首攀任务,为我们其他战士做出来示范,极大鼓舞了士气。紧接着,我们连队的战士依照张班长的动作要领,依次爬到了桥面上。就在我们攀爬过程中,桥面上聚集了不少观看的群众,对我们攀爬训练非常稀罕感兴趣,大伙儿都啧啧称赞,更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战士们一鼓作气,全部完成攀爬任务。站在桥上,一些战士才感觉胳膊腿僵硬疼痛,这是由于攀爬过程中用力过度,肌肉一下子放松出现了短暂的肌肉痉挛,所以班长们要求我们互相按摩,尽快恢复肌肉功能。最先上来的战士们在桥上对桥下的连长喊到:“连长,我们上来了,兑现承诺,你给我们买西瓜吃。”连长哈哈大笑后,回答话到:“我刚才说的是,谁能上到桥面,买西瓜吃。现在你们都上去了,每个人都买一个西瓜带下来给我,然后再吃,你们这群小子们素质还是不错的。”听到连长这么说,有几位老班长吼道:“连长我们买西瓜可以,但必须你先垫付,我们上来都没有拿钱。”几句对话过后为了鼓励战士们,连长吩咐司务长购买西瓜,一边又要求道(主要是考虑某些战士体力透支,怕返回的时候出意外):“我点几个人原路返回,其他人负责搬运西瓜,从桥头绕路下来。”
就这样,看似简单的一项游戏,却检验了战士们的体能和素质,挑战困难,战胜自我,增长士气和自信心,为平凡的军旅生活又增添了不少乐趣。
作 者 简 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熟起来,在部队期间广播小说《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穆斯林的葬礼》等等陪伴着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让我更加迷恋上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