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教育】共和国长子——鹤岗

时逢国庆,忽然意识到,应该写写老家鹤岗了。
老家鹤岗在东北的东北,如果跟外乡人说鹤岗,最好前缀一句“在哈尔滨那边”,否则,不傍上一个“名地”,谁人知晓。
但现如今不然,鹤岗出名了,因为鹤岗的房子白菜价。
老家以捆白菜的绳子出名这档子事,让我等他乡鹤岗人多少有点添堵。凭啥呀!凭啥一个曾经的共和国“皇长子”,竟然落魄到以白菜为伍!
老家鹤岗确实是共和国的长子,有史为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解放军挺进东北大后方,也全面接管了鹤岗(当时叫做兴山),所以,鹤岗叫做解放区,鹤岗矿务局原宣传部长韩学敏写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就叫《解放区的天》,写的就是那个时期的鹤岗。
鹤岗矿务局是在日本投降后三个半月,即,1945年12月1日成立的,史料记载,这是共和国前身的第一家国企,也是我等曾经的鹤岗矿务局老矿工一份骄傲。
还有当今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出生地也是鹤岗,出生时间是1946年10月,那时名字叫“东北电影制片厂”,地点就在鹤岗市兴山区,区政府对过有一个电影广场,广场中心的工农兵雕塑和长影一样。
对了,还有共和国最早的演员于洋、陈强、于蓝等,都是从延安鲁艺来“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文艺青年,他们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于1949年5月1日制作上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这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开山之作。
厉害吧!俺老家早就有艺术家留下的文化种子,所以说,后来从鹤岗走出来的歌唱家郭颂、殷秀梅,表演艺术家刘佳、刘之冰,美术家孟祥顺、殷会利,以及现代多不胜数的年轻演艺人等,都是因为鹤岗是有文化地韵的城市。
还有,1931年于瑞金成立的中国医科大学,在抗战时期搬迁到延安,然后,在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0月10日出发,经过张家口、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后,最后也落脚在我的老家鹤岗。噢,那时鹤岗还叫兴山市,所以,中国医科大学索性就改了名字,叫“兴山医大”,包括现如今的鹤岗矿务局总医院,就是当年兴山医大的附属医院,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最大的后方医院。
再后来,东北解放了,全国解放了,兴山医大的过渡期任务完成后,一部分人去了哈尔滨,组建了现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另一部分人去了沈阳,复建了“中国医科大学”。
另有,从延安走来的音乐家马可,当年曾深入鹤岗矿山和佳木斯等地采风,然后采到了灵感,专门为工人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据“兴山记忆”讲,当年这首歌立刻唱响了鹤岗矿山,唱的矿工们豪情万丈,唱成了七十多年后的回声嘹亮。
解放后,1949年11月,原兴山市与“鹤岗矿务局”的名字并轨,改为“鹤岗市”。而鹤岗市这个共和国长子也不负众望,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以煤炭工业的“老大系列和长子责任”,不断提高煤炭挖掘产能,通过铁路运输,让滚滚乌金如一条条黑龙,奔向全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所有的热情和热能。
这就是老家鹤岗,这也是老家的精神,我曾对外乡朋友说:鹤岗的寒冬,地表的冷掩盖不住地下的热,就如鹤岗人,外表的憨厚透出了古道热肠。
再说鹤岗的教育。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许多被分配到鹤岗教育系统当老师,为啥?是因为鹤岗是共和国长子吗?是因为鹤岗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过汗马功劳吗?
对不起,不是这回事,是那些年大学毕业生要政审,地主和资本家出身的学生,必须支援边疆,鹤岗比邻苏联,就是当下的俄罗斯,是边疆。于是,鹤岗教育就偏得了一大批大学生,包括全国最有名的大学,后来人们还发现,这些地主资本家的后代们,家学渊源很丰厚。
记得恢复高考后,鹤岗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教育时,惊讶地发现鹤岗老师的文凭太厉害了,有清华、北大、中国科大、南开、天津大学、同济、复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川大……至于各级各地师大毕业分配来鹤岗的老师,更是数不胜数。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届鹤岗师范毕业生,而且只是中师物理班,文凭级别很低,但毕业后却直接分到市第三中学重点高中任教,我自嘲说这是“山中无大树茅草当材烧”,说完觉得不对劲,我用“山中”寓意“三中”是错的,因为,当年的三中文革前毕业生,都非常了得,所以,不但不存在“三中无大树”的说法,还让我真切地感受了“背靠大树好乘凉”。
我确实是背靠着三中这棵大树得以成长的,所以,至今不忘老家鹤岗,也不忘鹤岗三中。
不忘鹤岗就应该认识高繁阳,为何?因为,繁阳兄退休后在做着不凡的事,他在史海钩沉中寻找曾经文化鹤岗,他创办一个自媒体《龙江龙的摄影视界》,他以市摄影协俱乐部主席的资源平台,先是用影像记述鹤岗的曾经和现在,后来又提笔编撰一些被遗忘或忽视的历史。
所以,我总会找各种机会,向外乡鹤岗人推他的公众号,让真实和真正的共和国长子——老家鹤岗,走近你和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