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怎么办?看名中医怎么用中药治疗
转氨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临床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组织中;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所以,ALT与AST均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情况下,两种酶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ALT和AST释放入血浆,造成血清ALT与AST含量升高。
什么情况下血清ALT和AST会升高呢?
1、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二者升高明显,慢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
2、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轻度升高,也可能正常
3、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4、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6~8h,AST可增高,到18~24h达到高峰
5、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肺梗死、肾梗死、胰梗死、休克及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时,转氨酶可轻度增高
转氨酶升高是怎么治疗的?
西医通常采用保肝降酶药物,中药治疗转氨酶升高也非常有办法。今天想介绍已故名中医张海峰教授治疗转氨酶升高的经验。张海峰(1915—1988),江苏镇江人,曾任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全国六届人大代表等职,创办《江西中医药》杂志,任第一届主编,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50多年。先生治学严谨,又能融会新知,提倡中西医结合,擅长中医内科急慢疑难病的治疗,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的研究造诣颇深,尤其对中医脾胃学说的研究卓有成就。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著有《脾胃学说临证心得》一书。
张老对肝炎转氨酶升高的辨证从辨别虚、实两大类入手,选用了两个基本方(龙胆泻肝汤、一贯煎) 和四味基本药( 五味子、构记、龙胆草、虎杖),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和药物。五味子、枸杞子具有补益作用,用于肝炎转氨酶升高属虚证者。虚有阳虚、阴虚之别。五味子酸温,适用于阳气偏虚证;拘祀甘平,适用于阴血偏虚证。龙胆草与虎杖,均能清湿热之邪,用于肝炎转氨酶升高属实证者。湿热实证中有偏胜之异。龙胆草苦寒泻火,适用于热偏重证;虎杖味苦性平,有利湿退黄、活血通络之功,适用于湿偏重证。在方剂的选用上,肝炎转氨酶升高属湿热郁蒸之实证,以龙胆泻肝汤治之,重用龙胆草,或用龙胆草、虎杖两药煎水服,用量各10~30 克;肝炎转氨酶升高属肝肾亏虚之证,以一贯煎治之,重用枸杞达30 ~ 60 克,气虚者加五味子15 ~ 30 克;肝炎转氨酶升高属阴虚而挟湿热者,则于一贯煎中加入虎杖和龙胆草。
至于用单味中草药来降低肝炎转氨酶升高,张老认为也应根据药物性味的差异和功效主治的不同,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其治疗适应证型的肝炎转氨酶升高患者。如五味子一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指出五味“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说明五味子具有温补的作用,对于临床表现为气虚不足的肝炎转氨酶升高患者疗效较理想。而属湿热郁结者,使用五味子则非但无效,多服、久服还会助其湿热而贻误病情。再如垂盆草, 药性甘淡微酸而偏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为江南民间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常用药物, 对肝炎转氨酶升高属湿热, 尤其是热势偏盛者有效。最后,郑重提醒:建议转氨酶升高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再采用中药治疗;不能盲目直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