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写字”的川大男生:舞墨潜学、诗书满腹!
书得一手好字,是他;
写得一手好文章,是他;
获得四川大学“阅读之星”,也是他;
他来自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书法专业,名叫周一凡。
十余载钟情书法,不负初心来到川大
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参展,多篇学术论文见刊
以书籍为舟乘风破浪,以笔墨为翼展少年鸿志
周一凡用七年时光演绎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把热爱的事,做到最好!
周一凡来自江苏宿迁,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书法。父亲向来要求严格,对于周一凡来说,书法从不是才艺加分项,而是一个“人生必选项”。
任何一项技艺的掌握都离不开长年累月的练习与感悟。谈起小时候学习书法的经历,周一凡说道,“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疲乏抵触,甚至有一段时间都不想学了,但好在点滴的进步与被肯定的喜悦化作了向前的动力与发自内心的热爱。”
2014年,周一凡考上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尽管已学习书法多年,但初入大学时的学习却让他感觉到“没有那么得心应手”。
周一凡 《共克时难》
“小时候学习书法比较自由,练习时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是上大学后老师要求书法五体,楷、行、草、隶、篆都得练好,练习量确实比较大。”
同时,四川与江苏两地的书风差异,也让周一凡花了一段时间调整适应。“四川的书风更加苍劲浑朴,而江苏的书风文人气更重一点,两地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为了在专业上求得精进,大学里的周一凡从未疏于对专业技法的锤炼,每日刻苦练习、潜心琢磨、认真思考,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书法作品。
他的书法作品曾发表在《大学书法》上,还入展过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法篆刻展、“江左风流”奖——江苏省第九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得过四川大学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以及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奖项。
周一凡 《古佛名山联》
在川大书法专业理论与技法兼修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周一凡对于书法的兴趣在创作的基础上步入学术研究阶段。
2019年,周一凡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成为了一名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他获得了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域上和美奖学金。
选择以书法史研究作为未来志向,周一凡说,一方面是出于自己对文史哲方面知识的浓厚兴趣;而另一方面,他也想跟主攻书法创作的父亲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算是对传承的另一种诠释”。
读研期间,周一凡基于本科时的专业阅读积累,尽早地确立了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研究方向,然后在领域内深挖,进行了针对性的学术阅读。
文献阅读中,当遇到启发点或存疑处的时候,周一凡都会把自己的思考记录在备忘录中,再以此为支点,“竭泽而渔”地搜寻相关材料。在分析问题时,他也喜欢吸纳相近学科经典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目前,周一凡已在书法研究领域撰写论文十余篇,获“2020中国文字·书法论坛”优秀论文,“千年绝响——龙门书风学术研讨会”特邀论文等荣誉,也有论文入选四川省第五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并获《大学书法》2020 年度“十佳学术奖”等奖项。
参加2020中国文字·书法论坛优秀论文颁奖(后排右六)
谈起读研期间的学习感悟,周一凡强调了楷模的重要性。“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学习楷模,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名家学者,关注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进行论证的,还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风格。”
周一凡的楷模,是当代书法史学者、书法家、艺术学院侯开嘉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年近八旬的侯老师依旧每周都给我们上课。最让我感动的是,年迈的老师依然坚持用放大镜逐字逐句地为学生指导论文。真是爷爷辈的年纪,爷爷般的温暖。”周一凡说。
与侯开嘉教授合照
海量阅读,图书馆都为他点赞!
周一凡从小就很喜欢阅读,“我小时候经常在父亲的书柜里找书来读。”来到大学后,川大图书馆丰富的阅读资源让他欣喜不已,一头埋入书香之中。
周一凡几乎每日都会到图书馆报到,找个位置迅速沉浸在书籍和知识的海洋中。
本科四年,周一凡利用川大图书馆资源阅读了300余本书。在四川大学“2020利用图书馆”综合排名中,周一凡在全校研究生中位列第三,并在2021年4月被评选为首届四川大学“阅读之星”。
在谈到对图书馆的感情时,周一凡化用了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开篇的首句作为致意:“七年了,我置身在川大图书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
图书馆的故事里,除了寻求知识、收获温情,更能遇到同为求知者的默契。他经常在图书馆藏书里发现同学们各式各样的留言纸,有发表简短书评的,也有单纯记录自己此刻心情的。
“这一页薄薄的纸片,好像在同学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奇妙又温暖的互动。因为书籍,大家不再是'原子化’的孤独个体。我想,这也是图书馆所承载着的一种不同凡响的意义吧。”
谈起在阅读历程中最大的收获,周一凡认为莫过于他在本科期间读完《周易》《四书》《老》《庄》所带来的增益。周一凡说:“这些哲学经典对我的影响,不仅是写论文时能更多地从哲学的层面看待艺术史上的现象,解释其背后的内在因由,这些经典给我更深刻的改变,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