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有棵四百多岁的木瓜树,你知道在哪吗?
《诗经》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此诗在《诗经》中,是把木瓜作为男女之间的互赠信物。赠我木瓜,以示有情;回赠琼琚(玉饰品),尤见情盛。古人把木瓜与琼琚等同视之,可见它的高贵与典雅。让人心里总是浮现一份真实的美感,那木瓜的味道又苦又涩、还透着一股甜丝丝的清香,不觉意间沁入鼻孔,让呼吸清纯,甜美绵长。据说木瓜树多为灌木状,极少长成乔木,它开花多、结果少,有“千花一果”之说,百年以上的木瓜树,能正常开花结果的并不多。因此对于这棵顽强存活了四百多年的木瓜树,普查组的同志们就多了些许期待。
8月3日,灵璧县农科所第三次农作物普查与收集工作组胡开明等全体人员在高楼镇卓圩村村干部钱光辉、朱会强的二人陪同下,来到高楼镇卓圩村小朱庄,对高楼的地方古老品种—— 一棵400多年的木瓜树进行实地采样甄别,树的部分枝干枯死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枝繁叶茂,古树依然顽强的屹立生长着。普查组对其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详细登记,并对其生长地点进行GPS定位,对植株的枝条进行采样收集,经统一编号后送省农科院进行审核,评定。
《诗经》中的木瓜是我国地地道道特有的果树。木瓜树又称“降龙木”,是古时候人家镇院辟邪之树,是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痕迹鲜明;嫩叶背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春末夏初开花,花朵单生,浅红色,果实秋季成熟,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
据历史上汉代的《毛诗序》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时王霸争雄,狄国比卫国强大,将卫国打败。卫国国君沿通粮河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并封之以地,赠之以车马器服等。卫国人十分感激,于是作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玉饰品)。”实则卫国国君无力以报,只是表示永远与齐国相好之意。故卫国与齐国结成联盟。
木瓜树冠疏散,姿态婆娑,繁葩满树。当春天来临,它那细细紫褐色的枝条上,先花后叶,吐出了朵朵蓓蕾。叶茂花繁,幽姿淑态,娇柔红艳,俏皮多姿,或热烈的醇红、或娇娆的粉白,撩拨得人心潮荡漾;再看那木瓜,似梨非梨,似瓜非瓜,果大肉厚,果色鲜黄,馥香浓郁,别具风韵。曾赢得不少历代诗人的赞吟,宋朝诗人王令曾的《木瓜花》:“簇簇红葩间绿荄,阳和闲暇不须催。天教尔艳呈奇绝,不与夭桃次第开。”诗中的木瓜,一般春末开花,果实成熟后如拳头大小,椭圆光滑,很像青黄色的鹅蛋。不过可惜的是,这种象征爱情的果子不适生食,味道酸涩不说,口感极像木屑,人们通常将它拿来蒸熟吃,更多的是用来制药:将木瓜放进沸水里,烫到外皮灰白,然后取出,对半剖开,晒干,便成了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滋脾益肺的良药。著名的木瓜酒就是用这种木瓜片泡制的。
木瓜虽然外表不太好看,却有着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卓圩村小朱庄四百多年的历史都被这棵木瓜树所见证,随处都能见到村民们每天都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普通的一举一动中蕴含着高尚的品质。随着历史的变迁,木瓜树下的事情也不断地演变,现在站在木瓜树下,看到的是木瓜树被宿州市文管部门挂牌,成为保护文物。偶尔有几个人在拍照留念,昔日乘凉、聊天的功能,被列为文物所替代。木瓜树走进了无数人的生活,见证了时代的巨变,也把无数个故事镌刻在自己沧桑的岁月年轮中。今天认识木瓜树,让我们感到了它顽强屹立、朴实无华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它这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德,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丽。
盛夏的高楼,艳阳高照,我们正好有空,因此喜乐有分享,冷暖有相知。环抱绕指的情义,成就一场邂逅。每到开花季节,香气飘满整个村子和半个田野,净化了乡间的空气,沁人心脾。尽管历经沧桑,也已经看透了这世上的悲哀、离散、辜负、伤害,但是善良的我们依然怀揣着一颗不死的心,希冀全天下的有情人: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也许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与磨难,任何时候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总会通向远方。
2019年8月4日
灵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