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地委】忆沈抚县委(二)
1946年10月,敌人果然发动了向安东(今丹东,下同)、梅河口、通化地区大规模进攻。为阻击由抚顺出发进攻安东之敌;我基干三团阻敌1个主力团于五龙口地区,拖了他4个小时,为我主力部队调动和先在新开岭全歼敌王牌军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千里驹),然后放弃安东、梅河口、通化,向临江一带集结,实现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到1946年底,辽南(旅大地区为苏军驻防外)、辽东(临江、长白两县除外)其他15个县城均被敌人占领。在我沈抚县附近,敌人不仅占了新宾、清原、宽甸、桓仁、铁岭县城,而且打通了区间的铁路、公路,还在阁老沟、清河城、救兵台、苇子峪、碱厂、田师傅、木奇、营盘、李家堡子、东社等集镇安上据点。从这时起,我沈抚县委处于受敌四面包围、与上级隔断联系的艰苦环境之中。1946年12月,周围这些敌人一方面确保其与前方的交通联络,另一方面针对我三分区,特别是沈抚县,进行了第一次大扫荡,妄图实现其把我赶跑和达到所谓“面积占领”、保护城市安全的美梦。
为坚持南满、支援北满、保卫临江,陈云同志领导的中共辽东分局决定,派四纵队三个师向敌后实行迂回穿插。12月,我四纵队10师攻克碱厂、平顶山、苇子峪;同时,我三分区、沈抚县军民配合主力部队12师,强攻救兵台(未克),造成要攻占抚顺的声势。主力部队这次向敌后大穿插,极大地震惊了敌人,迫使进犯临江之敌撤回抚顺、本溪周围。这就是所说的“一保临江”。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妄图攻占临江,实现“面积占领”南满的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我沈抚县军民。临江保卫战,胜利的告一段落。
1947年1月间,为了进一步实现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仍然能够坚持住、站住脚的计划,沈抚县委在“一保临江”胜利之后,利用敌人在主战场兵力不足,一时还不大可能向我投兵的间隙,加紧对游击根据地的建设。从1946年10月到1947年4月,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要坚决消灭敌在我们周围建立的清剿队、保安大队、大团等地主、土匪武装。当时,这类反动武装多是敌人新近才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差,但反动气焰十足、危害性很大。我们必须抓住时机,趁他们组织涣散,对他们发起进攻,尽快消灭之。我基干三团做了上下动员,向敌人发起了进攻。经过多次作战,打垮了贾凤楼的清剿队,消灭了敌抚顺县保安大队(最大的一股),副大队长牟广兴在我攻打救兵台之敌的战斗中被击毙,大队长郎汉卿逃回老家。对高官寨一带田宝珠大团武装(地头蛇、土匪,也是较大的一股)进行过多次打击。对驻百花岛、海浪寨、东社、塔二丈一带的伪警察、伪乡政府团队等反动武装也进行过多次毁灭性打击。这一时期,我基干三团及区中队几乎天天都有战斗,稍大的战斗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部队受到了锻炼,我游击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大,为我进行其他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使沈、抚、本之敌不得安宁,起到了配合主战场作战的作用。这一时期,我之伤亡也是较大的。团参谋长徐嘉扬、清河区委书记翟啸以及部分连、排、班级干部和50多名战士光荣牺牲。
2.在原有基础上,这5个月我们完成了在王家店、草盆沟、太平沟、马圈子、金斗峪、西川、野鸡膀子沟、通沟、当中沟、馒首排子、长垄地等20多个村子建立党组织、建设村政权和组织群众搞好情报、支援前线以及储存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任务。金斗峪会议提出的重点村建设任务,也都一一落到实处。这些重点村都由各区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导,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妇女、儿童工作)也比较可靠巩固,支前任务都能很好地完成。在整个游击根据地近3万人民群众中,普遍进行了宣传教育,群众的思想大大转变了。当时群众中流传的“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活遭殃”和把“中央军”叫“遭殃军”、把“清剿队”叫“清草驴子”,就是这种教育转变的结果。我们设想的发动群众的愿望实现了。这是坚持这个地区的根本保证。
3.这一时期,我们从敌区、边沿区搞到了一批粮食和必需物资,如棉花、布匹等,并进行了较为可靠的分散隐蔽和储藏。
4.对春耕生产种子、救荒以及种植经济作物都做好了安排。部分村子搞起了换工互助,人心变了,群众生产情绪高涨。
5.进行了社会治安、锄奸和打击坏人的工作。县公安局及小部队,在张荣轩同志带领下,坚持活动于五龙口、郑家堡子、前后安河子地区,征集物资、建立情报,做敌占区统战和争取敌军工作,争取教育动摇分子,控制危险分子,坚决镇压坏人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6.彻底实行了精兵简政。经过两次精简,把60多名有才能,但身体、经验不适于坚持敌后残酷斗争的干部--包括很有培养前途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安全护送到大后方。这批干部,在1947年我军夏季攻势,东满地区完全解放之后,又大部回到了沈抚县来。在以后的斗争中,他们起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