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故事 | 乌鸦的传说

人们提到乌鸦多觉得是不祥之兆,从许多词语中皆可以看到人们对乌鸦的厌恶之情:乌鸦嘴、乌合之众等等。乌鸦长得一身黑,叫声还特别难听,最讨厌的还是喜欢腐烂的食物。其次,出现的场景,不是寒冷的冬夜,就是荒芜的旷野,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很难与其亲近。中国古代还流传着一段关于乌鸦的传说。
小嘴乌鸦
春秋时期,有个神人名叫公冶长,他能听懂鸟类的语言。有一天,公冶长独自一人在树林里,倾听鸟儿美妙的歌声。突然,一只乌鸦站到了枝头,对着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上,有头狼,你快去,莫慌张,你吃肉,我吃肠。肠子挂在树枝上!”
公冶长听了之后,迅速赶到南山,果然眼前有一头狼,正在拖着一头羊。公冶长赶走了狼,将羊拖回了家,叫上亲戚、朋友、四邻大吃了一顿,却忘了将羊肠子挂在树枝上。乌鸦对公冶长的行为,大为不满,可是却没有表现出来。心里筹划着怎么戏耍一下这个失信小人。终于有一天,乌鸦看到公冶长又来到小树林听鸟儿歌唱,它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又有一只狼拖着一只羊,快点去,莫慌张,你吃肉,我吃肠,肠子挂在树枝上。”公冶长再次急匆匆赶到南山,眼前却怎么也找不到羊的任何踪迹。公冶长失望地往回走,脚下却被一样东西绊到,仔细一看,是一具尸体。原来不久前,在这里发生了一起命案。这个时候公差刚好赶到,公冶长百口莫辩,就这样稀里糊涂锒铛入狱。
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老百姓都认为公冶长是被倒霉的乌鸦叫的,才入了大狱。从此以后乌鸦的叫声就成了不祥之兆。
大嘴乌鸦
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常识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
秃鼻乌鸦
无论是凶是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动物形象来教化“孝”和“礼”的一种说法,传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

end

供稿:单婵娟
编辑:单婵娟
审核:张   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