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不孤单,贾宝玉兑现承诺,离开薛宝钗陪在黛玉身边到终老

贾宝玉与林黛玉偷看禁书,因为说错话惹林黛玉生气,情急之下说了一段“掉池子里变王八驮碑”的故事,对后文黛死钗嫁,贾宝玉出家后的去向都做了重要伏笔,堪称《红楼梦》大结局最关键的一段文字。了解贾宝玉这段话中意思,就能清楚《红楼梦》故事结尾,堪称点睛之笔。
前文三篇文章分别解读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
大体故事就是林黛玉远嫁异国为王妃,做了一品夫人死后,贾宝玉迎娶薛宝钗。贾家抄家后宝玉、宝钗投奔薛姨妈,却被夏金桂、薛蟠不容,连累香菱血竭而死。贾宝玉心灰若死,关键时刻癞头和尚出现度化他出家为僧,舍宝钗而去。
贾宝玉“抛弃”薛宝钗并不算不负责任。其实真正的贾宝玉已经死了,出家而去的是和尚,就与甄士隐一样。
那么,贾宝玉出家后故事就结束了么?当然不会。出家后的贾宝玉究竟去了哪里?答案就在贾宝玉说的最后一句誓言里。“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的意思是他在出家做了和尚后,寻到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直到终老。
对宝黛二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长相守未必一定同生共死。既然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后娶了薛宝钗,黛死钗嫁不是从一而终。那么贾宝玉出家后能守着林黛玉,也算有始有终。
林黛玉的结局并没有像续书那样“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死在贾家,而是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像王昭君出塞一样,与贾探春二女同嫁,远嫁异国做了帝王的王妃。
林黛玉出嫁海外,很快客死异乡,贾宝玉想要寻到林黛玉的坟前,就要找到贾探春。原文对此有伏笔么?还真有。
第七十回,众人在潇湘馆作柳絮词,贾探春与贾宝玉兄妹二人合作一首《南柯子·柳絮》对此就有伏笔。
(贾探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贾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南柯子》暗示贾宝玉和贾探春兄妹二人是“做梦人”,是繁华兴亡一梦的见证人。如果《红楼梦》有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那贾探春则属于脂砚斋一般人物。
贾宝玉续写贾探春的《柳絮词》,“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承诺兄妹二人隔年仍会再见。只是那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徒呼奈何!
细读贾宝玉词中之意,除了唱和贾探春之外,更似对“爱人”倾诉,对林黛玉承诺。
君笺雅侃红楼推测贾家抄家后,贾宝玉被癞头和尚度化出家,此后一路向南,在化州渡口路遇返乡的妙玉,再往南拜别发配在海南岛的父母贾政王夫人……最后乘舟西去,寻去远嫁西海沿子真真国的贾探春,以及客死他乡的林黛玉埋香之地,为她守墓余生。
贾宝玉说“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就是他出家后寻到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的伏笔。
《红楼梦》又叫《情僧录》,作者在第一回用了大量隐笔,借石头、空空道人、情僧、孔梅溪、吴玉峰、曹雪芹等一系列认命混淆,其实都可看作作者一人。
贾宝玉给林黛玉守墓,既没有诗文、也没有悼词,最可能根据一生经历撰写《情僧录》。贾探春虽然贵为王妃,但小国规矩不重,供养出家哥哥贾宝玉,替他整理书稿,校对抄录、批点,岂不就是“脂砚斋”?
所以,看懂贾宝玉这段话的伏笔影射,回头再看原文给出的线索,很容易推断出大量八十回后结局故事,只需要抽丝剥茧而已。
注:四篇文章解读贾宝玉对林黛玉所说的“掉池子里,变王八,驮碑一辈子”的解读,直接可以追溯出《红楼梦》的大结局,细思极有意思。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点击关注,文章持续更新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