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外在的激励会破坏内驱力吗?
随着这个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开始焦虑起来了。就现在,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其中一种声音推崇从小就给孩子从早到晚安排各种学习活动,从小就让孩子「刷」英语、「刷」逻辑思维,从小就超前学习,时刻不停地「鸡娃」;
另外一种声音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慢慢来不催促,让孩子随着自己的节奏来得到应有的成长,「佛系」养育。
在国内,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会选择第一种,毕竟一旦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就避免不了接触一些比自己更「鸡娃」的家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能够比较流利地说出一口英文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还处在「A is for apple」的阶段,焦虑值爆棚是一件难免的事情。
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开始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正式地加入了「鸡娃」派。
不过,相信有一些父母也听说过,如果使用外驱力来促进孩子的学习,会消弱孩子的内驱力。这些父母会害怕孩子因此可能会一直依赖自己的「鸡娃」手段,而一旦停止「鸡娃」了就可能会让孩子不再学习,从此学习能力一落千丈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可不行啊!父母不可能一生一世地监督孩子,所以如果真的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孩子没了自己的动力,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这些比较理智的父母就会不断动摇,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是,外驱力一定会消弱内驱力吗?那为了保护内驱力,是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外驱力呢?
一外驱力、内驱力,你知道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个由德西和瑞安(Deci & Ryan)首先提出的心理学概念:「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我们行动的动力来自于主要两个大分类:「内驱力(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驱力(extrinsic motivation)」。
内驱力,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产生的动力来完成某个行为,比方说「我喜欢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
而外驱力,就是通过奖赏、惩罚或者其他跟行为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产生的动力来完成某个行为,比方说「我必须学习否则我会留级」或者「我需要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这两个大分类在定义上虽然有冲突,但是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极端,而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分类。
也就是说,这两个分类之间是没有冲突的,不能因为说某个行为是由外驱力驱使的,就能说这个行为完全没有内驱力的帮助,反之亦然,不能说某个行为因为有内驱力的使然而否定外驱力的帮助。
比方说,孩子完全有可能对数学感兴趣的同时,也因为在考试得到满分的时候能得到奖励而对学数学充满兴趣;或者说,孩子也可能在通过外驱力来驱使自己复习物理的某个阶段,突然对物理感兴趣了而同时拥有外驱力和内驱力。
虽说如此,目前有一些研究指出,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一件事情本身产生了内驱力,再加入奖励、惩罚等外驱力的话就会消弱孩子本身对这件事情的内驱力。因此,外驱力的确有可能消弱内驱力。
所以,如果情况允许,最保守的办法当然就是在不借助外驱力的情况下,尝试让孩子自己对学习产生内驱力,让孩子能够自己废寝忘食地学习下去。
二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产生内驱力呢?
根据前面说到的「自我决定理论」,为了能够让孩子产生并保持内驱力,那这件事情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能够同时感受到:
1. 归属感(relatedness):我感到安全被爱。
归属感是建立内驱力的基础。毕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如果孩子最基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没能得到满足,就根本不可能满足其他的需求。
想象一下我们就能理解,如果我们连吃都吃不饱总是挨饿,那我们唯一想的就是怎么才能获取更多食物(外驱力),而不是在意怎么才能做到自我提升。
所以,只有当孩子能够感到安全,只有当孩子能够感到被爱,才有可能愿意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成功地建立起内驱力。
2. 胜任感(competence):我可以做到!
换句话说,就是这一件事情能够让孩子有「我可以做到的」的感觉,并且一旦挑战成功,这件事情还能给孩子产生正面反馈,产生满足感和自信心,使得孩子继续追求更多类似的事情。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最佳挑战(optimal challenge)」。
相关文章孩子感到自己很特别就是自信吗?怎么从小就建立自信心呢?
这个概念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非常相似,要是这件事情能够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中超出一点点,对孩子来说就会更有趣,就更能驱使孩子去尝试完成。
另外一个类似的概念就是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提出过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如果这件事情本身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挑战,那孩子虽然能感到安全和可控,但是长期下来就会开始失去兴趣。只有当事情促使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且不踏入恐慌区,孩子才能在紧张后感到新奇,才能成长。这件事情才是孩子的最佳挑战。
但是,如果事情本身很困难,如果这件事处在孩子的恐慌区,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到胜任呢?这时候,父母可以尝试把事情拆分成孩子可以胜任的小任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件事情。
要注意的是,这个感觉需求,恰恰就是外在的奖励和惩罚最能消弱的部分。研究发现,如果成年人通过奖励或者指导控制来促进这次行为,孩子们就会尽量选择更简单的事情,而不是最佳挑战。
所以,如果父母觉得孩子能够通过额外的努力来完成这件事情,父母就不应该对这件事情进行干预。毕竟,父母已经这么老了,就没必要在小孩子面前「秀智商」了。
3. 自主感(autonomy):事情由我做主!
很多人会混淆「自主」和「独立(independence)」这两个概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自主意味着这件事情是自我发起的,并且自己将会对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而独立,则意味着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因此,让孩子感到自主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件事情,并不意味着父母不应该给孩子提供任何支持。换句话说,如果孩子邀请父母参与到事情中,父母并不需要拒绝孩子。
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主感,只是意味着父母必须把这件事的控制权完全放到孩子手中,让孩子能够自己做主,让孩子能够觉得「这件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我控制的」。
小结一下,只有当孩子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发地挑战一些难度合适的事情,并且把控制权完全交给孩子,孩子才会愿意自由地探索,才能够真正地对这件事情产生内驱力。
三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产生内驱力
有时候,有一些事情怎么样都可能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继而无法激发孩子对这件事的内驱力。这很正常,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
比方说,有一些母语很强势的孩子不论父母如何引起好奇心,就是不喜欢学习其他语言;有一些孩子不论父母如何鼓励,就是不喜欢学拼音或者数数。
不单单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上,有一些孩子也可能没有动力去自己吃饭或者收玩具,有一些孩子虽然喜欢跟同伴们玩,但是仍然不会认为「我喜欢分享,因为分享使我快乐」。
因此,如果没办法使孩子拥有对这些事情的内驱力,就没有「消弱内驱力」这一说法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都会使用奖罚制度来建立孩子的外驱力,比如每刷完一本英语分级绘本就奖励好吃的,或者用 app 里星星钻石来鼓励孩子继续开口说话。
问题在于,奖罚的效果往往都是短期的,力度需要越来越强,而且要是奖罚停止了,效果就会消弱了。
相关文章为什么奖励和惩罚对孩子都没什么用?该怎么去管教孩子呢?
打个比方,假设我现在希望你学习你最讨厌的学科,告诉你我会给你奖励,跟你保证在你学完课本上的第一章我就奖励给你一个 LV 包或者 iPad,又保证等你学完第二章我又奖励给你 Gucci 包或者游戏本,但是在开始第三章前我告诉你我没钱了,不能再给你买贵重东西了,最多也只能给你买个便宜的口红或者鼠标,你会愿意继续学习吗?
或者说,用惩罚来促使你做某件事,要是你第一次不做我就让你刷马桶,第二次不做我就让你洗厨房,但是后来我良心发现不惩罚你了,你还会在没有逼迫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吗?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发现感兴趣的部分,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此,重点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长期地保持动力呢?答案是「内化(internalization)」。
四那怎么做才能把外驱力内化呢?
接着上面奖赏的例子,要是我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你认同「这门学科真的很有用,我愿意努力地学会这门学科」,虽然效果肯定比不上内驱力版本的「我真喜欢这门学科,太有趣了」,但是至少如果中断了奖励了,不再给你买包包或者电脑了,你仍然会有内在的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不过,别以为把外驱力内化是一件一气呵成的事情。要完全内化,其实要经过从被人控制到高度自主的转换的三个步骤:「内射(introjection)」、「认同(identification)」和「同化(reciprocal assimilation)」。
简单的说一下吧:
内射,就是把本来外在的奖罚直接转换成内在的。比方说从「我学了这门课就应该给我包包」到「如果我不学这门课,就不配得到包包」。
认同,其实就是在内射的基础上,加入价值观。比方说「我学这门课是为了我自己,我应该学会」。
同化,就是在认同的基础上,能够与自己的其他价值观和行为相匹配,不冲突。接着前面的例子,这意味着你不仅仅会努力地学习这门课,还会去试图自我提升,做更好的人。
现在重点才来了,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促进外驱力内化呢?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情感联结(interpersonal involvement):亲密关系才能引导改变
这跟内驱力的归属感很相似,如果要帮助孩子把外驱力内化,那这个人就必须与孩子有情感联结。
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你半辈子都不认识的陌生人跑过来跟你说「嘿!这个……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啊,别总是想着要奖励!」,你肯定一头雾水,还可能回一句「关你什么事」,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你最要好的闺蜜,你就可能会认真地考虑一下了,对吗?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内化,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多陪孩子,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并给予关心和温暖。
2. 结构(structure):提供指导,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做出改变
这意味着父母应该把自己期望怎么做、事情的重要性、如果不做的后果都明确地告诉孩子。
比方说,父母可以告诉孩子:
「我真的希望你能够把英语掌握好,跟我一起在这一年内把这些分级阅读绘本都看完,每天就 1 本,因为现在你学起来比以后更容易,而且如果现在学会了,到你上中学的时候就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去学英语了,你就可以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休息和其他科目上。
如果你不这么做,到时候学起来就可能会更困难,而且因为从初中开始你的科目本来就更多,可能会让你连休息的时间都被挤压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不应该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屈服,不应该说「你学不学?不学拉倒!」,否则本来好好的沟通就变成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了。
这里的目的,只是让孩子理解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并为接下来的自主支持埋下种子。
3. 自主支持(autonomy support):给予选择,让孩子自愿开始行动
这一个条件,跟内化的程度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越让孩子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孩子就更可能更可能接近同化的程度。
因此,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他们能够胜任的选择,鼓励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并减少对孩子的控制的话,内化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总 结
内驱力和外驱力是心理学「动机」的两个大分类,都能够促进人们做出相应的行动。内在的动机来自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外在的动机则来自于奖罚和与事情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有一些研究表示,如果在已经有内驱力驱动的情况下再加入外驱力,内驱力就会被消弱。因此,如果已经有内驱力了,保险一点就不要给孩子任何奖罚了。
要产生和维持内驱力,就必须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胜任感和自主感。也就是说,孩子要感到安全被爱,并且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事情成败都是由自己控制的。
有一些事情怎么样都不能产生内驱力,这时候外驱力可以作为起点,然后再经过内射、认同和同化的过程把外驱力内化。
要做到内化,需要满足情感联结、结构和自主支持这三个条件。
- 参考文献 -
Grolnick W, Deci EL, Ryan RM. Internalization within the family: 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Parenting Strategies and Child Outcomes. 1997;6:135-156.
Ryan RM, Deci E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 Psychol. 2000 Jan;55(1):68-78. doi: 10.1037//0003-066x.55.1.68. PMID: 11392867.
Deci EL. The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 1971;18(1):105-115. doi:10.1037/h0030644.
Lemos MS, Veríssimo 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long elementary school.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12:93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