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吃饱了撑的人,中医里“马上消食”的摩腹法(家庭版)
“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千金翼方》
这个几乎记录在每一本养生古籍的方法,因为太过简单而被我们忽视。
食后摩腹法,它是给大人小孩消胃积,给脾虚之人理脾积,自古以来最日常管用的方法。
古人为什么那么推崇食后摩腹呢?
因为消化吸收很不简单。它是给身体送走坏的,留下好的。
消化好的人,一是消化得快,我们人“以通为顺”,不能因积食阻碍五脏真气流通。
二要消化得充分,每一口食物都不白吃,都化生成气血。
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糟粕变化,早晚溲便,按时精华……
神气内守,荣卫外固,邪毒不能犯,疾病无由作。
《万病回春》:消化,是尽快送走坏的,留下好的。清浊一定要分的很开。
如今人人常有的脾虚胃不和,肝郁,小肠寒,胆汁分泌少,大肠蠕动性差……都直接影响到你“分清泌浊”的速度和质量。
食后摩腹,是一个随手消化法,它不依赖药力,不耗气、不“伤和气”
按照饮食下行,按摩导气以顺,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
即有痰滞食积,在回肠曲折之间,药力所不能到者,此则妙在运动,因之消化而解矣。
请不要轻视这种“治未病大法”。腹部既是疾病的起点,又是疾病转归的终点。
食后摩腹快速流通腹内气机和津液。饮食和情志是现代人最多的滞气,有气不可怕,马上随手揉掉、打嗝放屁出来才好,最怕是留结腹部、深入脏腑,产生百病。
每天坚持饭后理疗5-10分钟,中焦健运,快速见效,头脑会感到明显地轻松,清气上升,疲劳感一下子消失。感觉就是清爽。
按过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到那个饭气攻心、烦闷恶心的蠢蠢的自己了。
以下手法整理自《厘正按摩要术》。
饭后小半小时之后开始,不要吃完饭立即就揉,会喷出来或肚子剧痛哦;躺或不躺下来做都可以,尽量以舒展胸腹为宜。
1、消胃胀
用拳头或手掌根部(单双手皆可),较为用力,由心窝剑突推到肚脐下,二三十次。
这一步把上脘、中脘、下脘三穴的气机打通。重点按摩到饱胀的胃脘部,有一种舒服的微虐快感,宽胃理气。
对应中成药:胃苏颗粒(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2、疏肝、理脾
双手握拳,从心口剑突上方沿肋缘,向左右胁两边呈“八”推运,二三十次。双手打圈圈按摩两胁和腰部二三十次。
这一步消肝胆浊气、增加脾经阳气。木不克土而脾和,打出嗝来,胸腹舒畅。
肚脐旁开4寸为脾经“大横穴”。久坐办公室之人,湿气重、脾虚,肚脐一圈长肉、整天困乏、脸色暗沉、出油,要常按揉它。
对应中成药:归青散(健脾祛湿、活血疏肝)
3、推动小肠大肠经
将双手掌搓热,重叠,覆盖于肚脐范围旋摩二三十次。
按压肚脐周围,胃肠鸣叫,蠕动加快,放屁多。这里有几个厉害的调理穴。
水分穴(肚脐上一寸),小肠之募穴。肚脐下方为小肠所在,小肠受寒则消化酶活性低。揉水分穴能帮助小肠热起来。
天枢穴(肚脐旁开两寸),大肠之募穴。有肠胃病、慢性结肠炎的人、有便秘的人,天枢穴会很痛。揉压它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4、摩腹结束术
双手静置于神阙穴36息;或者在气海穴(肚脐下1.5寸)压三次。
按摩之后理顺腹部气血,“引火归元”,把全身之气收归大海。
时间少的朋友做1、2,每次5到10分钟完成;有时间的朋友尽量做完1-4程序,消化效果加倍。
再啰嗦一下,哪些人是一定要学习食后摩腹呢?
1、饭后困,容易昏沉之人。
饭后困是一种微中毒现象,饱食卧则百病生,起来还会头疼烦闷得想屎。
勉强初步消食了再午睡,是养生基本修养。
2.、脑力差、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聪明的大人,和小孩子。
肠道与大脑同根,科学解释有一条肠脑轴(gut-brain axis)联络,肠道菌群和大脑系统双向影响。
中医认为,人体会调动全身气血排腹部之瘀,久之上部空虚,头脑不灵光。
所以脾虚之人会变笨是真的!食后揉腹能让你们快速聪明。
3、小孩子,经常外务的上班族,心脏弱之人。
容易反复感冒、扁桃发炎、咳嗽的小孩子,一般都腹中有瘀,体表防御能力很差,不每天多揉腹化内瘀,情况会永远反复。
冷天,肚子饱胀的脾虚人,容易引发外邪表证,心脏急症。日常饭后揉腹可以解除意外。
4、还有中年人。
中年人以节饮食为本。如果免不了饥饱无常、肥甘厚味,
就要懂得及时维修自己,生活负担那么大,就不要再被身体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