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接纳,才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01

网友小楼得知老家的母亲再次被骗时,气得跳脚。

小楼母亲年轻时是个会计,精明强干,谁也别想蒙她。没想到,这些年,她的脑子却似乎越来越转不过来:会轻信那些骗人的养生信息,会同情街边一看就假的乞丐,会心疼装可怜的销售,常常被人唬得一愣一愣……

平时,小楼忙于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折腾,并不在意。可当听说母亲花了好几万囤了一堆没用的保健品时,立刻觉得事态严重。

前几天,趁着公休假,她特意千里迢迢飞了回去,进门便看到小山似的保健品正傻子一样堆在客厅,屁股还没坐稳,就对着母亲一通数落。

母亲还未消化女儿回来的喜悦,便听到劈头盖脸的批评,只讪讪地笑着,并不说话。

父亲见她回来,同样惊喜万状,忙忙地烧水做饭。

刚好有邻居敲门求助,解了母亲的围,母亲跟她打了个招呼便去帮邻居的忙。小楼只好悻悻地闭了嘴,钻进了厨房。

一直沉默的父亲见她进来,轻轻对她说:你知道为什么你妈花了一年的积蓄买那些保健品么?

小楼恨铁不成钢地:越老越傻了呗。

父亲轻笑着摇头,定定地看着锅里冒着热气的菜,叹了一口气:因为那个卖保健品的女孩子长得像你,说话也像你,你妈看了喜欢,说我帮她也是帮我闺女,行善了就会积德,也有人会像我帮她一样帮我闺女……你说你不由分说就跑那么远,你妈一直担心却不敢说……

小楼端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震,突然感觉眼圈发红。父母厚重的爱,总是藏在岁月的转弯处,不肯轻易袒露。你不问,父母不解释。

有时父母不是变傻了,而是老了。善良的人年纪越大,心就会越软,远方的儿女,一个个都能成为绑架父母的肉票。时光,便是那狠心的绑匪。

02

好友琳最近对此也颇感慨。

前阵子,得知父亲摘果时摔伤,她赶紧放下工作跑到医院。

看到腿被白色的绷带缠起来的父亲,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忍不住开始啰嗦:就那几亩破地,早说不让种不让种,就是不听,家里又不是缺你那点钱,现在好了,得在床上至少躺一百天,你是不是活该……

父亲却一反常态,告诉她:我愿意活该,我愿意种!我又不是给你吃,是给我孙子孙女吃。

说完,气呼呼地背冲着她,不在说话。

她气得不打一处来:还不能让别人说了。

母亲将气急败坏的她拉了出去,小心关上病房门。

她仍旧气呼呼地发着牢骚:什么破老头,越来越固执,您看看他那个态度!

母亲却轻声问她:还记得你初中时摔伤么?

她一下愣住,那次差点成瘸子,怎么能不记得?!

当年的她是个假小子,天天跟村里的男孩爬高上低,被父母怎么训斥也没管用,有一天,终于出了大事,她从两米高的树上摔下来,当时就晕过去了。

父亲从地里跑来,二话不说立刻背她去了医院,放话谁也不许说她。她养伤的那几个月,是父亲每天背着她到镇上的初中去上学,刮风下雨从来没耽误过……

看她不再说话,母亲又轻轻地说:当初你爸可没说一句“活该”,还总担心你太小会留下后遗症,明明你都好得差不多了,他还坚持要背你上学。是你嫌弃他,他才会不得已放弃。他的腰,就是那会背你留下的病根,如果不是腰难受,他何至于摔下来……再说了,他守着那几颗老树,还不是想给你们几兄妹留点念想。你们如果回来,他不就不用上树了?

她瞬间哑口无言,自责无比。

岁月早已经把父母变成了婴孩,需要我们悉心照料才能安度那条叫苍老的河流。这种照料,不求你心甘情愿,只求你放下抱怨,尊重和接纳他们。

03

在电影《后来的我们》时,观众都注意到男主见清有个超级好的父亲。

他父亲独自抚养他长大,任劳任怨,心细如发,常常在过年时给他做年夜饭,担心他在外吃坏了胃。

但见清对父亲,却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要不就没有耐心,要不就虚荣自大,要不就无比嫌弃,只有在父亲去世了后才慢慢真正了解他。

最经典的一幕,当“北漂”见清赚了点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想让已患眼疾的父亲跟自己一起生活时,父亲却固执地守着老家的饭店,不肯离开。

见清生气,恨铁不成钢地对父亲说:我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嘛嘛?!为什么就不能理解?!

但父亲轻轻地回了一句:你凭什么安排别人的生活?!

这种场景很常见,在很多游子的心目里,努力打拼的目标,就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可父母却还是愿意待在属于他们的老窝里,守着乡音乡土,仿佛那里才是可以安放他们身心的风水宝地。

有时,我们以为我们是大人了,有能力安排父母的生活了,其实,我们却始终猜不透父母的小心思,参不透人生的大智慧。父母要的永远不是豪车别墅,只是我们的平安喜乐。

04

父亲节前夕,在张先生的建议下,我“投其所好”寄了本地的白酒给父亲。

前一天,母亲喜滋滋地打来电话,告诉我快递收到了,父亲开心得不得了,逢人就炫耀。对他,这才是最好的礼物。

一向对父亲饮酒耿耿于怀的我,似乎也一下释然。

父亲贪酒。从年轻时候就开始,每日必要喝上几杯,仿佛醺醺然才是人生常态。母亲为让其戒酒用尽了招数,吵架、打架、告状等等,但收效甚微。

成年后的我,在母亲偃旗息鼓后,好像自动接过了让父亲戒酒的接力棒。如许年来,我们姐妹几个费尽思量,软硬兼施,企图让他就范。其实,戒掉的不是他的酒,而是他饮酒的无度,对身体的伤害。

所以,无论他在京还是在家,我送过很多礼物,衣服,鞋包,皮带,独独躲过酒,就像是故意跟他较劲。无论礼物多贵重,都送不到他心上。明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么,但却偏偏不给他,且见了他喝酒,就会皱起眉头,非常不爽。

心知我们母女同仇敌忾,一致反对他饮酒,他也被迫无奈发誓戒过酒,还为此大病一场,差点挂了,但那酒依旧没能戒掉。

我曾为此恼羞成怒,但父亲似乎毫不知情,酒该喝喝。最后还是母亲劝住了我,何苦为他的错误惩罚自己。

现在想来,张先生说的是对的,他延续几十年的习惯,老伴儿奋斗一生都无法改变,更何况子女?!如今他也接近古稀之年,想喝就喝点吧。

四十多岁,我终于与自己和解,扔掉了那个想改变父亲习惯的执念。面对老父的习惯,充分尊重,或许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事儿

05

众所周知,我母亲从很早就是个胖子,因为能吃又不爱动。

由于胖,高血压高血脂都不请自来,医生也警告她要减肥,控制体重,母亲笑笑不置可否。

我常常磨叨让母亲减肥,母亲口头诺诺地答应,却迟迟不动,让我很是无奈。

记得在京小住时,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她答应跟早起的父亲一起锻炼。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见母亲吃得也少,动得也多,奇怪她的体重一直无甚变化。

一天,在我的追问下,父亲才忍不住笑着揭穿她。

原来,每天早上她是跟父亲一起出门了,但走了不远,便在马路边上的石凳一屁股坐下,嚷嚷着脚疼走不动了,就守在那里等父亲,父亲转了一大圈后回来,她这才一起厮跟着回转。见了我,又要装作一副刚刚锻炼完很累的样子。

我竟信以为真!

后来,跟懂养生的朋友吃饭,听我义愤填膺地说起此事,她却笑笑:既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就不要勉强她了吧。减肥并非她自愿,再有一些抵触,反而对身体不好……

我哑然失笑,就此放下,不再苦苦纠缠她的体重,接纳她不愿减肥的情绪。有健康的心态,便有健康的身体,我没有权利打着爱的旗号,让减肥成为她的负担。

06

中年以后,在撕裂中前行,一边是孩子,一边是父母。

很多时候,我们强势给出的,只是自以为是的爱。但相比孩子的爱,我们的爱不够纯粹;相比父母的爱,我们的爱又不够通达。

我们见过了世界,当然很容易从父母身上挑出很多刺儿:有的父母没有文化,有的父母刚愎自用,有的父母感情粗糙,有的父母心胸狭隘,有的父母习惯不好……但反观我们自身,谁身上没有这样的缺点那样的劣势?!

无论你再看不惯,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自己的人生,一不触犯国法,二不妨碍他人,三不破坏公物,子女看不惯少看,听不惯少听,自己的建议,父母接受了更好,不接受,顺其自然,不必纠缠。

陪老人,有时如爱孩子一般。他们的习惯,学会尊重;他们的情绪,全心接纳;他们的焦虑,懂得安抚;他们的苦心,充分理解;他们的意愿,尽量成全。跟年迈的父母相比,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态度。无论性格,无论习惯,不管成败,不管输赢,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毫无条件全心爱着的最棒的父母。

尊重和接纳,才是子女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麦子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