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命尽十方(参同契)
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心解
天禅意空
唐代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曾在曹溪六祖门下为沙弥,六祖圆寂后,先后依止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在行思处得其心法。《五灯会元》记载:有一天,希迁禅师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已者,其唯圣人乎”一语时,拊几而叹曰:“圣人无已,靡所不已。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于是掩卷而坐,不觉进入梦中,梦见自己与六祖同乘一龟,游于深池之内。醒来之后,仔细推详:“灵龟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参同”是指万象各异却同一法界,一切事物各守法位,互不相犯而又相涉相入,统一于自性之中。契是指明了真如实相,契入“法身不隔自他,圆镜体现万象”的佛之境界。在日用行事上随缘不动,灵照不昧,开 辟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独特的宗风。
参同契
【心解】
心造诸业万象生,万法各异皆归真,
参透性相同一体,契入理事见法身。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心解】
曾是西方忍辱仙,心地顿悟释迦佛,
涅槃妙心传迦叶,二十八祖出西土。
达摩东渡心印心,西来禅法密相付,
人有利钝上根得,道无顿渐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心解】
心源灵明月皎洁,映照万象幻化出,
千枝同根河归海,心水不息暗流注。
诸相虽异归理体,本体事相非自独,
执事为迷因著相,契理著法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心解】
大千世界一切境,根境同源互涉入,
因果相生缘攀缘,生灭回互不回互。
一念牵动万法起,互为依存缘起处,
无分别中存事理,各显异相法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心解】
宇宙万象一画图,色本各异万法殊,
六根无识本清净,岂可缘声生乐苦?
上中根机悟禅理,言语相上暗相合,
若能悟知体与用,当下自明见清浊。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
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心解】
地水火风具特色,暖动湿坚共一处,
现象皆是因缘合,见子应知法相母。
心动如风起恼热,水浊地坚妄想固,
理事犹如母与子,相逢常在风尘路。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碱醋。
【心解】
当知眼色耳音声,皆是妄心有所住,
心迷于物不知假,故生鼻香舌碱醋。
六根执着于六尘,自性光明遮迷雾,
五蕴六尘心本无,著相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心解】
本是法王坐大堂,末是万象听调度,
尊卑不可成颠倒,法语不离归宗处。
为明性相显法义,以明对暗令解悟,
以暗说暗生边见,不入中道增糊涂。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心解】
暗中有明解明时,不可以明令其睹,
以明说明难见明,示暗露明法障除。
明暗相对互依存,不取两边即正途,
性相有别却同体,犹如行走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心解】
存在自有存在理,万法各有功用处,
法不妄立与妄废,平等性中无对错。
事物存在于理体,函盖密合不可拆,
理如箭锋应物来,所到之处皆穿破。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
【心解】
开山立派各自行,弘法度众莫自顾,
祖师言教宗风承,勿自立规坏法度。
顿悟法门真道场,触目不会自性误,
执迷事理不见道,行持焉知菩提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心解】
菩提能证非远近,不以事相论进步,
悟时无物可障碍,迷时阻隔山河固。
吾今直言参禅人,心无妄念即真如,
百劫苦难一念消,生死光阴莫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