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记忆——哈达街的古寺庙
赤峰记忆——哈达街的古寺庙
牛忠仁
我出生在老哈达街,长在老哈达街。老哈达街有很多寺庙,我大多都去过,虽然时间久远,记忆还非常清晰。
红山根上的“龙王庙”,六十多年前小学时代的我几乎每年的端午节早上与髪小和同学都要去爬红山,(学校也曾集体组织过)顺便也到坐落在红山根的该庙院里面看看,庙的面积不大,那时该庙的院落门窗已经破落不堪,龙王爷的塑像早已无踪无影,但是还得承认此寺庙仍然存在着。
二东街最东面,(天主教堂东)与现在的清河路交汇处是“马王庙”,该庙座东朝西,因有此庙的存在,与二东街形成“丁字”路口,当时还没有现在宽敞笔直的清河路,只是一条不太正规能走大马车的南北土路。南山泄洪的山水是从现在三东街路南永巨四O、五O市场对面的单桥(现在的“单桥小区”由此得名),向北右转弯先流入二东街,再流入目前的清河路的旱河中。马王庙的南北两侧各建一个小桥可以走大马车,所以人们称之为双桥,(“双桥小区”则由此而得名)。此庙我也曾经进去过,青砖灰瓦高脊一排南北筒屋,恍惚还记得靠着庙堂的东墙,有一排已经损毁的很厉害的不完整看不清彩色的佛像,但是该寺庙的房舍和门窗当时还是完好的。
现在头道街的“狗市”也就是原“制镜厂”大门口的北侧,是小小的东“九神庙”,据我所知该庙唯一的用途是谁家死了人立马去“报庙儿”,去世者多大年龄剪多少张烧纸,(剪的纸每张是相连的)用线蔴绳串起来先挂在死者居住的大门口的墙上,目的是告诉亲朋好友和前来帮忙送礼的人们此院就是死者的住处。还有一种用途是称此“纸幡”是死者的“阴魂”,第二天摘下送到该“九神庙”里面,庙的里面矮小,基本是进不去人的,我曾探头往里面看过,正面和两侧落座着体积不大的诸佛塑像,送“魂”者当然要在小庙门前上香磕头了。“送三”的晚上孝子贤孙们到该庙小心翼翼将“纸幡”取出,用穿着的长孝袍兜着,嘴中小声念叨着类似某某“别害怕,送你(或您)上西天极乐世界了”等吉祥话儿,取回后放在纸扎的车马人的车里面,车前站立一名“驭手“(赶车人),在北河套或其他野外空旷处,孝子站在凳子上包括扎的车马人面朝西南方向,大声朗读“阴阳先生”拟写的“指路文书”后一火焚之。其实整套车马人都是为这串“纸幡”(阴魂)而服务的。据说当时哈达街还有一个西“九神庙”,在现在六西街的“白马小区”里面,我没见过。
一中街北市场东隔壁的“大仙庙”,此庙面积甚大,而入口却很小,穿过一进门的过道房,院内很宽敞,院落的中间靠西侧有一棵很粗的大树,整个大树的树干基本从根部就开始歪歪的生长起来,树干与地面儿形成不足45度的角儿,淘气的孩子们也非常容易地走着就能上去,给人一种特别古老苍桑的感觉。正北房是此庙的正规庙堂,遗憾的是当时的我一次也没进去过,没进去的原因是,此庙香火特别盛旺,并且大人们都是抱着或领着孩子们去的该庙,我当然也是在母亲的带领下去的,因庙堂小人多,大一点儿的孩子不能进门,只能在院里玩耍。后来此庙是原“工商联”的办公地点,再后来变成了“大仙庙小学”。
西横街的最北端则是哈达街最最热闹的“老爷庙”(又称“关帝庙”)和“鲁班庙”了,俗称的“老爷庙院子”。该寺庙面积大建筑复杂,满院的四樑八柱前出檐后出厦,特别讲究的青砖大瓦房,苍松翠柏一派典型古刹之景。相比之下“鲁班庙”则比“老爷庙”小的多了。西隔壁就是哈达街最早的古香古色的“戏园子”,园内左右带有二层小楼。每逢庙会之日或是过年过节,特别是晚上则是人山人海,遍地都是点着“嘎石灯”的小商小贩——香烟瓜籽儿、冰糖葫芦、熏鸡香肠、茶汤、脆萝卜碗坨……拉洋片的、摔跤耍把式卖艺的、吹糖人的、龙灯秧歌旱船、高翘二鬼摔跤……吆喝声锣鼓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城里的人不用说,郊区的农民们赶着大马车也得进城看一场京剧“牛郎织女天河配”。后来一场大火将“戏园子”烧毁,又重新翻盖了“赤峰剧场”。在原庙址的正面建起了老“盟医院”,它的前身是原“热河省立第二医院”,一九五六年热河省撤销,昭乌达盟盟委和公署迁往了赤峰市,便改为“昭乌达盟医院”。庙的东侧和南侧的鲁班庙的原址改造成了居民住宅,因为两个庙改造的时间很早,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庙里面的佛像,倒是原来庙前摆放后又挪到老盟医院门前继续摆放着的一对大“石狮子”只今记忆犹新。(前些年听说这对石狮曾经被盗过,后经破案追回收藏于文物保护单位)。
“西老爷庙”,我小的时候该庙的四周是名副其实的农田庄稼地,农作物以高梁谷子为主,困难的年代我与邻居的几个髪小曾一起拿着面袋连玩带闹的去此地方薅苦麻菜,以掺入棒子面里面充饥。此庙院落和庙堂面积不太大,当年我进庙还仍然能看到关公关老爷手持大刀但已破损很严重的塑像,庙里已多年没有了香火,黑洞洞杂乱无章有无家可归的乞丐在此居住。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该庙拆扒之前,外面的西墙是一幅面积很大特别显眼的宣传画,画中一位精神抖擞的解放军战士双手拿着一把钢枪,枪前面按着的刺刀指向前方左下角地上的几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小人儿,右上角大字写着:坚决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因六西街拓宽而被拆扒。
最后一寺庙是建立在哈达街五中街紧靠东面路北的“财神庙”和该庙东隔壁面积不大的“城隍庙”,说起财神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此寺庙是咱们哈达街面积最大、建筑最壮观、设施最全的一座庙宇,从四道街只有一排门面房的后面一直延伸到五道街,东西跨度也很宽,院内从北往南有宽敞的庙堂,中间是操场,旁边建有高大特别庄严的“钟鼓楼”,最南面是当年哈达街唯一的一个最大的,古香古色刻龙雕鳳彩色图案的大戏台。到了该庙庙会或年节纪念日及一些庆祝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尤其是庙会晚上的演出活动更为热闹,晚饭后人们甚至是举家出动奔向该寺庙而来,四道街的“财神庙胡同”,人们蜂拥而至摩肩接踵,为的是站在戏台靠前的最佳位置观看演出。当年在这个舞台上参加演出的节目是很单调的,但很有特色,基本上都是哈达街中的业余演员担任演出任务,传统京剧是必须的头档节目,以赤峰街京剧名票陈永庆、徐桂生等老先生们为首的“业余京剧团”的节目最受欢迎,还有一些爱好曲艺的业余相声快板节目穿插其中。当时像我们这样年龄,成群的小孩子们则是跟着瞎凑热闹罢了。更应该说的是,为照顾不能亲自到现场的老弱妇孺,和脱不开身子到现场观看演出的人们,当年的“赤峰有线广播站”特意从大仙庙的舞台拉一根专线到三中街广播站的播音室传输“有线信号”,将演出的实况通过大街上安着的大喇叭和几乎家家都按装着的小广播喇叭播放出来。正因该庙具备这种比较齐全功能的特色,所以被开发被利用的时间更早,我便从没见过包括东隔壁城隍庙庙中的偶像。此庙先是被改造成“财神庙小学”,红山区“第四小学”,后来是原红山区“教育房产”的办公场所。
除了以上我所说的并且亲眼所见到的几个寺庙之外,我还听老人们经常说起过坐落在二东街路北的“第二小学”,就是原来哈达街很有名气的“文庙”,由于我的年龄所限,又因它被“开发利用”的时间早,所以我只听说过而没见过此庙。
以上是我作为生在哈达街长在哈达街的一个古稀之人,凭借着衰老的恍惚的记忆所絮叨的、我所了解的、历史上哈达街的几处庙宇,肯定有很多不全面不详细甚至有错误的地方,诚恳各位老学者专家老师们给于补充指教!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