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还对格律诗词那么精精乐道?
谢谢邀请,我现在正好在青岛市老年大学学习格律诗词,虽然老师教的平平仄仄,押韵,对仗,曲调,词牌等等,学的我头混脑胀,但是两年多了,我越来越喜欢格律诗词了!
1.格律诗词的发展,源远流长。格律诗词是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一代一代人传承、完善、创新发展而来的。至今仍无人超过唐诗宋词那个年代高峰。
2.格律诗词创造了不少流传千年的金句。例如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李清照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句句首首读来朗朗入口,一直传唱至今,为人所熟知,为人所津津乐道。
3.诗言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格律诗词语言最精炼,句子最简单,读诗如读画。朗诵如歌唱。读起来或昂扬顿挫,或和谐婉约,或慷慨激昂,能达到声文并茂,增强艺术感染力。
4.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既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前人把作词称为“倚声填词”或“按谱填词”。能达到声文并茂,增强艺术感染力。由于词牌众多,既有慷慨激昂的曲调,也有和谐婉约的曲调。
我国著名的龙榆生先生的遗著《唐宋词格律》,就收录了词牌150余调。所以选择余地大,为人所热爱。
综上所述,格律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为人民大众所热爱,为人民大众所喜欢,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至今仍为人民大众所津津乐道。
2020.11.16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