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艺切磋(四十五):洛兰风格(由暗及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想象一下诗中的情景:前半句,坐在窗户旁朝山上看,窗里是黑的,窗外一片明亮,远远的西岭上积雪浮云端;后半句,坐在门里朝江边看,门里是暗的,门外一片光明,远远的江边上巨帆将远行。两句诗中所隐含的布光方法都是顺着眼光由近及远,而“由暗及明”。

诗之后,这种“由暗及明”的布光方法,却成了十七世纪法国风景画家洛兰和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家透纳得以成名的画风,名曰“洛兰风格”。

想想看,将自己藏在暗处,窥视明处的那种感觉,是不是有点儿神秘,好像是一种我们童年常玩的捉迷藏把戏,不是吗,既忐忒,又刺激,充满好奇,富于遐想。

洛兰风格中“由暗及明”的光色技法,追求的可能正是这样一种神秘而忐忒的效果。这种画风使洛兰成为法国印象主义在光色画法上的先驱。

由暗及明的布光方法,在摄影中运用,就是想像让画面里的阴影部分作为画框,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中景或远景较亮的有细节的地方,就像是躲在暗处,窥视前方的景色。需要注意的是,测光区域要放在明亮处,以清楚地记录明亮部分的故事与细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当“洛兰风格”的这种机会来时,会把握住。

西藏的古格王国和郭亮村的“壁挂公路”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试着拍摄“洛兰风格”照片的机会,在此一并感谢,哈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