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会让你掉眼泪,不信你读读看

一、心灵写诗——

《爱心与教育》的最初题名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有一句经典的话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评语既肯定了《史记》作为史学巨著的地位,也认识到了该书作为文学名著的价值,可谓中肯。时下,类似《史记》那样一书兼备双重价值的著作不胜枚举,但如同鲁迅那般一语点破玄机的评论却寥寥无几,比如李镇西先生撰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的文学价值就始终被其教育学的光辉所遮蔽。(按:本段表述有些夸张,但不如此不足以表达笔者初次阅读《爱心与教育》的激动心情)

《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有学者查有梁先生称其为“高水平的‘实例教育学’”,有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赞其为“一本活的教育学”,还有无数教育界的同行以及成千上万的普通读者反复研读后将此书奉为圭臬。可以说,该书的教育学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评价都止于这种认可。《爱心与教育》出自于教师李镇西的笔下,是一本探索素质教育的手记,大家自然而然把该书当作教育类著作来读。然而,读者却忽视了李镇西同时也是一名从小便怀揣着“文学梦”的语文教师,还是一名深受苏霍姆林斯基笔耕不辍精神的影响而“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爱心与教育》引言)的写作型语文教师,更是一名自觉追求“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同飞”(李镇西:《心灵写诗》)的思想型语文教师。从李镇西的教育历程来看,他在带领“未来班”走向未来之际就着力于把班级当作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童话在打造,把教育当作一首极富浪漫气息的诗歌在书写,从而使他在三尺讲台之上获得了教育和文学的双重回报——“文学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同时,教育正在圆我的‘文学梦’”(李镇西:《心灵写诗》)。他本人也曾坦言,“30年前,我是一个文学青年,总想当作家,但命运让我成了中学教师,于是我便把教育当作诗来写——我的著作《爱心与教育》最初的书名就叫《心灵写诗》”(李镇西:《写作,记录教育生命的流淌》)。如果我们要追问《爱心与教育》的写作动机的话,除了一个“爱”字,《心灵写诗》这个别名或许可以作出更加恰当的解释。

可以说,作为一个满怀文学激情的语文教师,李镇西创作《爱心与教育》除了探索教育之外,也不乏文学方面的诉求。从文学的角度解读《爱心与教育》,挖掘作品的文学价值,更能解释该书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也有利于全面总结其成就。

二、爱与被爱——

《爱心与教育》的双重情感

《心灵写诗》是一个极富文学趣味的书名,李镇西最初给《爱心与教育》这样题名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他的写作动机,也给读者提供了另一个解读的视角。我们若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读这本书的话,那么《爱心与教育》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教育故事集,而是一首首心灵诗歌的汇编。

诗歌最重情感,《爱心与教育》最为动人心魄的地方正是情感。有人将这种情感解读为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是不错的,但是只说到了一个方面,因为我们接着就会发问:书中只有单向度的爱吗?细读《爱心与教育》之后,我们的感受有敬佩,有感动,我们敬佩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我们感动的是学生对老师的爱。李镇西坦言,他写作《爱心与教育》的原因正是自己“承受了太多的来自学生的爱”,而在书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师爱学生不是一种高傲的给予行为,而是一种谦逊的偿还行动。因此,该书蕴含了爱与被爱的双重情感,其内在结构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汇,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处,也是读者感动的缘由所在。

这种双重情感体现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生活,共同进步,而最直观、最典型的呈现方式是书信交流。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利用书信展开师生对话,一次次成功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书信转化后进生、关怀落榜生,他通过书信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他甚至通过书信进行远程教育。细读这些书信,我们不难发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是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高度信任。

如果说老师通过写信来关心自己的学生是职责所在的话,那么和一群远方的陌生学子保持书信交流则完全是“自讨苦吃”,这额外增加的工作量根本不会计入课时,也自然算不上工作业绩,甚至还显得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我们正是从这一份自讨苦吃的劳动里看到了教师的无私和伟大,看到了坦诚的交流和心音的共鸣,也看到了教育中的诗意。

”杨守丰同学,由于你这么信任我,所以,我也愿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给你说几句心里话。你能够被未来班的事迹所感动,这说明你的心也是纯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还很不好,因此,不少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最后失去自己纯真的思想感情。一些中学生,小学初中时天真浪漫,纯洁无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渐渐变得油滑世故起来,甚至嘲笑自己的少年时代。我每每看到这些想起这些就很心痛。······我希望你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真诚、追求进步、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好学生······“

一封陌生来信,引起李老师“格外的注意”,他随即做了认真的回复。回信中,坦诚交流的姿态,谆谆教诲的话语,给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学子以莫大的鼓励,这份纯洁的友谊是杨守丰同学生前体验到的最美好的东西,所以她的同学兼室友冯珉娟感动地说,“从您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最高尚的灵魂······守丰在看透世态炎凉的情况下,能重新振作起来,使有限的生命放射出那么摧残的光华,是与您的帮助分不开的”,李老师的教育方式即使在陌生学子那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唤起了学生对老师的由衷肯定,这种平等的互动让我们看到了感人肺腑的真教育以及教育中的真感情。“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真正的教育必然是怀抱着一份精诚的情感去育人,有了这份情感在心,普通的教育行为也充满了无限的诗意,朴实无华的教育随笔也就成了精美绝伦的诗篇。

三、学生群像——

《爱心与教育》的人物描写

《爱心与教育》的文学价值除了字里行间涌动的双重情感之外,也具体表现在作者成功刻画了一群可爱的学生形象。不管是“后进学生”,还是“优秀学生”,不论是老师身边亲授的孩子,还是远程指导的“朋友”,《爱心与教育》这本书里的学生都具有真诚、善良、正直的优秀品质,他们一个个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尤其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如朴实善良的宁苇,纯真高洁的宁小燕,早熟上进的杨守丰等等,更是刻画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作者写人的方式很有特点,首先是他善于利用学生的日记、随笔、书信等私密材料来反映人物的真实内心。通过选评宁小燕的八篇日记,作者为广大读者揭示了这位自杀女孩生前孤独的心灵自白和尖锐的思想斗争,刻画出一位执著“追求直和真”的少女形象。为了塑造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灵魂,作者细致地列出十五封书信来透视杨守丰同学“特殊的人生之路”。在“我和万同的故事”里,作者也是多次展示万同的书信,这些信件错字连篇,活化出一个“顽童”形象。

为了让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作者还善于撷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连缀起来表现学生性格的多面。程桦是一名“优秀学生”,为了表现他的优秀,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他竞选班长时的“就职演说”,还不厌其烦地评述其获奖作文,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优生,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如果只写他的优点,显然失真,所以接下来又写到了程桦的离家出走和全校集会上的违纪行为,暴露了他的顽皮、倔强和任性的特点,如此一来,读者就看到了优秀学生的另一面,人物形象变得更为真实而丰满。

长于记言,显然是《爱心与教育》写人的又一特点。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希望学生记住老师说的话,听话往往成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志,但是学生说过的话,老师们又记得几句呢?如果连学生的话都充耳不闻,那么所谓“教学相长”,“以生为本”也就只能流于纸上谈兵。不过,令人震撼的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里有丰富的学生语言。单是从目录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话语甚至成了不少文章的标题,例如《“是我们把您气病的”》《“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祝李老师生日快乐”》《“阿姨,你吃鸡蛋吧”》《“我希望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幸福”》等。这些言论直接来源于一个个学生,发自一颗颗童心,感情真挚,朴实无华,故而成了天然的诗语。

活脱脱的诗歌语言,真真切切的孩子做派,构成了一幅幅风华正茂的学生群像。可以说,一本谈教育的著作说教意味不浓而文学魅力十足,与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这些特点大有关联。

余论

阅读《爱心与教育》我们为什么会感动?因为时下的教育太过于急功近利,高考似乎就是中学教学的唯一任务,分数几乎成了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师生之间缺乏一份朴素的感情交流和正常的共同生长,所以读者在书中读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传奇故事,读到了一部美丽纯粹的教育童话,读到了一种诗意健康的师生关系,最后读到了教育中活生生的“人”以及美滋滋的“情”,正是从关注人和情的角度来说,我们把该书看作一部文学作品也未尝不可。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2016年第12期,有删节,本文是完整版。

(0)

相关推荐